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路 《网球》2010,(1):61-61
在宣布复出之后,海宁在表演赛中已经连胜三场,对手分别是飞利浦肯斯、佩内塔和佩特洛娃。与09年女子网坛混乱的局面相比,2010年的网坛,有了海宁的回归,想必也不会风平浪静,或许更要多出几分血腥。克里斯特尔斯在复出之后便顺利拿下美网冠军,费德勒也如愿以偿捧得法网的冠军奖杯,海宁这次回来,重返世界第一,赢下几个大满贯,甚至包括她觊觎已久却从未得到的的温网桂冠,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相似文献   

2.
朱茜 《网球》2011,(6):78-81
2011年初,贾斯汀·海宁再一次向大家告别。或许她不会再回头.那扇通往荣誉之巅的门已被她轻轻合上。但对于陪伴海宁十六年的恩师卡洛斯-罗德里格斯而言,属于他的另一扇门正徐徐打开。这一次,卡洛斯没有选择职业赛场,而是拖家带口来到了中国。现在的卡罗斯有两张名片。一是职业教练,二是匠心之轮第六感网球学院的股东。  相似文献   

3.
在闪电退出网坛18个月后,海宁华丽复出。持外卡杀入2010年澳网决赛,海宁向世人宣告其实力仍无人可敌。复出前后的海宁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4.
动向     
《网球》2008,(12):22-22
海宁:我真的不怀念网球自宣布退役后,海宁"人间蒸发"了一段时间。离开网球的这几个月里,海宁说她去真正度了一次假,因为"充满好奇而没有压力"。她很享受现在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5.
火车 《网球》2008,(7):88-90
女子网坛上一个真正能称得上时代的,只有格拉芙。海宁闪电退役,鉴于其去年的绝对统治力,姑且将本次神侃会的主题定为"后海宁"时代,请5位专家,为大家解读海宁封拍之后,女子网坛的种种生态。  相似文献   

6.
聚焦网坛     
《网球》2008,(2):10-10
INTERACTION TENNIS网坛问答郑连民/北京:海宁澳网前取得28连胜,我看到有篇关于霍普曼杯的报道说,小威不把刚刚在悉尼夺冠的海宁放在眼里:"我想重夺世界第一,海宁你被警告了!"她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7.
在比利时打完与克里斯特尔斯的表演赛后。海宁飞抵北京。这位前世界第一首次来到中圆内地。12月13日。本刊经adidas公司的安排,对海宁进行了独家专访。北京的寒冷让海宁有些吃惊,接受专访的时候,她还特意穿上了一件棉服。是什么让身材纤瘦的她赢得了如此多的荣誉和尊敬,我们的话题从海宁的职业生涯聊起。  相似文献   

8.
她是怎么完成统治的?以下三点完全展示了球场上的海宁。1清楚自己的站位很多业余球员会争取时间去进攻,这通常被认为是聪明的击球选择,这也是海宁的出色之处。而在底线时我们却很少看见海宁利用反拍进行攻击,除非是在有充足的准备时间或出现有机会打出制胜分的前提下。海宁认为,如果她的对手打出一  相似文献   

9.
海宁:4月在美国举行的家庭杯网球赛中,海宁因为感觉昏昏沉沉而退出比赛,她后来被查出是病毒性感染。此后,海宁在法网次轮出局,并退出温网。雅典奥运会上,海宁夺得女单比赛金牌,但她在随后的美网又感到不太舒服,并在第4轮被淘汰出局。10月初,海宁决定退出该赛季剩余比赛。  相似文献   

10.
serra 《网球》2010,(2):44-45
水货泛滥,新人频闪,决赛质量低劣,这些毛病使得WTA连续两个赛季都被批评为不够精彩,缺乏深度。如今这一切问题,都可能随着海宁的强势回归迎刃而解,她不仅仅使海宁VS克里斯特尔斯,海宁VS塞琳娜这样的对决重回舞台,更重要的是,她将引起WTA竞争的链式反应。  相似文献   

11.
以退为进     
Chris  Evert  深泽编译 《网球天地》2010,(10):144-144
去年美网,克里斯特尔斯夺冠,震惊了女子网坛:今年澳网,海宁挺进决赛,给其他选手敲响了警钟。海宁复出之后,训练还没有恢复到最佳水平,就来到墨尔本。她之所以能杀进决赛,依靠的是注意力、强大的意志和对大满贯头衔的追求。而唯一能阻止海宁和克里斯特尔斯的,恐怕只有小威廉姆斯了。  相似文献   

12.
《网球》2006,(9)
前阵子,贾斯汀·海宁因为一些赞助事宜来了趟巴塞罗那。她一贯以勤奋著称,这次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就连一天的行程,她也不肯轻易错过训练。海宁邀请我们一起,参与到她一天的训练当中。借此机会,我们更深入地分析、研究了海宁的各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成长     
童可欣 《网球天地》2010,(3):137-137
海宁回来了,单手反拍依旧优雅.正拍和截击依旧犀利,步法依旧细腻敏捷.仿佛从来没有离开过。虽然咫尺之遥的澳网冠军有些遗憾,但对海宁来说这已经是很好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网球》2007,(9)
小个头,大武器。这就是海宁和她的单反。这也是一种对人们既有观念的颠覆。至于海宁,她则用事实说明了一个问题——技术,才是硬道理!我第一次见到海宁时,她只有10岁。但在那时,她就已经显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一支令人过目不忘的单手反拍,她彷佛可以随时随地打出任何她想要的回球。比如,这次挑高球,原本这是单手反拍最难的一项技术之一,可在海宁手里,易如反掌。  相似文献   

15.
摩卡  陈功 《网球》2011,(1):74-75
我们曾经对于海宁的中国之行,做出过很多种的预测。从升级之前的中网到奥运会,再到升级之后的中网,球迷们一次次地盼望,又一次次地失望。中国之于海宁,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东方国度,而海宁之于中国,像是一块坚冰,她让我们既感觉神秘,又有些冰冷。有时候,距离会成为蒙昧的纱幔,中间包裹着误会与曲解;有时候,距离又会变成堆积的激情,一旦消除,就会形成喷薄之势。2010年12月13日,贾斯汀·海宁终于来到了北京,她站在中国球迷的面前,让我们看到了融化的坚冰。  相似文献   

16.
网球e站     
海宁★★★★★ www.henin-hardenne.be 场上是死对头,场下两人也在暗自较劲,克里斯特尔斯官网的logo是她标志性的大劈叉,而海宁则选用了标志性的单臂反手作为自己网站的 logo。网站的结构并不算复杂,但是内容的详实却让人吃惊。“tatistics”一栏不但用表格把海宁最近几年比赛的详细情况作了统计,还用柱状图对2004、2005和2006年同期的比赛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海宁十分注重与球迷的交流,她会细心地回答每个球迷的问题,也会把自己的日记跟  相似文献   

17.
当友谊不再     
比利时网球双姝海宁和克里杰斯特斯的友谊经过一整年的折腾,已薄如蝉翼,一弹即破。当争夺的是年终世界头号排名时,性格刚强且工于算计的海宁终于把它捅破了。“我们之间没有友谊,我们以前一直在维护本来就不存在的友谊。”海宁说。海宁的话说得有点绝。谁都知道两人曾是好朋友,只是随着年龄和名气增大,两人越来越觉得对方成了自己在名利场上的绊脚石。倒不如把话说绝,把脸撕破,下起手来就可以毫无顾忌、痛快酣畅。  相似文献   

18.
对于"女版费德勒"的称号海宁很坦率地称"我不觉得我像罗杰,罗杰是罗杰,他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她和费德勒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的无敌反手,同样的稳定冷静。美网的夺冠旅程,证明海宁已经在女子网坛占据统治地位,就像费德勒统治男子网坛那样。2007年的海宁有多优秀?在缺席澳网及其热身赛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1身材矮小同样拥有“炮弹发球”海宁向人们证明了,你并不需要像卡洛维奇那样高,也不需要像维纳斯·威廉姆斯那样壮,同样可以发出强有力的发球,让你在每一分的开始就占得先机。让我们来看看海宁是如何发球的。海宁在进行发球的时候,总是尽可能的让身体向上运动,以便她能在最高点击球。很多选手在向上蹬腿前有一个明显的下蹲动作  相似文献   

20.
阿咪 《网球天地》2009,(11):23-23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整,海宁日前宣布将在下赛季重返职业赛场。复出之后,海宁在女子网坛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视,顶尖选手则更是要好好提防这位前世界第一,以小威廉姆斯为首的五位女选手至少在思想上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