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孕育数学的符号思想,向学生培养和渗透数学符号意识,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是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数学符号对简化事实表达、促进学生思考、建立数学模型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实践中,通过符号理解、符号表达和符号运用,能够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符号感,激活学生的符号思维.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其中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实验稿版本中的"符号感"修改为"符号意识",强调了"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也就是说符号意识的建立使学生能更理解数学符号所蕴含的含义,更清晰地表达出数学思维的过程,由此更凸显从一年级起注重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重要性。一、建立符号意识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依赖形象,喜爱趣味性,所以在培养符号意识中更需要从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有趣的情境,激  相似文献   

4.
杨强 《辽宁教育》2013,(1):45-46
符号化思想是指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它的实质有两条:一是要有尽量把实际问题用数学符号来表达的意识;二是要充分把握每个数学符号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实际意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5.
符号意识主要指人们主动地、普遍地运用符号去表达研究的对象。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完成从日常语言、数学语言、符号语言的转换。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数学教学中通过利用生活经验勾起符号意识、组织探究活动经历符号化过程、解决现实问题体悟符号价值、经历整理归类构建符号体系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6.
符号的运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及回顾反思,使学生学会运用符号描述和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有效解决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相似文献   

7.
正"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与《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运用符号的能力,比如用数学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突出了培养学生运用符号进行数学思考和数学表达的能力。本文着重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符号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但是,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调研中,我们经常听到一线教师反映,学生运用符号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越来越差,这种强烈的反差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加强数学符号语言的教学。数学符号语言是对数学对象、数  相似文献   

9.
樊景丽  张伟 《中国教师》2012,(20):78-80
<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到"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为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符号意义、发展符号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形式,其中让学生"创作符号(即用符号准确而有效地表达数学思想的意义)"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然而,这种"创作符号"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它对于学生符号意识的建立到底起到怎样的作用?那只能走进课堂,观察、审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开启数学的一扇窗,它是进行表示、计算、推理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是数学学科教学目的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在实际学习中引导学生理解符号以及表达式、关系式的意义,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一)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学符号的作用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将会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  相似文献   

11.
陈启兵 《考试周刊》2009,(40):92-92
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达、计算、推理、交流、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面。本文依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符号感的培养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2.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这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然而,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去落实这一目标,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此次修订课程标准,将原来的"符号感"改成了"符号意识",正是因为数学符号是人们计算、推理和表述问题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4.
<正>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我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因此要让学生懂得符号的意义,会用符号解决现实问题,增强学生的符号意识。一、从现实生活中渗透符号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医院的红"十"字标记,银行的招牌,道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就是要让学生理解符号的特定意义,并会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以形式化的表达展现数学的严谨。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用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符号,通过实践体验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从而在应用中强化符号感,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符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伟君 《上海教育》2023,(28):74-75
<正>著名数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刘云章教授所著的《数学符号学概论》中认为,数学符号是人们进行数学思维的工具。小学数学符号的特点是简练、精确、抽象、实用,能够准确地传递信息,具有清晰、高效、便于交流的作用。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小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有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小学阶段数学符号特点,探索培养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方法。小学生的年龄小,喜欢直观形象的物体,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符号意识相对薄弱。如果教师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只停留在教材层面,没有系统的思考、计划及实施,那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数形结合、动手操作及转换创作等方法,使学生感知、建立、  相似文献   

17.
符号感是指主动地、有意识地感受和运用数学符号的态度和意识.符号感是数学新课程的核心概念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感.本文试图通过"引‘生活之水’,唤醒符号意识;行‘有效之法’,理解符号含义;用‘有机之材’,深化符号认识"等方面,探究如何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书面表达中,有一套不同于自然语言文字的记号系统,以符号为元素,按特定方式形成合理的表达式,并常嵌入在自然语言组成的句子中,这便是数学符号。数学符号是贯穿于数学全部的支柱,数学符号凝结了特有的简洁性、抽象性和概括性,相对来说难以掌握和使用。作为数学教师,深入了解数学符号的思想,研究数学符号的教学,对促进数学教学、提高其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符号化"思想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抽象的主要途径。学生形成"符号化"思想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符号的"存在性";在数学建模中体验数学符号的"必要性";在解决问题中感悟数学符号的"简洁性"。  相似文献   

20.
所谓符号意识就是有意识地运用恰当的符号去表述研究对象,以达到清晰、准确、简洁地表达思想、概念、方法和逻辑关系的目的。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学生运用符号表征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以苏教版《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建立符号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