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情态动词是语篇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政治演讲语篇包含丰富的人际意义。各类情态语义在政治演讲语篇中的分布情况表明,运用具有认识、道义、动力等不同情态意义的情态动词,有助于演讲者调节与听者关系并说服听者,从而实现演讲语篇所具有的“求取”等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2.
系统功能语法框架是进行语篇分析的最好手段,而情态手段是系统功能语法人际功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分析情态手段的使用情况也可以了解语篇。文章拟基于语料库,对比分析英语科技语篇和新闻语篇中的情态手段使用情况,并且解释了造成两种不同语篇类型中使用情态动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情态系统拥有丰富的语法资源,在实现语篇的人际意义方面拥有重要的语法地位。探究情态系统的人际功能是语篇分析的重要环节,对于分析和建立语篇中的人际意义具有颇为深刻的实践意义。为此,文章从理论上阐释了情态系统的缺失现象和表达情态意义的语法资源,而后系统地分析了情态系统与语篇类型的关系及其语篇衔接功能。  相似文献   

4.
情态系统拥有丰富的语法资源,在实现语篇的人际意义方面拥有重要的语法地位。探究情态系统的人际功能是语篇分析的重要环节,对于分析和建立语篇中的人际意义具有颇为深刻的实践意义。为此,文章从理论上阐释了情态系统的缺失现象和表达情态意义的语法资源,而后系统地分析了情态系统与语篇类型的关系及其语篇衔接功能。  相似文献   

5.
英语学术语篇中情态系统的分布及人际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14篇英语学术语篇中情态系统的使用情况,发现其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其中从情态意义上看推测型及义务型情态的使用频率较高,在主客观及显隐性取向上主观隐性情态在分布上占绝对优势.语篇功能方面情态在学术语篇中传达了反映客观真实性、表示礼貌或缓和语气以及进行互动与磋商等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广告英语是一种实用性十分强的文体,它在情态表达语的使用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主要依据人际功能理论、情态系统的量值理论等分析、探讨了广告英语语篇情态表达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关于情态的人际意义论述及评价理论为出发点,以学术语篇、自传体语篇以及侦探小说等三种文学体裁为蓝本,具体分析了认知情态在不同语篇中的多重人际意义。研究发现,说话者对于认知情态的取向及量值的选择和变化与说话者所处语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口语交际中,人们出于"礼貌原则"常常运用一些不含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意义的表达形式隐含地表达否定意义,我们称其为隐含否定。这类隐含否定,通常位于应答句的句首,反映了讲话人客观或非客观、明确或非明确的取向性否定判断或禁止;具有情态否定或评述情态人际功能;其部分形式呈现出语法化趋势,具有语篇衔接功能。从表达形式上看,可以归纳为语气和语调、副词、固化结构和句法格式四种形式。根据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对这四类形式否定意义进行人际意义上的探究,我们发现各个形式具有不同人际意义,语气和语调、副词类侧重于情态否定;句法格式侧重于评述性否定;而固化结构根据与语气结合的不同状况表达了不同的人际否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法隐喻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经典理论。根据韩对语法隐喻的界定和分类,人际隐喻是人际意义表达上出现的语法非一致式,它包括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硬新闻和社论作为新闻最常见的类型,既有相同点又有着各自鲜明的特征。研究英语硬新闻和社论中人际隐喻的分布特征及其语篇功能,可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两种新闻语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英语求职信的人际语法隐喻进行探索性分析,旨在探讨英语求职信中的人际功能意义。从中发现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都有助于英语求职信中礼貌性、推销性以及语篇衔接作用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求职者正确认识和利用求职信。  相似文献   

11.
英汉情态(语气)副词的语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的情态副词的功能地位相当于汉语的语气副词。文章通过对英汉情态(语气)副词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共性与差异。研究发现:英汉情态(语气)副词类别上同为意义、作用多样而又有较多共同意义的类;分布上都具有灵活性、主要分布位置相似性、位置及组合制约的相似性等特点;功能上都具有高位和低位表述功能、评价功能和强调、聚焦功能。相异之处主要在于:英语情态副词的意义主要还是在现实性与非现实性方面,而汉语的语气副词则意义多样而广泛;在与句中其他副词的排序上,共性之中有差异;在表达功能上,汉语语气副词的表达功能更为多样化。  相似文献   

12.
情态动词作为情态的主要体现形式,历来受到不同学者的研究与探讨。虽然对情态动词的研究数不胜数,并且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情态动词的意义进行了研究,但对于情态动词意义不确定性的研究却很少。Coates把情态动词分为推测性和非推测性情态动词两大类别,并且极为重视对情态动词意义不确定性的研究,她把不确定性划分为渐近、歧义和重合三种类型。文章根据这一划分,从语义学角度探讨英语情态动词意义的不确定性,以促进语义学、应用语言学及外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成人英语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成人英语的学习,而自主学习模式逐渐被采纳到成人英语教学中.本文根据成人英语学习的特点,探讨教师在成人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各种角色和作用,以进一步提高成人英语自主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由于英语的情态动词与汉语的能愿动词有着很多的共同点,所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混用等偏误。本文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对能愿动词中的意愿类进行划分,从形式、语义、语用等方面对英语国家学生在使用这类词时出现的混用现象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指导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丰富的语气副词是句子、语篇和语境情态高度词汇化的表现,其篇章、预设和推理功能使表达更为简洁。而与汉语语气副词相应的英语表达并不局限于词汇形式,英语另有重音、语法隐喻、情态名物化、介词短语、动词短语、特殊句式、篇章逻辑等多种形式。由此可知,汉语表现情态义的词汇比英语更丰富,而英语表现情态义的非词汇形式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16.
李冰 《河西学院学报》2011,27(6):94-98,107
情态的研究由来已久,然而语言学界对这一概念的界定还未达成共识,出于为英语教学实践服务的目的,我们对情态的意义、形式分类尝试性地进行了探讨,并以"may"为例,进行了详细的情态意义分析,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对情态系统以及情态词语复杂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情态”概括地说就是指说话人对于句子所表达的内容的主观态度。在语言系统中情态意义的体现方式多种多样。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情态意义的主要表达方式都是情态动词。文章以情态理论和情态意义为基础,对英语的情态动词“can”和汉语的情态动词“能”所表达的情态意义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探讨英汉情态动词在情态意义上的异同,以及语意对应程度,并考虑其受语言形式的制约程度。  相似文献   

18.
以评价理论在新闻英语中表现出的责任情态作为切入点,着重于新闻社论中作者责任情态度的把握及其代表的人际利益关系,对责任情态在新闻英语中的策略性应用展开多角度讨论,并得出结论:责任型情态可作为评估理论的分支继续展开研究,它在新闻报道中不同量值的体现有着极大的舆论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情态在世界各种语言中都有表现,并且由于各种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各自情态系统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有可能不一样。英汉情态动词分别是这两种语言的语篇中情态意义的主要表现手段,由于所含的情态意义和情态量值不同,不同类型的语篇对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