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读小学时,每当老师布置写关于母亲的作文 时,总是咬着笔梢,绞尽脑汁,不能下笔。因为一提到“母亲”,人们想到的都是母爱,都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人们把天下好的美的东西都比喻为母亲,“祖国——母亲”.“党——母亲”、“故乡——母亲”等等,“母亲”是神圣的、无私的、宽容的等等,总之,母亲是爱的象征。可在我的记忆中,总是挨母亲打骂,我不能以和同龄人同样的感受来叙述一个母亲对子女的爱,我曾因为写不出有关母爱的作文而在心底里暗暗地恨母亲、埋怨母亲:看我长  相似文献   

2.
高展飞的母亲冷冷地说:“我是来谈事情的,和她抽烟不抽烟没关系。”燕妮很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青树端起酒杯对高展飞的母亲说:“相识就是缘分,伯母,我敬您一杯,我喝干,伯母随便。”高展飞的母亲抿_r一口酸奶,青树把杯中酒喝干了。高展飞的母亲说:“你们两人谁是说话管事的?”高展飞笑着指着青树说:  相似文献   

3.
一炮打响 演绎神话 “宁波小百花成了一个神话!我到哪个城市,都有人问我,宁波小百花在天津怎么会这样红?” “宁波人真有本领,这次宁波小百花越剧团来津演出,搞得多火爆!” 这是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在天津演出后,天津市的领导同志在不同场合给予的评价和赞语。  相似文献   

4.
要说子怡的事,肯定要涉及到我的父母亲。我的父亲叫章元孝,我的母亲叫李涿生。父亲在北京电信部门工作,是个很正统的党员、干部,母亲原来是幼儿园老师,因为身体不好,现在退休在家。母亲年轻的时候也算个美女。记得我们小时候在宣武区那儿住,邻居都管我妈叫“小华侨”。父亲就对我们说过:“你妈年轻的时候真漂亮。”  相似文献   

5.
“最爱喝的水呀永远是黄河水,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这首歌我最爱听也最爱唱。因为在我床铺下就摆着一双母亲纳的“千层底”布鞋。每当看到它,就想起煤油灯年代在灯下纳鞋底的母亲…… 小时候家里很穷,我们家兄弟三人穿的布鞋都是母亲自己做的。母亲做的鞋子样子粗苯,但结实,穿在脚上舒适,一双鞋能穿好几年,往往是大哥穿了二哥穿,最后才轮到我穿,虽然很不情愿,但今天想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我女儿钱舟应浙江电视台之邀,从美国飞回西子湖畔,参加浙籍文化名人情系桑梓的演出活动。到家后,为了晚上的演奏,她便在家里拉琴,一边拉一边对我说:“爸爸,你给我听一听。”我说:“现在你还要我听吗?”我的意思是  相似文献   

7.
刘鹏凯 《职业圈》2014,(25):24-25
手机这边和那边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母亲在世时常对我说的话。时至今日,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8.
熙熙 《文化交流》2010,(1):81-81
菲利普13岁那年,他在学校主办的一场“卓别林模仿大赛”上获得一等奖。回家后,立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兴奋之余,他忍不住还贴起了表演时的那撇小胡子,拿起雨伞,学着卓别林的模样在母亲跟前走起了八字步。末了,他还得意洋洋地对母亲说:“评委们都说我的模仿惟妙惟肖,简直就是卓别林重生。”  相似文献   

9.
你觉得你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是一个复杂的人;生,我是一个没有白活的人;死,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鬼”——剧、熊源伟导演、四川省川剧团演出的《巴山秀才》,一举夺得文华编剧、导演、表演等奖项,“巴蜀鬼才”魏明伦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之一。【引子】这次遇到魏明伦是在台湾云门舞集《水月》的演出现场,站在杭州剧院场内过道中,匆匆和他约定作一次聊天。魏先生热情答应,并毫不含糊地说 :“我住在大华饭店2117号房,就是西湖边的那个饭店。”话音刚落,场灯渐暗,我们回到各自座位上,成为《水月》的观众。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  相似文献   

10.
翻开一些老的演出说明书,发现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无论是话剧还是戏曲演出,都把布景制作称为“置景”。“置景”一词大概类似于旧时戏曲舞台的“捡场”旧时戏曲演出只有“守旧”较为简单捡拾妥当也就可以了。顾名思义,五、六十年代的制景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在演出中搞好布景迁换。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只有个体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化》2006,(3):F0002-F0002
我出生于1981年2月4日,农历庚申年腊月三十子时。按《古兰经》中所讲的“先天五行和生辰四柱”,可以推算到我的先天条件中缺木(石榴木)。因此母亲在我满月时拜过了“头人”,起了“阿娜尔”(汉语:石榴花)古丽(汉语:姑娘)为名,借以弥补我先天的不足。我12岁时,离开故土新疆盐湖市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牵挂     
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离家乡100公里以外的城市.父亲早逝,身为长子,每个月他都雷打不动地回老家看望母亲.返乡的车票是用质地较厚的彩色胶纸印刷的。每次,母亲都对他说:“孩子,你的车票挺好看的,送给我吧!”他笑一笑,就把车票送给母亲。晚上,他就睡在母亲的土抗上。后来,母亲  相似文献   

13.
吴蛮回到了故乡,依然怀抱琵琶。2012年3月6日,华人世界最杰出的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丝绸之路”音乐会首次在杭州大剧院演出。马友友的乐团特邀了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其中有吴蛮。她非常感动,说:“我快三十五年没有回杭州了。西子湖畔的南山路有太多温情深留在我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的新西兰第四届“中国新年灯会”上,浙江海宁皮影戏的演出轰动了新西兰。好奇的观众们除了鼓掌、喝彩之外,还特地跑到演出后台要探一探这个奇妙剧种的操作情景。观众情绪之热烈,使皮影戏的工作人员深受感动! 参加“中国新年灯会”之皮影戏演出的,是浙江海宁斜桥皮影剧团的徐二男、平柏荣等艺人,他们在新西兰演出了皮影戏《闹龙宫》《火焰山》《龟与鹤》等。 海宁皮影已有800年历史。建国初期,这里有皮影草台班20多个,艺人百多名,当时唱得最红的有“魏家班”、“郎家班”、“徐家班”和“沈家班”。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声乐演员,在学习了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之后,回顾总结排练、演出大型音乐剧《凤阳人》的艺术创作过程,深刻体会到艺术事业必须紧紧跟上时  相似文献   

16.
保姆住在主人家附近,一片破旧平房中的一间。她是单身母亲,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那天,主人要请很多客人吃饭。主人对保姆说:“今天你能不能辛苦一点儿,晚一些回家?”保姆说:“当然可以,不过我儿子见不到我,会害怕的。”主人说:“那你把他也带过来吧……”保姆急匆匆地回  相似文献   

17.
父亲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在离休以前是不重亲情的,至少在表面上,至 少在我青少年的记忆里。 小时候父亲从来没有抱过我们,这是我们长大成人工作后,母亲在餐桌上当着父亲的面说的。母亲还连声地逼问父亲:“你说你可抱过?你说你可抱过?”那时父亲已经六、七十岁了,他红着脸,支支吾吾地应付着,看上  相似文献   

18.
我喜爱服装工作。早在部队时,领导就培养我为部队战士做服装,复原后,有幸被安置在合肥市歌舞团搞服装工作,有了用武之地,我决心要让“市歌”舞台上更靓。我边学习边工作,并克服困难赴上海服装厂深造。如今,我已从事舞台演出的专职服装工作近三十年了。三十年来,我为百余台歌舞、小品、话剧及电视剧设计服装,特别是近年来,为七台地、市级,三台全国性演出的服装设计,受到广泛好评,并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此刻,我首先感谢领导给我的实践机会,感谢剧组编、导、演、舞美各部门的帮助协作。在此,我浅谈一下歌舞服装设计之我见。  相似文献   

19.
香椿和臭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雨 《生态文化》2003,(1):39-41
小时候,我们一群小伙伴常在吃过晚饭后去听一个叫“瞎话儿刘”的老人讲故事,也就是大人们说的讲“瞎话儿”。“瞎话儿刘”肚子里装满了稀奇古怪的瞎话儿,妖魔鬼怪,长虫精、狐狸精在他的嘴里一讲就是一大串。在那个文化和经济都极匮乏的年代里,“瞎话儿刘”的“瞎话儿”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又一个虚幻而神奇的世界里。可是有一天,母亲对我们说,快不要去听“瞎话儿刘”讲的烂瞎话儿,那都是他瞎编出来骗你们的呢。我说,那你能给我们讲不是编出来的故事吗?母亲笑了,说,故事都是编出来的,可他整天编些鬼呀怪呀的事儿来,也只能骗你们这些不懂事的小傻瓜,瞧瞧你们,一个个都听得鬼里鬼气的了。我们说,那你快给我们讲一个不是鬼的故事吧。母亲说好。  相似文献   

20.
冯殿元 《职业圈》2007,(9S):122-122,127
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决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引下,我欢天喜地地来到了人间,同时也给冯氏家族带来了福音及快乐,一个男孩子就这样平安地“问世”了。母亲有点迷信,总是偷偷摸摸地烧香拜佛,说我是“人”脱生的,得像程咬金那样历经磨难才能成大器。于是,父亲趁机把在私塾里学得孟子的话背诵出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