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播分离是近年电视界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本文从一个国家电视产业的结构这个视点出发,分析韩国电视产业制播分离的趋势及制播分离制度对韩国整个电视产业和电视节目内容的影响。对国内电视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是当前我国推进电视体制改革和产业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必然选择。借鉴其他国家电视产业化成功的经验,对我国制播分离制度改革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美国电视节目的运营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报告了其对我国制播分离制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制播分离的提出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电视产业中制播分离的改革也在以各种形式推进。本从我国电视产业的现实问题入手阐述制播分离的必要性;重点结合网台分离的思想重新理解制播分离的形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改革的推进;讨论包括改变我国电视产业链中各环节盈利模式在内的制播分离的影响;最后针对制播分离改革提出我国电视产业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4.
陈萍 《新闻前哨》2010,(7):87-88
文化产业是一种"市场导向的大众文化",通过不同整合能力的文化产品对消费者进行不同层次的整合之后,也就自然形成了文化产品消费的多维市场。电视作为文化产业的实体之一,在制播分离之后,电视节目生产不再满足于自制自播的单一市场,而是需要紧紧把握文化产品市场的多维性和层次性,针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从而使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能更多更好地进入市场、占有市场。  相似文献   

5.
肖叶飞  栾颖 《传媒》2010,(5):51-53
正根据电视节目的制作主体和播出主体之间的关系,电视制播模式可分为制播分离和制播合一两种类型。其中制播分离包括内部分离和外部分离,内部分离指播出机构把电视节目委托给隶属于自己的节目制作公司制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市场化的背景下,电视产业的制播分离,关键是如何形成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链和自己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由于生产电视节目的独立制作公司发展尚处于初期,电视媒体节目的自产自播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7.
制播分离还是分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播分离是近年来中国电视产业界的流行词语。遗憾的是,业内外的人士(包括不少学者)在言及制播分离的时候,多是在畅谈它的种种好处,痛陈原来制播合一的诸多弊端,而对制播分离的内涵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则懵懵懂懂,语焉不详。这是很危险的。因为理论和认识上的含混不清,必然导致实践上的盲目和失误。本文拟结合国内外电视产业的实际,试对播制分离及其与之相关的制播合一、制播分立等概念,作一粗浅的探讨和分析。制播的三种关系众所周知,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是电视产业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在世界上,两者的关系虽然因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8.
周鸿铎 《视听界》2010,(1):34-35
制播分离的原义是“委托制作”,即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我国电视行业“制播分离”概念早在1996年就已提出,但十多年来,往往流于形式,搞了许多假制播分离。许多电视人不了解什么是制播分离,将之理解为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和电视节目播出机构相剥离,  相似文献   

9.
黄安妮 《视听》2012,(5):16-18
2009年7月,在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制播分离被提及,标志着国家将其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层面;2009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为广播电视媒体的转企改制指明了政策方向。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意味着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将更加重视市场和企业的作用,电视媒体发展将打破传统格局,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制播分离成为电视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陈鹏 《视听界》2005,(4):33-35
在报业媒介初尝产业化甜头的今天,作为我国主流媒介之一的电视媒介却走在了后面,改革面临坚冰,电视业亟需破冰而行。就此,本文分析了作为破冰之举的“制播分离”制和节目公司化运作,对“制播分离”提出的社会背景和实施的必然性进行了探讨,并立足于实践意义而理清了理论线索,提出了“制播分离”实施的三大架构,对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予以了预见,并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思索。  相似文献   

11.
除了美国,世界上的电视大国和最大的电视节目出口国家之一就是英国了。英国不仅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数量可观的影视节目,而且,在极少外国节目的美国电视屏幕上,英国节目也占有一席之地。 与美国实行的商业化的媒介制度不同,英国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体制有其自己的特色。在英国,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是公共服务性广播电视。能进入美国的英国电视节目也主要是公共广播电视节目。 传统上,英国广播电视的突出景观是有一个制播合一的节目提供者——英国广播公司(BBC)。在电视领域,BBC是制作和播出节目的巨头。  相似文献   

12.
电视节目社会制作的发展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社会机构参与电视节目制作是世界电视发展的普遍情况。而中国电视机构长期实行的是制播一体化。这种制播合一的模式在电视发展的初期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制播合一越来越显示出对电视产业成长的限制。因此,电视节目社会制作力量的出现是电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虽然自2001年后,电视社会制作陷入困境,大批公司倒闭,2003年.京沪两地电视台在贴片广告时间上大幅缩减.对制作公司更是雪上加霜.但是如果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电视节目社会制作新的发展机遇正在出现。因为中国电视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电视节目社会制作提供了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制播分离的概念一直在中国被业界、学界所热议。伴随着制播分离概念,在中国出现的是各类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新传播渠道等的层出不穷。所有这些都对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提出了极大的需求。而现实中的电视节目却普遍存在同质化、创新不足的缺点。鉴于此,简要论述制播分离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中国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发展过程及其问题,以及如何使制播分离更有效地提升电视节目质量,以期进一步推动制播分离改革,提高电视节目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聚焦于中国电视业制播分离改革历程,从产业化角度来对电视制播分离改革进行探讨,通过实例分析找出目前制播体制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制播分离的主要意义在于提高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有效配置资源,而不是简单的节目制作部门的剥离.另外制播分离改革不是一个孤立静态的改革,它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市场的公平公开,因此制播分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宏观的法律政策的扶持、中观的市场机制建设以及微观的市场主体--电视台和民营电视公司的自身建设.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完善电视产业的各个链条,实现改革的最初目的--提高效率、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视听界》2013,(5):17-18
电视剧制造是中国电视完全市场化的领域,被公认为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改革的范例。近年来,国内电视剧年均产量达468部1.45万集,有人乐观宣称中国已是“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仿佛在林林总总的全球化大生产运动中,中国电视剧制造又赢得了一枚金牌,同时也被当作“中国制造”在文化领域拓展的样本及荣耀。但是,如果仔细掂量和审视一番,就会发现这枚金牌的成色明显不足,分量也很轻。  相似文献   

16.
微博之营销     
《视听界》2012,(3):15-15
@媒介360V:【电视媒体在制播分离背景下的发展策略】制播分离使电视媒体管理、运行机制发生变革。如何应对?1.调整角色,转变格局;2.规划频道定位,  相似文献   

17.
张雷 《视听纵横》2009,(1):14-18
在中国电视体制改革进程中,制播分离(或者说制播体制改革)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字眼。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概念的提出,就已经承载着中国电视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与光荣使命。而在今天,对它的探讨和实践,更多的是反映改革开放30年后我国电视产业改革的现状与瓶颈,以及一种正待摸索的趋势与方向。鉴于此,以制播分离为着眼点,本文将从市场化和产业化改革的角度,  相似文献   

18.
熊忠辉 《视听界》2014,(5):20-24
大视频时代,渠道的互联网化和接受终端的便捷性,使得电视可以简化为由单个节目的制片人负责制作播出、运营,这就导致了制播分离成为电视台一个不得不做的选择。在这一轮制播分离改革中,不论是电视台还是视频企业,都在探索获取优质内容的多种形式。制播分离不能简单机械地区分制作、营销和播出等环节和流程,而应采取产品经理负责制和项目负责制。只有从业务、组织、制度三个层面进行整体创新,制播分离才能发挥中国大视频业的引擎式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制播分离在今天看来,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制播分离有着不同的内涵,并且不断地演化。我国的制播分离其实也走过了十多个年头。1999年"国办发(1999)82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对广播电视实行"网台分营"(即电视台和作为节目供应商的电视网分开经营);2009年11月28日,全国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研发高层论坛在福建泉州举行,国家广电总局再次高调提出电视制播分离改革。制播分离无疑是市场化、软硬分离(网台分离)之后的自然路径,也是对我国广播影视行业系统多重属性(宣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电视节目走向市场,电视制播体制改革的问题越来越多地为业内外人士所认同。特别是作为当前各频道的黄金时段主流节目———影视剧和栏目,体现了从制作、购买到编排、推广、评估一系列的市场化运作的特征。电视节目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是适应我国传媒产业化运作的需要,是壮大电视节目生产营销能力适应我国加入WTO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电视媒体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电视节目制播改革面对的市场环境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是商品行销的区域。作为传媒业的重要部分,电视媒体面对着频道市场、节目市场、广告市场、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