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妇女首饰步摇称谓、使用方法等的考察,说明敦煌妇女使用步摇的类型。敦煌妇女首饰文化的发展,不仅同历史生活相关,而且也与不同时代审美时尚的变化、经济生活的发展、民族间文化交流同文化心理结构和整个社会精神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敦煌妇女首饰呈现时代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按时代分期,对敦煌壁画妇女唇饰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因受西域、中原和多民族妆饰文化风格之影响,各代饰唇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按时代分期,探讨了古代妇女与敦煌妇女粉脂妆发展的特点.敦煌妇女红粉妆作为妆饰文化的主要内容,反映了整个古代妇女妆饰史的盛衰及审美观的递嬗,显示出了各个时代敦煌妇女的精神面貌,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对贫困地区妇女高等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妇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是提高妇女地位,实现男女平等,开发妇女人力资源的基础.我国妇女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贫困地区妇女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尽人意,还存在各种问题和困难,主要由化、经济、社会的因素造成。为此,笔就贫困地区妇女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唐代敦煌妇女婚姻生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 《家教指南》2004,(5):44-51
唐代敦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杂居的社会环境,当地妇女的婚姻生活既有同于中原地区的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婚姻双方家族间的门当户对观念依然非常重要.早婚现象虽然存在,但更接近现代女性的婚姻年龄.夫妻双方年龄差距较大,许多大龄女性未嫁现象普遍存在.敦煌妇女离婚的人确实存在,但离婚率并不高.妇女再嫁问题上,由于唐代采取了较宽松的态度,给唐代敦煌女性较大的自由选择余地,但真正实践的人却很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敦煌文献和唐人墓志入手,发现唐代妇女归宁,实际包括妇女长期归宁和夫亡归宗两种情况.出嫁女长期归宗,与亲人"同居共活",密切了女性与本家的亲缘关系.妇女夫亡归宗,不仅改变了孀妇本家家庭、女儿家庭及其他亲属家庭的家庭类型、家庭结构、家庭规模乃至家庭关系,而且也出现了官方户籍登录与生活实态不相符的情况,造成男女比例异常失调的假象,引起学界对于包括敦煌户籍、籍帐、手实理解的争议.本文结合敦煌户籍史料,揭示唐代妇女归宗对家庭和户籍政策的诸多影响,分析官方户籍与家庭实态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敦煌学和唐代家庭史探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成人教育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也存在着妇女教育资本培训不足、受教育权利不完善、自身发展相对落后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等问题。我国妇女成人教育要朝着妇女教育权利法制化、妇女教育培训的正规化及妇女教育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化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转型期,我国妇女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参与意识有了较大提高,受教育程度也广为普及。然而,在较为贫困的偏远地区,这一局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对妇女文学的定义确认入手,探讨了我国妇女解放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妇女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认为妇女解放与妇女文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五四”运动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我国妇女解放和妇女文学发展的两个高潮期,妇女文学在这两个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出强大的创作生命力,成为妇女解放的奏鸣曲。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妇女解放的道路仍是十分漫长的,妇女文学的发展有待进一步突破。  相似文献   

10.
范红梅  温兰 《丹东师专学报》2002,24(Z1):69-70,68
中国古代女性眉妆的多样,与人们对眉的重视有关.以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北景,介绍女性眉妆的变化,并以唐朝女性眉式的流行、变化为主要内容,来展现我国古人类的文明.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按时代分期,探讨了古代妇女与敦煌妇女花钿妆的称谓、特点、施行方法.花钿妆起自汉代,它的源流与佛像额中点丹并无关连,而与绘面的历史有一定的关系.敦煌妇女花钿妆形式多样,反映了当时妇女追求美的时尚.研究敦煌妇女花钿妆必须与敦煌艺术源流、技法、风格联系起来才能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2.
泰戈尔在某小说中深切关注妇女命运,对妇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大力张扬妇女解放思想,形成了进步的妇女观,他的进步妇女观的形成来自于他对人民的热爱和同情,也是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的结果。同时也与他的哲学观、美学观和爱国主义思想密切联系,泰戈尔生活在印度历史大变革时期,接受的是传统和西方两栖式的教育,加之家庭的不良影响,从而使他的妇女观存在着矛盾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罗婵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4):143-145
提起中国古代妇女,人们普遍的印象不外是“受压迫”、“受歧视”。她们在封建礼教的重重束缚下,几乎完全是男子的附属品,根本为具备独立人格,当然更谈不上参与国家大事。但是,而对这些精神枷锁,广大妇女并不都甘心受束缚,而是尽可能地为自己争取到一点参与政治的权力。妇女是否能够比较多地参与政治,是否能够发挥比较大的政治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妇女的地位。唐代妇女地位较高,这是众所周知的,而近年来,越来越多学也开始关注宋代妇女的地位问题。本从政治角度对唐代和宋代的妇女作一比较,以求对唐宋时期妇女的地位有一更为确切地把握。  相似文献   

14.
西北少数民族妇女教育现状分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有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同时由于受地理以及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充分认识西北少数民族妇女受教育权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促进西北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家对教育投入少,教育供给不足,从而影响了妇女受教育权的实现经过多年的改革,基础教育管理新体制已日趋完善,其积极作用也日益突出,尤其对发达地区的教育更为显著。但这种“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分散为主的管理体制,会因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国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尤其对西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侧重妇女与文化的关系为背景,探讨妇女研究的内容和必要性,并就中国文化对中国女性的影响作了分析。提出了妇女解放的基本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妇女解放进行反思。同时也对妇女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十六大上提出的一个新的奋斗目标。这种奋斗目标的提出为新时期的妇女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而妇女教育的发展是妇女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这对小康社会的实现必然起到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也足妇女发展取得蘑大进步的过程:这对我们在新时期认识妇女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促进男女平等,早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妇女的法律地位,体现着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程度,妇女权益的保障,是提高妇女法律地位的有效手段。我国强调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广大妇女必须了解这些,必须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要寻求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妇女掀起了追求权利的热潮,广东的情形具有典型性。一方面,广东妇女在这场追求权利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少的权利,另一方面,这场运动也受当时政治情形的强烈影响,具有很强的工具性价值,因而也就具有很大的缺陷,其为我们提供的历史借鉴至今不可漠视。  相似文献   

19.
唐人妇女观与唐代妇女命运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风气下的唐代妇女命运,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幸运。唐人的妇女观是“男尊女卑”,因此,唐代妇女便被剥夺了与男子一样的权利,并常常被视作“涡水”、“尤物”。她们的命运如草芥、玩物、买卖品任人践踏,卑弱而可怜。开放既色改变不了男尊女卑局面,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时代的妇女命运。  相似文献   

20.
反映妇女生活,提出妇女问题是白居易诗作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妇女问题上,由于受时代意识的影响,以及所处阶级的限制,白诗表现出了进步与保守并存的特点。本文从分析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男性权利话语入手,通过个人诗作分析来揭示白居易的妇女观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