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只要有土家族生活的地方,就有竹子的存在。在千百万年的历史中,竹子成了土家族创造文明的使者。具有土家族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竹文化,是土家族灿烂瑰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家族的保护神和敬仰崇拜的图腾,它自成体系,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2000多年以前,就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土家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古老的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摆手舞,土家语称"舍巴日"、"舍巴巴",汉译"玩摆手"。每逢庆贺新年、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历史悠久,长期居住在湘鄂渝黔边邻地带,人口有八百多万,在湖南西部就生活着两百多万土家族人.他们创造和传承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自古以来,土家族民间音乐与湖湘文化就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土家族民间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湖湘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湖湘民族自信心、湖湘民俗节日、湖湘文化产业、湖湘音乐创作、湖湘音乐教育等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毛古斯--土家族舞蹈的活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赛君 《教育艺术》2005,(4):30-30,14
在我国湘鄂川黔边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一个古老而美丽的民族——土家族。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边邻地区,几千年来,土家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自土家族形成以来,专家、学者对土家族的文学、艺术研究非常重视,并且已经形成了一支学术研究队伍。20世纪80年代以后,土家族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土家族文学、艺术的研究,虽然还不太成熟,但从所使用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上观察,已经逐渐丰厚起来,值得我们去做一番巡视。  相似文献   

6.
阅读课上,同学们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边认真看书边做读书笔记。我正感欣慰之际,却发现刘飞正全力以赴地在玩一枚硬币,只‘见他把硬币拿在手里,让它自由落下,然后再拿起来,再让它落下,这样反复地做。他玩得那样专注,以至于我盯了他好长时间,他都没有发觉。  相似文献   

7.
民族山区儿童自然科学学习心态初探周晶华湘西州地方偏僻、信息闭塞,是一个土家族、苗族人口聚居的典型老、少、边、穷山区。为了更好地指导该州的自然课教学研究和改革,加快民族山区科技教育步伐,笔者对该地区小学生的自然科学学习心态进行了一次抽样研究,共随机抽取...  相似文献   

8.
咚咚喹作为一种吹管类乐器流行于湘鄂渝黔边邻的土家族居住区,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因其形制简单,易吹奏,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本文对于咚咚喹的实地调查研究,在体现土家族对于民族艺术卓越贡献的基础上,揭示古老文明的深厚内涵。  相似文献   

9.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标象,是民族无声语言的艺术传承,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之一。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土家族为表达民族的共同信仰与文化因素,创造了集绘画、扎染、刺绣、挑花、纺织等民族手工艺术为一体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特征的土家族服饰。通过土家族服饰的演变、内涵与文化象征三方面来研究土家族服饰,以期传承与开发土家族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0.
<正>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古老的民族,该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已经在湖南湘西生存了2000多年。目前的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湘西的各个地区,在湖北省也有土家族与苗族、汉族杂居,各个民族和睦乡土,生活非常和谐。土家族是一个具有艺术气息的民族,每一名民族成员都能歌善舞,其中的摆手舞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土家族人勤劳而且勇敢,该民族的摆手舞就是劳动生活的艺术写照,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1.
一天,老师问我们:“你们谁知道竹子里有什么?”这一问题令我们哑口无言。放学后,我请当化学老师的杨叔叔做指导,研究起竹子里的秘密来。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2004,(Z3)
所谓玩中学、学中玩,可不是边玩边学、边学边玩,不是学的时候不专心,边学边做小动作,两个小时写不了一页作业,也不是玩着玩着想  相似文献   

13.
一天,老师问我们:“你们谁知道竹子里有什么?”这一问题令我们哑口无言。放学后,我请当化学老师的杨叔叔做指导,研究起竹子里的秘密来。我先找来一个盛满水的脸盆,又把一段新鲜竹子浸没在水中,用锯子锯开一节,只见一串气泡冒了出来,这说明竹子里有气体。  相似文献   

14.
初始阶段不教 在幼儿初接触彩泥阶段不教,让幼儿自由、随意地玩,主要是激发幼儿的玩泥兴趣,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内心自由的定势。老师参与这种自由自在的玩泥活动。今天加入这一组,只做一名玩伴,可以边玩边自言自语:“我来做一个苹果,红红的、圆圆的真好吃。”明天再在另一组做个黄黄的梨子,轻轻地和身边的幼儿讨论:我的梨子做得怎么样?哪里需要改变?老师玩得很投入,一旁的幼儿,有的会跟着模仿,做一个苹果或者一个梨子;有的会学着老师的样子自言自语:“我来做一架飞机,大大的身体,两只翅膀,还有尾巴。”在这一阶段,老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玩泥风格,分析他们玩泥时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思考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指导,教给他们什么才是合适的,才是有助于幼儿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第六册《做不倒翁》习作训练,是要求让学生亲自动手做、玩、观察、说写相结合的综合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又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做、玩、说、写”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本文以“做———玩———说———写”的顺序设计了此次写作训练。一、激情导入,明确要求调动学生的情趣,导入环节十分重要。我用这样的导入唤起学生的激情:“同学们,老师做了一个很好玩的玩具———不倒翁。”边指着不倒翁,边有兴趣地介绍不倒翁的外貌和动态。师:“…  相似文献   

16.
[教学实录]师:老师今天做了一个简易的天平,想与大家一起来玩一个类似于跷跷板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呀?(学生异口同声地高声回答:想)师:好,现在老师为你们每个学习小组都准备了一架简易天平,还有一些砝码,以及两块橡皮泥,大家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或者利用你们身边一些比较轻的物体,如橡皮、小刀等,来玩一玩,然后把你们玩的时候看到的现象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这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忙碌起来,有的做实验,有的写式子,有的找较轻的物体,偶尔还有给自己叫好和催促自己的低语声“好……快……”他们边做实验边写出了各种各样的式子。)…  相似文献   

17.
构建以土家族为研究对象的民族学的分支学科土家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枇从事土家族研究的学者们首先提出来的。应该认为,从土家族的自身发展、党的民族政策和土家族研究等方面看,构建土家学学科的时机已经成熟。土家学的逻辑起点和研究对象是土家族,土家学有其客观的定义,其学科定位是一门中国民族学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土家学有其自身的学科结构或逻辑框架。当然,土家学的学科构建仍然存在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守望成长     
很喜欢《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的主人翁说的一段话: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除了我,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的职务就是在那悬崖边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在往哪儿跑——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9.
在我的记忆长河里,童年那段金色的时光是最幸福最快乐的。光我家屋后那片苍翠的小竹林里就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回味了。春天,经过—场春雨的洗礼,小竹林里生机盎然,一根根小竹笋从地下探出尖尖的小脑袋,好奇地望着这个陌生的世界。我正准备跑进竹林里玩, 可是举步又止,心想:这些小竹笋实在嫩得可爱,我怎么忍心去践踏它们呢? 于是,我就站在竹林边呆呆地望着,望着,似乎自己也变成了小竹笋,正拔节生长呢?不知过了多久,竹子突然“沙沙”作响,我这才回过神来,知道几个“铁杆”小伙伴又来找我玩了……  相似文献   

20.
飞碟事件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飞碟?见过,见过,不但见过,我们还经常玩飞碟呢!玩……飞碟?是呀,我们学校玩具可多啦!你想玩什么都行,你要怎么玩就怎么玩!一下课,大家呼啦啦跑出教室,跳绳的跳绳,跳房子的跳房子,跳鞍马的跳鞍马,跳高的跳高,跳远的跳远……有时候,我们也玩飞碟。花花绿绿的飞碟,你抛过来,我扔过去,可好玩啦!兴许你们玩的是塑料飞碟吧!是呀,全是塑料做的,圆圆的、扁扁的、像盘子那么大、像碟子那么大,有红的、有黄的、有蓝的,什么颜色的都有。你拿住一个边,掌握好角度,用力那么一甩,飞碟就呼呼啦啦飞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