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一。教学目标:1.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并能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2.运用生活资源,丰富写作素材。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突出“第一次”带来的特有的感受及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认识角"。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平面图形里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初步学会借助直尺画角。2.通过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活动,发展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形象思维。3.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3.
训练要求  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第一次当升旗手,第一次上电脑课,第一次没完成作业……想一想,哪一个第一次是你最难忘的?拿起笔来,把这个"第一次"写出来吧。写的时候,要注意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受。题目可以用"第一次……",也可以根据内容自己拟题。  相似文献   

4.
黄喜雪 《教育导刊》2007,(10):32-33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许多学生害怕写作,一提笔总是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钧重,尽管苦思冥想,依然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在参与学生一次体验活动并了解了他们的感受后,笔者想起大诗人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顿生感悟:生活就是创作的源泉,我们得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真切地感受生活,让生活这股"活水"浇开写作之花.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一》。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交流,确定自己亲身经历的难忘的"第一次",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2.通过修改文章,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语言等方法,把自己难忘的第一次的经历、感受写具体。3.学习写好难忘的"第一次"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就应当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生活味",把生活带进课堂.在课堂中再现生活,让学生感受和关注生活,作好素材的累积和生活的体验.如在五年级准备指导学生进行<难忘的一件事>这类文章的写作时,我在思考如何进行教学时突然想到了这段时间班上孩子疯玩着5角钱一张张的"三国卡片",于是有意进行引导教育和把生活拉进作文课堂中来.  相似文献   

7.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第一次出现在写作教学的目标设置里。这表明,经过长期的摸索我们终于把学生作文教学纳入到合乎写作规律的轨道上。"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平则鸣"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没有生活的真实体悟与感受,怎么可能作出优秀的文章?研究也证明"具有较高读写能力的学生,其情感体验的丰富性、深刻性和形象性远高于一般学生"。因此,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情感体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十全十美的东西,世上是没有的."缺憾"就是生活,具有永远的魅力;"缺憾"也是一种教育教学的资源,教育因"缺憾"而变得生动、精彩、丰富.遭遇几次不同的"难堪",也可以说是"缺憾",这些"缺憾"给我的教育教学生涯带来精彩的感悟.  相似文献   

9.
犤习作内容犦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第一次当升旗手,第一次上电脑课,第一次没完成作业……想一想,哪一个第一次是你最难忘的?拿起笔来,把这个第一次写出来吧。写的时候,要注意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受。题目可以用《第一次……》,也可以根据内容自己拟题。犤教学目的犦1.对习作有兴趣,乐于把自己难忘的“第一次”写下来,乐于与同学交流习作。2.能不拘形式地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3.能写好自己的感受,说真话,吐真情。犤教学流程犦一、感受“第一次”———听一听1.谈话导入。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许许多多的第…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初步的猜测和推理,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一、体验,感受写话资源生活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因而教师想方设法去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带他们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几个"一"来丰富学生的生活。每周一次文娱活动、一次班队活动,有时玩  相似文献   

12.
中学文学鉴赏不应回避"爱情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部分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3.
在作文课上,我常告诫学生:作文要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可是从收上来的作文中看,总有一些同学的作文写得干巴巴的,读起来也枯燥无味.教师要把作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步入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那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就成了首要问题. 一、解放身心,投入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丰富自己的生活.丰富生活可以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直接的途径,学生亲自参与,耳闻目睹,自己感受大自然中奇妙无穷的美及投身其间的乐趣,感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爱心;一条是间接的途径,通过阅读书籍、听广播、看电视等来感受作品的意境,丰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4.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本轮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挑战。最近我在苏教版"通分"的三次教学、三易教案的过程中,如何使用现行的数学教材,有了一定的体验。现把我三次教学的情况实录如下: 第一次:照教材教 一、设疑激思,引出新课 师:(出示)1、下面每组数之间各有什么特点?说出它们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且把"数感"摆在六个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充分表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  相似文献   

16.
针对线上教学实际,在实施高一化学线上教学时,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作为第一单元教学主题,从酒精、"84"消毒液等常见消毒剂的消毒原理、安全使用方法等展开教学,再拓展到设计制备"84"消毒液等问题,帮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与消毒剂相关的问题,指导学生妥善保存、合理使用常见化学用品,促进学生感受化学对人们健康生活的贡献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多民族大家庭"是上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中华一家"中的一课.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能够说出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一些民族的主要生活区域,同时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创建中华文化中形成了中华民族,感受多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必须寻到源头,方有甘的水喝."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习作的内容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实际,所以正确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是写作教学的基石,也是写作指导的第一步."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积累语言;体验生活,丰富素材;能读会听,引来源头活水,让学生的习作更精彩. 一、读——引来文思之水 要想让学生写出好作文,指导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体验阅读,体验生活,为学生的写作解决"源"的问题,开好沟,修好渠,引来文思之水.讲读教学是丰富知识的主要源头,而阅读教学则是开阔文学视野的一条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9.
绿色课堂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范式和一种教学艺术,内涵丰富.新课标下构建"绿色数学课堂",要把班级、课堂、创造、发展、生活等还给学生,同时,要注意避免在构建"绿色数学课堂"的实践误区.  相似文献   

20.
我就"商不变规律"的教学内容,进行两次试教.两次试教给了我很多启发,经历了不同教学追求下的课堂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