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偶像。在这些偶像身上,闪烁着时代的光芒,无论是他们的个性特征还是事业成就,也无论是他们的生活情趣还是人生理想,都使我们心悦诚服地向他们表示敬慕和爱戴,并把他们当作自我人生形式的榜样。如果把人生比作漫漫长路,那么,青春时期的偶像就是你起步时的向导,在生命的旅途中不断激励你、引导你,从而使你的生命放出更动人的光辉。因此,我坚信,青春需要偶像。  相似文献   

2.
小小 《良师》2010,(4):29-29
1.倒向你的墙 也许这面倒向你的墙,让你无法呼吸,也许会让你失去一切,但是如果沉默地接受,那么倒向你的还是那面墙,如果你挺起肩膀,抬起头来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相似文献   

3.
吴琼 《辽宁教育》2007,(11):16-17
一听到“课堂教学文化”,脑海里就闪现了长城、出土的陶器上歪歪扭扭的文字,它们似乎与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关系。细思量后,我心又释然——我们每一天所传承的不就是几千年文明积淀的文化?我们所塑造的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正在延续着古老文明而走向新的时代吗?课堂教学是课堂文化的主阵地,课堂文明是课堂文化的主战场。课堂文化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说,今天的学生品德教育还是板着脸孔进行的,那你错了。如果你说, 今天的学校品德教育还局限于特定的课堂,那你也错了。如果你说,今天的学校品德教育只是告诉同学们“什么允许做,什么禁止做”,那你更错了。那么,今天的上海中学生受到的品德教育是什么样子的呢? 每门课,我们都能感受民族精神伟大的河流是伟大民族文化的发祥地。那么小河小溪应是一方风水。我们  相似文献   

5.
讨厌言情剧     
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众文化的代表言情剧可以算作其中的一个了。只要你每晚打开电视,总有几个频道喋喋不休毫无节制地向你讲述着冗长的爱情故事;仿佛我们的生活是那么地缠绵。  相似文献   

6.
杜虹 《广东教育》2004,(3):64-64
“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这是萧伯纳说的一句话。我想,“我是你们的旅伴”实际上表达了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这样一种思想,而这种平等关系得以建立,源于我们从心里对学生的认可和尊重。假如我们不能建构起对每一个鲜活生命的重新理  相似文献   

7.
一听到“课堂教学文化”,突然脑海闪现了长城,出上的陶器上歪歪扭扭的文字,似乎与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关系。细思量后,我心释然,我们每一天所传承的不就是几千年文明积淀的文化,我们所塑造的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正在延续着古老文明而走向新的时代吗?课堂教学是课堂文化的主阵地,课堂文明是课堂文化的主战场。课堂文化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初三朋友,你的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考已迈着轻盈的脚步向你走来,她仿佛在向你含情脉脉地微笑着,她那纤细而美丽的小手又仿佛在向你频频招手致意。她是那么可爱,那么楚楚动人,那么令人心动!面对美丽的“中考”,朋友,你是欣喜还是紧张?你是早已做好了拥抱她的准备还是不知所措地逃之夭夭?紧张或逃之夭夭都大可不必,因为做好充分准备还来得及;欣喜和拥抱还为时尚早,因为大喜和大悲都是胜利所不喜欢的。也许你会问:“那我该怎么办呢?”朋友,请听我说:只要你心态平静地面对“中考”,只要你扎扎实实地掌握学…  相似文献   

9.
音乐喷泉     
怀化市新修了一个大型广场——五溪文化广场,集休闲、娱乐为一体,聚湖光山色于一身,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广场。漫步广场时,你会情不自禁地走向广场上的音乐喷泉。喷泉坐落在广场中央,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摆出各种姿势环绕在周围。每当夜晚来临,音乐喷泉成为最抢眼的景观。水柱随着音乐的节奏,忽急忽缓,时而向上迸发,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时而轻柔地洒向大地,让人体会到似水柔情。音乐声中,那喷泉仿佛变成了太阳、月亮、大地和海洋的化身。听着音乐,你仿佛会看到在红色灯光中,太阳正冉冉从东方升起;而银色的光芒则让我们看到,月亮把它那柔和的…  相似文献   

10.
畅游欧洲?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吧!在梦想暂时不能实现的现在,读读这本知识性、深刻性、趣味性兼备的"解读欧洲"佳作,应该也是地冻天寒时节的一桩赏心乐事。准备好了吗?那么就开始我们的"纸上欧洲之旅"吧!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今时代,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每天都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各种媒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接收着媒体所传达的各种信息。尤其是随着手机短信、QQ、微博、微信、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工具的不断出现,一个由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构成的媒体信息巨浪滚滚而来,冲击着我们的思维,冲击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还传递着价值判断、生活理念、道德规范、社会准则等潜在的文化信息。在纷繁芜杂的信息面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每一时代因为各自局限和偏执使得对心理学的认识与理解陷于“遮蔽”。从根本上说,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心理学的性质,把握心理学未来走向,还是应该回到心理学本身。将心理学置于文化框架之中,向文化寻求开放,寻求理解,会重新确立心理学与特定文化框架之间的关联,达到一种深刻的对于历史、文化、人之间内在关系把握,从而步入心理学“文化时代”。  相似文献   

13.
累,是这个时代的代言词,更是教师工作的浓缩。可我们的累带给孩子们的居然是——更累。在这条路上,我们如果不回头地一路前行,留下的每一个脚印,只有"累"。有时,教育,以及我们教师,需要学会"换一换"。换一换环境。当我们走入医院,踏入病房,看到每一个痛苦的表情,听到不断的呻吟声,我们总会感慨:"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当我们看到谁家的孩子得了不治之症,总是抱着自己家的孩子,心疼地说:"不求你多出息,活着没事就好!"而当我们来到广场,看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期盼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呼唤着教师职业方式的改变,更期待着学校新文化的生成。面对新课程,我们常问的一句话是:“老师,你准备好了吗?”我们是新课程的学习者,我们是新课程的执行者,我们是新课程的创造者。如果从由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这样一种社会变迁的视角来看待教育的话,我们是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期的教师。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说工业化时代教育的特色是“井文化”,那么新课程之前的教师是掘井者,即工业化时代的教师是掘井人。教师在不断地挖掘,井的深度…  相似文献   

15.
意大利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埃莎谈到其成功之路时,总忘不了童年时代的一件事:一天,埃莎向父亲诉说学校的学习环境极差。父亲默不作声,他带埃莎到高处俯瞰一个广场。当埃莎看到条条弯弯的街道都通向广场时,其父亲意味深长地说:“明白了吗?我亲爱的孩子,通向广场的路不只一条,生活也是如此。假如你走的路不能到达你的目的地,试试别  相似文献   

16.
汪瀛 《湖南教育》2006,(1):27-28
每一位教师,都有几段鲜活的教育故事;每一位教师,都有些许发人深思的教育感悟;每一位教师,都在校园里留下了或深或浅的成长足印。也许你是教坛老将,也许你初为人师;也许你已声名远播,也许你“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无论怎样,只要你的教育故事和感悟是真切感人的,是鲜活耐读的,是催人奋进的,是发人深思的,你都可以把它写成自述体美文寄给我们。《成长笔记》将是你用心梳理教育生活、表达教育情结、放飞教育理想的精神天地。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步步地向我们走近,奥运会的场馆建设和各方面的准备活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义务和责任用实际行动来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么我们青少年学生能为奥运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努力学习英语,以便做一个志愿者,向外国游客宣传和介绍北京奥运会……当你遇到外国游客时,该怎样为外国朋友服务呢?下面的这些交际口语可能对你很有用处哦!  相似文献   

18.
"池塘中荷花谢了,秋风中叶在飘零,黑板上粉笔化作了痕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带着一颗诗意的心,触摸生活的脉搏,激发出思想的火花,倾吐而出,这便是创作。然而,面对孩子们如此广博的写作源泉,却不能及时地用心扑捉到的尴尬场景,我尝试了如下引导:一、从"小"处切入,获取材料生活是广阔的,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每一事物、每一现象,特别是每一瞬间切入,获取生动、鲜活的材料。一是用心触摸每一事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最鲜活,流动的美就是自然。你  相似文献   

19.
幽默是一种生活态度,你是欣喜地度过每一天,还是痛苦地捱过每一日?幽默少年吉雷·米勒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如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热情洋溢,让一张张粉嫩的笑脸鲜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去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点燃孩子们的热情?那么,就让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