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废都》中的女性形象是"男权意识社会"的附庸玩物,还是作为作品中完成知识分子迷茫困境中突围的不可或缺的拼图,文坛历来广有争议。我们可以借助西蒙.德.波伏瓦的理论,从"废都"社会背景、女性自主意识迷失原因、作者关于女性形象的思考、女性形象抗争的结局四方面分析,对《废都》中女性形象在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有个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强秦为什么二世而亡呢?贾谊在《过秦论》(上)中的回答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李淑章先生在《<过秦论>点睛语新解》(下简称《新解》)一文中将这句话称之为“点睛语”,并认为“到目前为止,诸家对这句话的解释,无论在文字上还是在情理上,都站不住脚.”那么,作者提出的“站得住脚”的“新解”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在我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独树一帜,是一份瑰奇的珍宝,它以其特有的璀灿的艺术光华,炫耀于文坛,并长期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野草》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艺术独创性。鲁迅一贯认为.文学作品“以独创为贵”。《野草》中的散文诗,无论是体裁格式,艺术构思或写作手法,所显示的新颖或独特。都是异常罕见的,它充分表现了作者艺术上惊人的独创精神。同时,鲁迅这种艺术独到性,又是他善于广泛借鉴和吸取各种艺术经验的结果。他曾说:“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这才后来能独立。”  相似文献   

4.
美国汉学奠基之作《中国总论》的作者卫三畏曾说:"一但废除汉字,改用字母去拼写汉语方言,那么中国将不复存在!"是啊,文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而汉字就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资源,是中国文化及其传承的核心!五千年来,汉字将华夏大地一个个不同的族群,一点点的焊接成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汉字维系着我们共同的主流文化,为创造它的中华民族立下了卓越的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定势》篇的主旨是什么?历来学者由于离开刘勰命意的本身去加以敷衍、索求,虽众说纷纭,却很少有人得其要领。其实刘勰的主旨是指各种不同类型的文体的基调。刘氏向来认为一切文体都本源于圣人们的经典著作,《文心雕龙》依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鲜克宗经”的问题及“正末归本”的解决办法,为文章体式作了正本清源的努力,从而匡正了文坛风气。怎样定势?刘氏提出,一是“形生势成”、“即体成势”,二是在多种风格中保持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基调,三是针对“逐奇失正”的不良风气,提出要以传统的规矩去驾驭、支配文章写作中的变革和创造。  相似文献   

6.
霍米·巴巴和托尼·莫里森在当代美国文坛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巴巴作为后殖民主义话语“神圣三位一体”的重要成员,以其混杂性理论和世界主义理想独树一帜,为全世界的“少数族”公民寻求叙述权;而莫里森,一个在美国社会夹缝中顽强生存的黑人女性,可谓是“少数族”的重要代表。她那富有诗意的文字书写出了异质文化之间交流与融合的美好愿望,而这恰恰与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核心相呼应。以莫里森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柏油孩子》为蓝本,试求解读这两位文学大师的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文选》(特别是第三卷),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中国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革命史》是“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本人认为:在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学习《邓小平文选》(特别是第三卷),对于我们搞好《中国革命史》这门马  相似文献   

8.
废名和他的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自成一派 ,特立独行 ,他通过小说所表达的东方形态的生命智慧、创作风格以及他在作品中对中西方文学沟通的自觉实践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桥》和《莫须有先生传》都表达了废名对中国传统的“禅”文化和“妙悟”的理解与运用 ,而两部小说行文风格上的大不相同又体现了废名对“禅”认识的变化。同时莫须有先生身上那挥之不去的堂吉诃德色彩又展现了废名在中西方美学沟通上所作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憨憨熊读完《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眼睛湿润了。他对大嘴河马老师说:“写得太好了,太感人了,母亲太伟大了!”“你知道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伟大的母爱来的呢?”河马老师抚摸着憨憨熊的头问。憨憨熊拿着书又读了几遍,想了想,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老师,您快给我讲讲吧?”憨憨熊说。河马老师说:“这篇课文是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伟大的母爱的。比如,‘我’第一次抱母亲和母亲无数次抱‘我’就是一处鲜明的对比。‘我’第一次抱母亲是因为母亲生病了,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可以说‘我’抱母亲是一次被动性地抱,但就这么一次,母亲激动得居然两行泪水从眼…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家庭、人生等不同角度透视《沉沦》 ,其风格并不显得“颓废”和“感伤”。若不理解作者所处的特定时代 ,不理解作者的家庭背景 ,不参照作者的自叙性文字 ,就不会真正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王维在中国诗史上,是一位有独特风格、独特贡献的伟大诗人,同时又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早在生前,他就有“当代诗匠,又精禅理”(《酬王维序》苑咸,《全唐文》卷一二九)的名声;死后,更得到了“诗佛”的称号。他的诗歌创作与宗教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受佛理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12.
曾文渊是福建惠安人,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众多知名的文学评论家、编辑家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他的新著《文坛风景》特点,这就是评作品实事求是,谈文艺现象不就事论事,写人记事秉笔直书。同时指出作者文字朴素,看似平平,实则追求一种深入浅出的文风,即先把问题“吃”透,然后用通俗明白的语言表述出来。  相似文献   

13.
王逸菲 《美育学刊》2020,11(1):I0004-I0004
中华文明数千年来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源在何处?早在100多年前,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其《中国人的性格》一书中提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神秘力量在支撑着这个古老的民族?在所有的民族都必然走向衰落、灭亡的命运面前,中华民族为什么成了一个例外,一直保持着如此顽强的生命力?”翻开这本厚重的《中华美育精神访谈录》(以下简称《访谈录》),深切体味其中所揭示的中华民族爱美求善、自强厚德的文化基因,答案便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4.
校点本《隋书·琉球传》有一处标点有误:“多斗镂树,似桔而叶密,条纤如发,然下垂。”以“发”字断开,“然下垂”,与上句文意不连。“然”为转折连词。发之下垂,何用转折? 查《隋书》这段文字,移植于《北史》、《通典》、《寰宇记》等书,这句话都做了小小的改动。《北史》换“然”字为“之”字,校点本这句话中间不断开,成为“条纤如发之下垂”使文气贯通。而《通典》和《寰宇记》的处理办法,均是在“然”字前加一“纷”字,成为“条纤如发纷然下垂”,也使文字顺畅了。  相似文献   

15.
唐九成宫即随仁寿宫在什么地方?《通鉴》胡注在岐州普润县,翦伯赞《中国史纲要》说在千阳县。此二说都是不对的。据《麟游县志》载. “隋大业初,置普润于麟西,乃汉漆地也。始隶扶风,后属麟游郡,唐武德初废郡为州,贞观中州废,以县属岐州……洎五代,麟与普润并隶凤翔而属关西道,宋兴置秦凤路以统郡,金置天兴军于郡,麟与普仍为之属,有元以来,普润废而入麟。“又《旧唐书·地理志》载:  相似文献   

16.
《阅读》2005,(12)
请在这冬日的午后,趁着一点暖暖的阳光,翻开这本书吧!通过它黄绿色的书页,你将走进暖暖的满是奇迹的世界——这是一个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这是一张满是温情、感动与憧憬的大网,这是一首关于生命、友情与忠诚的赞歌!这本童话经典已风行世界五十年,一直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它的作者就是《精灵鼠小弟》《吹小号的天鹅》的作者——美国大作家E·B·怀特。收集满满一筐阳光,充溢着温馨与快乐。读它吧——《夏洛的网》,在怀特奇异的想象中,有一种感动会让你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7.
谢玲 《阅读》2015,(Z2):5-11
印象亲爱的小朋友,你读过《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吗?你知道书的作者是谁吗?对,她就是秦文君!与秦文君的相识美好而难忘。那是10年前一个儿童文学的颁奖活动上。那天中午,我和秦文君在宾馆的走廊里相遇——“秦老师,您好!”迎着温暖友好的目光,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欣喜,一边递上名片一边简单地自我介绍,秦文君温和地回应着,热  相似文献   

18.
E.B.White  小雨 《阅读》2012,(4):34-37
阅读提示《夏洛的网》是一部可以与《小王子》相媲美的世界名著,作者E.B.怀特是美国伟大的散文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他的《精灵鼠小弟》和《吹小号的天牛》都是脍炙人口、不断再版的名篇。但是,最受推崇的还是《夏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的《卞昆岗》属于创作还是译作?徐志摩是否译过《死城》?最近,凡尼同志在《徐志摩简论》中肯定这两部作品均是徐志摩的“翻译作品”(《诗探索》一九八○年第一期),但据我所知,事实并非如此。《卞昆岗》是徐志摩和他的夫人陆小曼合写于一九二八年的一个五幕话剧剧本,写的是“山西云岗附近一个村庄”的石匠卞昆岗的生活悲剧。最初发表于《新月》月刊第一卷第二、三号,署名“徐志摩陆小曼合著”。一九二八年七月上海新月书店出版了《卞昆岗》,并且附有余上沅的序。余序具体地介绍了徐陆二人创作《卞昆岗》的合作情况:“他的内助在故事及对话上的贡献,那是我个人知道的。志摩的北京话不能完全脱去峡山土话,有时他自己也不否认,《卞昆岗》的对话之所以如此动人逼真,那不含糊的是小曼的贡献,——尤其是剧中女人说的话。故事的大纲也是小曼的;如果在穿插呼应及其它在技术上有不妥当的地方,那得由志摩负责,因为我看见原稿,那是大部分志摩执笔的。”一九二九年中国戏剧社准备再版《卞昆岗》,该社丛书广告说:“徐志摩先生的诗文我们都读  相似文献   

20.
“新体验小说”在中国文坛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预约死亡》是新体验小说中的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品,作者毕淑敏因独特的生活和从医经验,在其小说创作过程中,大多围绕着死亡这个主题。本文针对“新体验小说”《预约死亡》中的人道主义以及与其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