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中求 《云南教育》2007,(6X):44-46
一位在中国、美国、日本三地的大学都工作过很多年的中国教授曾跟我说:“即使中国现在跟日本在一个起跑线上.我们也未必能够赶上日本。国民素质相差30年。” 一位中国精细化管理专家,准备利用一年的时间考察精细化管理开展最好的日本、德国、新加坡三国。在第一站日本,我们的专家认识到:过去我们只知道日本企业家长于精细化管理,而这种精细化的思想,其实早已根植于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道日本的高中历史试题,是一位去过日本的学者因留意日本高中历史教育而发现的。题目译成中文是这样的: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笔者注:我们叫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笔者注: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其中有位日本的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  相似文献   

3.
他的企业管理著作《细节决定成败》的推出曾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关于细节管理的热烈讨论,该书成为2003-2004年的热销本土财经书,目前该书已再版加印十一次。他本人从2004年推出《细节决定成败》后又提出了"精细化管理时代,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致力于推进中国精细化管理事业,一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培训讲座及顾问咨询,一方面在咨询、实践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并陆续推出《精细化管理》系列图书,被誉为"扎在当今社会浮躁病穴上的一根银针"。他就是细节专家汪中求先生。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32位从事有关垃圾处理、环境研究的专家奔赴广州参加广州市政府生活垃圾处理专家咨询会.在是否建立垃圾焚烧场的问题上,专家中形成了赞成建立的"主烧派"和反对建立的"反烧派". 垃圾处理对策专家,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管理委员会副总工程师壬维平指出,中国在垃圾减量化、垃圾分类上存在缺失.据王维平介绍,中国和日本、美国目前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国的垃圾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而日本等国由于实现垃圾减量化,单是日本在近十年里垃圾总量就减少了一半左右.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垃圾处理体系不健全,市民素质参差不齐,在垃圾的源头分类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关于日本历史题考法的报导,颇有感触.题目是关于甲午战争的知识内容,日本的老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历史试题:“日本跟中国每100年就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又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  相似文献   

7.
<正>跟回响着《White Ablum》的白色圣诞说完再见,转眼,我们就将迎来新的一年。在中国,由于春节的存在,许多人心中的元旦不过就是"三天假期"而已。但对于日本人来说,新年元旦才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而许多ACG作品也描绘了各具特色的日本新年场景,浓浓的和风美得让人难以抗拒。说说:那些不可不解的年俗在中国,新历的1月始于"元旦",而农历的1月才"被称为"正月",春节则是正月初一。日本曾与我们一样,是庆祝农历新年的。但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改用公历,从此之后便开始庆祝新历的新年了。  相似文献   

8.
正有效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理解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精细化管理就是管理工作达到精密、细致。一、转变观念,推进精细化管理思想观念决定人的行为,在推进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我们首先抓观念的转变。一是通过举办学习、讨论等活动让精细化管理理念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认识到"细节决定成  相似文献   

9.
假如中日还有一战我在台湾读到一道题: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我后来到了日本大阪,才知道他们考这道题目不是这样考的: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仗,他们叫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八年抗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每个学生都努力作答案。结果我们一天到晚研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赔偿二万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  相似文献   

10.
<正>一位美术老师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国内小学生,到了美国上的第一节课是美术课,老师要求他们画一栋房子,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画技法让美国老师和小朋友都非常吃惊,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照片上的一模一样,可是当老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作品时,这位小朋友却想了半天都无从下笔。这位小朋友的绘画水平在国内属于中等水平,人家评价我们"中国的小朋友临摹能力非常强,创造能力却很弱"。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我国美术教育专家指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还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一则新闻讲到,两位外国游客走进日本大阪的一家烤肉店,美美地吃了一顿后,却被日本店长赶了出来。这位店长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这种肮脏的吃法,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你们不用付钱了,请马上离开。"在他眼里,游客的"吃相"出了问题。一个在日本航空公司当空姐的中国女孩跟我说过一件事:区分一个人是日本乘客还是其他国家的乘客,只要看他用过的饭盒就行。当乘客在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历史题怎么考”的帖子,说日本的历史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了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许多老师看到后觉得,这样的问题可谓是真正的开放,忽略  相似文献   

13.
季蕴霞 《天津教育》2012,(11):45-46
幼儿园的精细化管理、提升全方位的高质量品质非常重要。"精细化"是摆在我们面前一条势在必行的路。我园本着立足规范化管理,朝着"精细化"迈进的原则,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下面是我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管理"的研究情况和一些具体做法。一、幼儿园精细化管理过程全覆盖  相似文献   

14.
庄惠芬 《教书育人》2013,(20):39-40
2005年,《中国教育报》在华夏大地展开一场讨论:"校长是管理专家还是教学专家?"有人争鸣、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预言!我从三个方面阐述我的观点。一思辨:校长要不要成为教学专家?我想这不是我们仅仅站在校长的立场来思考的问题,我们不妨听听不同层面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第一,专家观点。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校长,那你先得努力成为一名好教师",  相似文献   

15.
顾亚平 《中学生物学》2005,21(12):43-45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关于日本历史题考法的报导,颇有感触。题目是关于甲午战争的知识内容,日本的老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  相似文献   

16.
聚沙成塔,攒木成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着成败,精益求精才能铸就未来。海尔的精细化管理让集团由声名鹊起到如日中天,在微利时代打造了一艘"中国制造"的航空母舰。当我们把目光从企业投向教育,我们同样渴望在粗放型管理随处可见的学校管理中找寻到一束精细化的管理阳光。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它要求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要成为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苦心孤诣,精心经营是任何一个管理者在关注过程,采撷成果前经历的磨砺。学校管理者应是工作中的有"心"  相似文献   

17.
谭烨 《中国教师》2012,(2):11-11
<正>《中国教师》:您在2011年4月份的时候与我刊记者就"五个一"拓展型课程进行了深入交流,当时的报道引发了读者的热烈反响,今天您想跟大家分享些什么?刘建平:不管是通过阅读《中国教师》杂志还是今天亲自到校考察观摩,相信很多教育同行对于我们"五个一"拓展型课程的理念及具体操作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了,所以借此机会我更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催生"这样办学亮点的管理思想。在我看来,如果没有这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一位老师与校长争吵了起来—— 校长说:"这是学校领导班子的集体决定,你必服从安排." 老师说:"为什么随意调整我的工作岗位?明显是歧视我,我就不服从这样的安排!" …… 原来,有一个年级少了一位语文老师,校长决调整教师的岗位,抽调一位老师去这个年级任课.因为事先没有和这位老师通气,工作安排属于"命令式"的调整,所以这位老师感到委屈,不同意校长的调整,跟校长争吵起来. 校长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类似的事情跟老师争吵起来.争吵不但伤感情,也伤管理进程,让管理走进"狭路",甚至是"死路".老师为什么会跟校长争吵?因为校长在管理过程中没有给老师设计好"退路".什么是"退路"呢,不妨先听听另一位校长的"退路"智慧.  相似文献   

19.
<正>一、我教《谈中国诗》《谈中国诗》原文较长,内容丰富,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1.推荐给学生的选段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相似文献   

20.
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所提出,在日本企业管理中被广泛运用的质量持续改进模型。襄阳市致远中学在学校管理中引进企业管理模式,运用PDCA循环在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