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素和词是汉语语法的两个基本单位。吕叔湘先生说:“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宋玉柱先生在比较了目前有关词的几种定义的优劣得失之后指出,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形体和意义都固定化的造句单位。”于是,不少学者便从表义的明确与否、声音形式的固定与否、运用的自由与否等几个方面对语素和词加以区别。冯广艺先生从层次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说明:“语言层级装置中处于最底层的有意义的单位叫做语素,比语素高一级的处于次底层的有意义的单位叫做词。”为了醒目,我们不妨把汉语的四级语法单位图示如下:  相似文献   

2.
语素是汉语里最小的语言单位 ,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原来叫“词素” ,后来吕叔湘先生认为应当叫“语素” ,原因是 :叫“词素”似乎是颠倒了“语素”与“词”的位置 ,给人的感觉是先有“词”后有“词素”。关于语素的分类 ,从专家语法角度讲 ,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 ;从教学语法角度讲 ,各个版本的教材也是说法不一 ,甚至有的教材在这个问题上自相矛盾 ,给初学者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不想探究语素的源流、廓清语素的含义 ,而是仅就语素的分类问题做一简单的梳理 ,并就教于大方之家。语素是语言里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言是一个层级装…  相似文献   

3.
该文比较了“语素”和“词”的定义,分析了“最小的语言单位”有关表述的不科学性,并着重从意义、语法功能和语言形态三个方面对语素的范畴进行了全面、多角度的划分,系统地阐述了对“最小的语言单位”和“语素”这两个基本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语素“语素”是新语法系统提出的一个概念。此前,一般只讲“词素”。由于语素、词素都是用来构词的,所以极易造成一种误解:语素就是词素,语素是词素的别称。其实,事情并不如此简单。过去讲“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张寿康《关于汉语构词法》)对词进一步分析,才得到词素,而“词素是构成词的、具有意义(词汇意义或者语法意义)的构词单位”。(同上)很明显,这里只把词看作是最基本的语法单位,词素只是词的附属物。这种看法有两个毛病:其一,承认词是由更小的词素构成,但不承认它是一级语法单位。这在道理上是行不通的。其二,认为词先于词素,有了词才有词素,这一说法的失误就正如说有了房子才有建筑材料一样,在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而今,建立语素的概念是基于这样的新认识:一,语法的最小单位不是词,而是构词单位语素;二,语素不是从词里分解出来的,它是先于词而独立存在的语法单位。这样一来,关于语素和词的关系便可作如下描述: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构成较高一级的语法单位词。这样,原来词素的两大弊病也自然地消失了。可见,语素与词素是内涵不同  相似文献   

5.
汉语有五级语法单位,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法单位,或叫做构词单位(其余四级是词、短语、句子、句群)。过去一般语法书上所讲的“词素”,都可以改称为“语素”。为什么采用“语素”的说法而不采用“词素”的说法呢?吕叔湘先生有一段话说得很明白:“比较起来,用语素好些,因为语素的划分可以先于词的划分,词素的划分必得后于词的划分,而汉语的  相似文献   

6.
一个供中学语文教学使用的教学语法体系:《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终于颁布了。语法系统通常包括语法单位、语法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语法单位的组织规则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提要》保留了《暂拟系统》中使用的“词”、“词组”(《提要》改称为“短语”)、“句子”三级语法单位,增补了比词还小的“语素”和比句子更大的“句群”,作为语法系统中最小一级和最大一级语法单位。学习和试用中学教学语法,应该紧紧把握住这五级语法单位。这里,先从语素教学问题入手,这不仅因为“语素”是个新概念,而且在  相似文献   

7.
语素是汉语里最小的语言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原来叫“词素”,后来吕叔湘先生认为应当叫“语素”,原因是:叫“词素”似乎是颠倒了“语素”与“词”的位置,给人的感觉是先有“词”后有“词素”。关于语素的分类,从专家语法角度讲,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从教学语法角度讲,各个版本的教材也是说法不一,甚至有的教材在这个问题上自相矛盾,给初学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不想探究语素的源流、廓清语素的含义,而是仅就语素的分类问题做一简单的梳理,并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8.
论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是有级别区分的。前人关于语法单位有“一级说”、“三级说”、“四级说”、“五级说”、“六级说”等。如果站在结构主义语法学的立场上看问题。那么,把语法单位确定为五级(不同于前人的“五级说”)是比较合理的,完善的。这五级是:语素、语素组、词、短语、句子。五级语法单位可分为三个平面:语素和语素组为第一个平面;词和短语为第二个平面;句子为第三个平面。每个平面到上一层平面都是质变关系;而一个平面内部的两个级别中,下一个级别到上一个级别则是量变关系。语法单位是由三个平面与两种关系组成的一个层级体系。  相似文献   

9.
语素一、什么是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构词单位,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一句话、一个句子,一层一层切分,分到不能再分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就是语素.例如:我弹吉他.这一句可以分成“我”和“弹吉他”.“弹吉他”,又可以分成“弹”和“吉他”。“吉他”,是一种外来乐器的音译名称,不能再分了。这样,这一句话层层切分,分出最小的语言单位“我”“弹”“吉他”,这三个就是语素。每个语素表示  相似文献   

10.
正词和词类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语法单位是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可分为语素(造词单位)、词和词组(造句单位)与句子(表达单位)。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按照音节的多少,可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三类。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从词义上,词可分为单义词、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单义词  相似文献   

11.
引言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汇单位”(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第402页)。所谓“最小的语法单位”、“语汇单位”,并不意味着它的内部不会再出现变异。从语音形式说,有的语素由于不同的分布形成不同的语素变体(如双音节语素“蝴蝶、蚂蚁”在“粉蝶、蚁蚕”等词中的语素变体是单音节的“蝶、蚁”)。从语义和功能来说,多义语素的不同义项语义和功能当然是有所不同的;在同一义项(包括单义语素的唯一义项和多义语素的某一义项)的范围内,一个语素出现在不同的合成词中的  相似文献   

12.
词汇释疑     
一、语素的特点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的结合体。这个定义揭示了语素的两个特点:它是最小的语言单位,同时又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这是语素赖以区别于音素、汉字和词的本质特点。从是否既有音又有义这个角度考察,语素跟音素、汉字不同。语素这个语言单位一定是“音义结合”的。无论是实语素还是虚语素,无论是独用语素还是非独用语素,语素都既有语音形式,又有意义内容。例如: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语素的分类,语法学界分歧较大。本文提出“功能意义”标准,把语素分为成词实语素、不成词实语素、成词虚语素和不成词虚语素四类;汉语是分析性语言,语言单位的辨别一直是语法研究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从汉语的实际出发,归纳出辨别不同语素的方法;从结构关系入手,探索语素组合的内部规律,提出“语素组”的概念,对合成词中多语素的组合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以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五级语言单位为框架构建语法体系。语素构成词,词和词构成短语,词和短语构成句子,句子和句子构成句群,语法就是组合和使用这五级语言单位的法则。跟“暂拟系统”比较,增加了语素和句群。增加语素,不仅明确最小的语言单位,利于结构分析,而且便于联系汉字和语音教学;增加句群,使语法教学联系说一段话、写一段文。增加  相似文献   

15.
浅谈语素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以下简称《提要》)中,新提出了“语素”这个术语,并且把语素作为五级语法单位中最低一级语法单位。在教学中自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建立语素这一级语法单位?语素和有的语法著作中提的词素是什么关系?语素和汉学、词的关系怎样?语素内部可以怎样分类?木文就个人在教学中的体会。对以上诸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请诸位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汉语以语素为基础造句(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语言中语素原则上必须先构成“词”,才能用来造句。“词”有自己的规定形式,而汉语中的词汇单位并没有。汉语与欧洲语言在句法上的基本区别就在于语素可以直接参与造句。人们之所以会认为汉语也有词,是受了英语词形贫乏化的影响。汉语语素可以直接作为句子成分,也可先构成字组或短语用作句子成分。语素构成字组,再扩充为短语,进一步构成句子,都靠反复应用7种语法关系;7种语法关系通过“语序框架”起到造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什么是语法 组词成句的规律就是语法。汉语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都是有规律的,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的。语序和虚词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 二、语法的特点 一是概括性:一种语言的语法是从具体语言的词、词组、句子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概括的特点。二是稳固性;语言三要素中,语法的发展变化最为缓慢。三是民族性:不同语言的语法,有不同的特点。 三、为什么要学习语法 为了自觉地掌握语法规律,以指导语言实践。 四、汉语的四级语法单位 汉语的四级语法单位是:语素、词、词组和句子。1.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2.词: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  相似文献   

18.
说“第”     
说“第”吕宏声“第”在现代汉语中属于哪一级语法单位(或称语言单位)?是词,还是语素?是哪类语素?一些语法著作有不同的说法。胡花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把“第”当作助词,持这种意见的是少数。许多语法著作把“第”讲作前缀。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  相似文献   

19.
一、包含几个语素是区分的唯一标准 作为语言单位的分类标准,必须既是同类语言单位共性特征,又是异类语言单位所无的个性特征。换言之,区分语言单位,应以语言单位的区别性特征为标准。同时在区分同一层面上的语言单位,必须使用同一标准,否则便违反了一贯性原则。 “凡由一个语素构成的是单纯词,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是合成词。”“只包含一个语素”是单纯词的共性也是个性;“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是合成词的共性也是个性。它们各为单纯词和合成词的区别性特征。叠音式单纯词与其他单纯词,如“孜孜”与“沙发”,甚至叠音式单纯词之间。如“孜孜”  相似文献   

20.
语素是一定语言结构系统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单位,它在语言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词的构成单位来使用的,除了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外,词往往是由若干语素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组合而成的,因此,在词的结构中,诸语素必然要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彼此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从而表现出区别于其它语言单位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