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闻战线》上,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由于酷爱《新闻与写作》,对《新闻世界》中的《新闻通讯》《新闻三昧》,缺乏《新闻探索》和《新闻研究》,为了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在《中国记者》老师们的帮助指导下,我考上了《国际新闻界》著名的《新闻大学》。在培养《记者摇篮》的大学里,我系统地学习了《新闻知识》《新闻采编》《新闻学论集》《新闻传播》《新闻业务选编》《广播业务》《电视业务》《新闻广播电视研究》和《对外报道业务》,进行了《新闻学探讨与争鸣》。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新闻与成才》杂志社当一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战线》上,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由于酷爱《新闻与写作》,对《新闻世界》中的《新闻通讯》《新闻三昧》,缺乏《新闻探索》和《新闻研究》,为了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在《中国记者》老师们的帮助指导下,我考上了《国际新闻界》著名的《新闻大学》。在培养《记者摇篮》的大学里,我系统地学习了《新闻知识》《新闻采编》《新闻学论集》《新闻传播》《新闻业务选编》《广播业务》《电视业务》《新闻广播电  相似文献   

3.
在我订阅的众多刊物中,最使我称心如意的就是《新闻爱好者》。 《新闻爱好者》是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较有特色的刊物,是全国新闻核心期刊。说句心里话,我对贵刊是“一见钟情”的。去年夏天,我有几篇作品发表于《广西日报》、《广西人事》、《广西支部生活》上,报社邮来了稿费,我便去领回。在麻桐邮电所里我领到了稿费特别高兴,高兴之余,专管报刊发行的梁秀玲女士特地走过来向我祝贺,并真诚地把有关写作的佳书一一借给我看,什么《新闻与成才》、《记者写天下》、《新闻爱好者》、《新闻与写作》令我大饱眼福,美不胜收,当即…  相似文献   

4.
《新闻知识》是我的启蒙老师,她把我引进新闻大门。我叫崔峰,是个农民,也是个新闻爱好者,种地之余,总想写点东西投给县广播站.但由于不懂新闻知识,写的稿大部分进了废纸篓。1984年秋,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新闻知识》,一读之下,如获至宝,当即订了《新闻知识》,废寝忘食地边学习、边写作,终于我的处女作《真想写稿并不难》,在1985年9月号《新闻知识》上发表。从此,我便与《新闻知识》结下不解之缘,形影不离,年年都订《新闻知识》。投稿面扩大到《陕农报》、《通讯员报》、《老军报》、《农家信使》等报刊,单是1989年1—10月在《陕农报》、《陕西地方志通讯》发表新闻稿就有14篇。  相似文献   

5.
我从1984年开始学习写稿,刚开始写稿.热情很高.写了许多稿件,竟未采用过一篇稿件。就在我灰心之时,县委宣传部的通讯干事送给我一本《新闻知识》,我看后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我感到杂志上的文章很对我的胃口,对我学习写稿很有帮助。从此以后,我便和《新闻知识》交上了朋友。每期杂志一到.当即仔细阅读起来.从中汲取养分,使我掌握了一定的新闻业务知识,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最喜欢读《得奖新闻采写谈》、《新闻业务讲座》、《视听天地》、《新闻采访知识》、《通讯员之友》等栏目。在《新闻知识)}的指导下,十余年来,…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为了提高写作水平,今年,鄂州报社为我订了《新闻前哨》。当我收到《新闻前哨》后,我就一字不漏地从头读到尾。我喜爱《新闻前哨》的通讯员生活、新闻队伍建设、实践与思考等栏目。《新闻前哨》涉猎面宽,气势流畅,而  相似文献   

7.
从一个业余通讯员到一名专职记者,这是我从去年5月正式结识《新闻三昧》后走过的路。我要首先向《新闻三昧》道声“谢谢”。去年5月以前,我对自己的出路和新闻爱好产生困惑。是《新闻三昧》刊登的通讯员成才故事感染了我,我把自己的心声、体会写成文后寄给《新闻三昧》。刊发后,我有一种游子找到家的感觉。工作上的不快、人生中的失意随风而逝。在《新闻三昧》老师的扶植下,我先后在该刊发表文章15篇,其中《基层通讯困境面面观》还荣获该刊1999年度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矿工,也是一名基层通讯员,每当接到许多报章杂志时,首先拿起的是由《工人日报》主办的《新闻三昧》,为什么呢?因为,她是我写作的启蒙老师。笔者初次写稿,不得要领。一位搞宣传工作的好友赠给我一本《新闻三昧》,内中栏目既有《采访生活》、《编读往来》、《传媒天地》,还有《新闻内幕》、《业务研究》、《充电乐园》……新颖别致、丰富多彩,文章给人以启示,且各具特色。打学了《三昧》以后,她教给我写稿的基本常识,帮助我提高了写稿的能力,使我在几次参加征文活动中得奖。之后,我试着写了《从喜宴上抓出新闻来》被《新闻三昧》采用。从此,我按期收到这份刊物后,就像老师来到我身  相似文献   

9.
今年过春节,除带上我的那位她,还有一位好友《新闻爱好者》陪同,回到老家邓州市白落乡歪子村。我是个新闻爱好者,是《新闻爱好者》领我走上新闻创新之路的。六年多来,我笔头子越写越有功夫,曾经在《解放军报》、《战友报》、《中国石油报》等十几家报刊上发表作品300多篇。在油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到江苏省涟水县采访。在县委办公室里,我看到每人办公桌上都放着一本新出版的《新闻业务》。这使我这个新闻记者、《新闻业务》的热心读者大为惊奇和兴奋:党政干部也喜欢看《新闻业务》!我似乎找到了知音,就和他们交谈起来。他们告诉我,他们所以爱看《新闻业务》,是因为《新闻业务》能给他们提供许多有益的东西,比如《信息与展望》专栏,能使他  相似文献   

11.
我是企业报的一名总编辑,也称得上是一位老报人,由于工作的需要,多年来,我手头一直订有十几份省和中央的新闻理论刊物,但我最喜爱读而且获益最多的还是《新闻三昧》。因此。从1984年《新闻三昧》创刊以来,每年我都要装订成册,直到1996年底,在我的书柜里保存着一套完整无缺的《新闻三昧》。今年,我退休后,仍然订阅了一份《新闻三昧》。从我办报多年的实践中,我深深感到《新闻三昧》是办得最好的一份新闻理论刊物。《新闻三昧》好就好在指导性很  相似文献   

12.
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两年来,我写稿302篇,被县以上新闻单位采用259篇。一些好友和业余通讯员问我,你写稿有啥诀窍?我的回答是,关键在“勤奋”。两年来,我刻苦自学,坚持每天的报纸新闻必读,广播新闻必听,电视新闻必看。并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认真学习新闻知识,做到广阅博览。自1986年以来,每年我都自费订阅《新闻知识》、《新闻与写作》、《新闻通讯》等20多种新闻写作刊物,而且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保证每天学习不少于2小时。同时还读《文章词句学概要》、《读点鲁迅》、《文学写作手册》等书籍。1988年8月,我  相似文献   

13.
初学写稿,因为不得要领,眉毛胡子一把抓,自己觉得什么都重要,就把采访到的材料稍微加工整理,投寄给报刊、电台,结果是泥牛入海无消息。为此,我也曾对写新闻稿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在报刊,电台等新闻单位“没关系”,所以屡投不中。恰在这时,一位老通讯员向我介绍了《新闻知识》杂志,并送给我一本阅读。当我拿到这本杂志后,真是爱不释手,花了三天时间仔细看了一遍,我觉得这本杂志办得好,它设有二十多个栏目,尤其是《得奖新闻采写谈》、《新闻业务讲座》、《采写体会》、《我与新闻知识》及《通讯员之友》等栏目,更是贴近我们通讯员,就好象新闻老师给通讯员上课一样,效果非常好。 在《新闻知识》的帮助和指导下,近几年来,我的写作水平大有提高,不但经常为厂广播站写稿,还结合本厂实际,向报刊、电台投寄了许多新闻稿件,每年的“征文”稿件总有几篇获奖,我采写的《那山、那水、那情》一稿,被《三峡潮》一书收录,获得优秀奖。与此同时,我还被《陕西工人报》、《军工报》、《铜川日报》、《铜川人民广播电台》、《现代文化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和特约记者。  相似文献   

14.
读者之声     
广西贵港市湛江镇二中刘涛:我是一仕初中语文教师。平时喜欢写新闻报道。去年,我到当地邮电所订阅了全年的《新闻与写作》。《新闻与写作》的栏目,像磁石吸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尤其爱读“新闻来稿评析”、“采写体会”、“当好通讯员浅谈”这三个栏目。由于有《新闻与写作》这位良师月月指导,我的新闻采编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去年,我在地市一级广播电台播出稿件32篇,在《贵港市报》发表文  相似文献   

15.
《新闻战线》编辑部:我在《新闻战线》今年第一期的《新闻界信息》中看到关于《中央电大开设新闻专业》的消息,非常高兴。我是一个基层广播站的编采员,想正规地学习一下,但苦于无处求教,中央电大新闻专业的开办真是“雪里送炭”。我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招远县第二职业高中姜启明: 我在山东省招远县第二职业高中担任文秘班的新闻课教学任务。我校初办文秘班,我也是第一次教新闻课。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又无适用对口的教材,课讲得呆板,学生也学得无味。后来,在别人推荐下我订了一份《新闻与写作》,觉得很适合教学需要。我除了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学《新闻与写作》外,还将刊物中《新闻写作的语言·技巧》、《新闻语言学》、《新闻作品评介》和《当好通讯员浅谈》等栏目文章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作为补充教材。这些文章理论联系实际,说理透彻,通俗易懂,深受学生欢迎。《新  相似文献   

17.
难忘的启迪     
难忘的启迪黄俭进入新闻圈前,我就有幸认识了《新闻战线》。40年来,《新闻战线》给予我的教育、启迪、帮助很多很多,是她将我从一个革命军人引进新闻大门成为专业新闻工作者的。如今,虽说我已经离休了,但是,我对《新闻战线》的情感却是终身难忘的……《新闻战线》...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看到《新闻与写作》,是我上高一的时候在父亲的办公室里。之后,我便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我当时学习科目较多,任务繁重,但我却怎么也放不下《新闻与写作》。《新闻与写作》不仅指导我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学术动态,还帮助我拿起笔也学着写些短小的消息。当时我是安康市二中办的《一川》文学刊物的主编,很需要提高自己本身的写作、鉴赏与编辑能力,我自然将《新闻与写作》当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新闻与写作》刊物的内容很广泛,不仅有当今名家的杰作,也有时下新闻佼佼者的力作;尤其是栏目设置丰富、合理。像每期的封面,几乎登的都是上乘…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新闻爱好者,是四川省达县地区《通川日报》的通讯员。去年我为报刊、电台采写新闻稿件八十余篇,被县广播站播用六十余篇,被《通川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农民报》、《经济日报》和四川广播电台共刊用三十多篇。在实践工作中,自己深感新闻基础知识不扎实,总想系统地学习新闻专业基础理论,去年十一月份,西北新闻刊院招生,给了我业余系统学习的良好机会。  相似文献   

20.
读者之声     
陕西省洋县广播电视局刘志敏: 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单位的编辑,我是喜爱《新闻与写作》这个刊物的。每当新的一期送到,我是爱不释手,可以说《新闻与写作》是我的老师和朋友,对我所从事的新闻采编业务很有指导意义,我从中受益匪浅。总的来说,我比较喜爱“新闻来稿评析”、“优秀作品评介”等栏目。在众多的新闻刊物中,《新闻与写作》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