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要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课程结构框架: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三条轴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而教材在编写上偏向城市生活,离农村孩子的生活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农村的孩子社会交往活动教少,生活视野比较封闭,个性心理较内向、害羞,而且校园文化生活不太丰富。如果教学只是传授课本知识就显得空洞、与农村儿童的生活体验就少有了联系,就达不到目标了。要让农村学生身心动起来,学习状态“活”起来,就必须与农村生活联系起来,丰富学生心灵,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只有…  相似文献   

4.
贴近儿童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是2002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所确立的一个基本理念。《标准》指出: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贴近儿童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要求,这是课程性质所决定的,是提高该教材对各地区适切程度的需要,是提高课程有效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生活实践课程,它从生活出发,必须让它回到生活中去,成为其中的一个“活性因子”,改善生活方式,促使人们过上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那么,该如何使我们的品德教育从生活中来,真正回到生活中去,切实提升品德教学的有效性,让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真正体现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呢?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有如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价值。教师选择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应尽量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让学生能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来观察社会、感受社会、研究社会。从而达到教学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里指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可见《品德与社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源于生活,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基础。《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过美好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  相似文献   

8.
生活就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语文课堂应和现代儿童的社会生活相融,语文教学应和现代儿童的生活经验结合,语文活动应和现代儿童的心灵相通,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这样才能使语文真正从“应试语文”“课堂语文”走向“生活化的语文”。赋于语文教育以生活情趣和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9.
周素琴 《考试周刊》2010,(26):175-176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他主张给2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的中心就是生活。建构主义理论也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在自己生活的基础上去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也提到,语文教学“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因为智障儿童感知觉迟钝、缓慢,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能力薄弱,抽象思维能力极差,所以对于这些智障儿童来说,语文的学习进入生活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可见,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生活与作文息息相关,脱离生活的作文是不真实的,也不具有任何价值。我们提倡儿童生活作文就是要反璞归真,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做真人。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领儿童走上生活作文之路呢?笔者谈一谈自己在参与“儿  相似文献   

12.
品德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要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神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在观察、体验、探究、思考的过程中,梳理和升华他们的生活经验,并获得新的生活感受和认识,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只有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13.
针对“德行割裂”的现状及对德育目的的追问,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全面贯彻“生活中育人”的思想,提出“好好生活,就是教育”的生活德育主张,从环境、关系、课程等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构建,力求贯通儿童与整体社会生活的关系,促进儿童自主反思、整理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获得成长。  相似文献   

14.
品德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要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神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在观察、体验、探究、思考的过程中,梳理和升华他们的生活经验,并获得新的生活感受和认识,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课程性质"部分指出,"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课标的这一教育思想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源自内心的道德情感,产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基于此,品德与生活课要求教师走品德教育生活化的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7.
李亚娟 《教育探索》2005,5(12):33-34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很多内容都取决于生活、特别是日常生活,通过生活对儿童进行全面的教育.从而达到让儿童全面发展的目的。法国教育家卢梭和美国教育家杜威对于“生活”都有自己的论述.通过对他们的生活教育观的探究,我们得到更加深刻的启示,更加认识到儿童教育的源泉是儿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把成人的需要径直地看作是儿童的需要,把成人的方式看作是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不考虑儿童的需要,不从儿童的视野出发,传统的德育课程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独白”的课程,是成人文化。新课程所营造的是一种儿童文化,“是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由成人文化走向儿童文化,“童心”、“童趣”成为我们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底色。  相似文献   

19.
李延更 《小学生》2011,(5):25-26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瑚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1 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  相似文献   

20.
王丽婷 《考试周刊》2013,(88):172-172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基本性质中的“课程基本特征”中的“生活性”指出:本课程重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课程的基本追求。基于课程基本特征的“生活性”理念,我采取了一些做法.让德育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