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1980年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第一次广播戏曲学术讨论会之后,戏曲广播剧这株广播文艺园地的新花开始在全国竞相开放。如果说河北省电台1981年制作的第一个戏曲广播剧《桃花》开创了戏曲广播剧的先声,那么,到目前为止,全国大约已有七、八十个剧目相继产生。为了总结交流戏曲广播剧的创作经验、体会,探讨戏曲广播剧的发展规律,展示近几年来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推动戏曲广播剧的繁荣、发展,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各电台的80多名代表,于1984年3  相似文献   

2.
戏曲广播剧是文艺广播的新品种。它以鲜明的戏曲风格和比戏曲舞台剧更接近生活的特点,为广播艺苑赢来了更多的知音。自八十年代初第一部戏曲广播剧诞生以来,已有数以百计的戏曲广播剧进入了千家万户。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感到作为戏曲广播剧重要组成部份的音乐,对于一部戏曲广播剧的成败优劣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就戏曲广播剧音乐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与戏曲舞台剧音乐的异同等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为了便于论述,我们把广义的音乐中的  相似文献   

3.
广播剧是适应广播发展和宣传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独特的听觉艺术,是广播领域重要的节目形式。1924年,英国广播公司录制播出的《危险》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广播剧。十年之后,《恐怖的回忆》标志着我国第一部广播剧的诞生。至今,  相似文献   

4.
戏曲广播剧作为电台广播戏曲的一个新的艺术品种是近来才产生的,许多问题还有待于不断实践、探索。戏曲广播剧要不要打击乐?如何运用?我认为要用,但必须用得适当。根据是什么?这里我想先就怎样理解戏曲广播剧这个概念谈点认识。我认为戏曲广播剧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戏曲化,二是广播化。两者各有特性但又有共性,对戏曲广播剧打击乐的运用问题,我也正是基于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5.
戏曲广播剧是戏曲和广播剧的结合,是一个新的广播艺术品种。促进这一艺术式样的健康成长,不仅有利于发挥广播文艺的教育、认识、欣赏等作用,而且对于舞台戏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来,从艺术范畴看,“任何艺术实践就是同时探索内容和探索适合此种内容的形式的过程。”但  相似文献   

6.
少年儿童文艺的又一广阔天地,是少年儿童广播剧的艺术创造。创造少儿广播剧是时代的需要,是祖国建设的需要。广播剧并不是戏剧品种中的新品种,自从有了广播事业,就有不同艺术形式的戏剧广播。但是戏剧广播并不等于广播剧。因为戏剧广播不管是什么品种,是地方戏曲、是话剧、是歌剧还是外国戏,是选段、还是整出,它都不是按照广播剧特有的性能去创造的,它创造的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广播剧,英文名为Radio Drama或Audio Drama,是广播媒体音频传播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没有可视组件,主要为播音员、主持人或配音演员以戏剧方式呈现出的一种广播作品,听者通过听觉接收,再赋予想象,从而完成作品的叙述。1950年2月,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并播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广播剧《一万块夹板》,之后,广播剧剧目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媒体的发展和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为背景,将广播剧的性质分为广播媒介属性和广播艺术属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坚持正确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向,更新创作理念是广播剧振兴的现实基础;探索和创新广播剧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振兴广播剧的必由之路;而树立精品意识,是广播剧振兴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易虹 《记者摇篮》2007,(6):41-41
广播剧是广播事业独有的艺术形式,而儿童广播剧是整个广播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社会对儿童成长教育的关注,儿童广播剧的制作越来越受到各地广播电台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一些好的儿童广播剧的诞生,大家对儿童广播剧创作的艺术标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戏曲广播剧(或称广播戏曲)是近年来出现在广播文艺节目中的一个新的品种。它把戏曲和广播剧两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产生了更加真实,更加动人的艺术效果。我们在中央台和各省、市兄弟台制作戏曲广播剧的启发和借鉴下,也作了初步的尝试。由于我们对这一新的品种从实践到理论还处于完全无知的状态,因此,在学步的道路上,想选择一条较为方便的捷径。于是,想到了先从较成熟的作品中进行改编。这就是我们选择川剧《火红的云霞》改为戏曲广播剧的动机。然而,实践证明:这也并非一条便捷之路,只不过较新起炉灶,减少了一些组织工作上的环节,同样经历了戏曲广播剧制作的思索和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1.
导演在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已经为人们所公认。那么,导演在戏曲广播剧(广播戏曲)中应该占有什么地位?它对戏曲广播剧的健康发展起着什么作用?它的特征、职责又是什么?本文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戏曲广播剧应当建立导演制导演艺术可以说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短暂的艺术。从戏剧的起源、形成至发展的全过程,步步可寻到导演的足迹。但是,导演、导  相似文献   

12.
1984年在第四次全国戏曲广播工作座谈会上,北京广播学院文编系教授牛印文曾对广播戏曲有这样一段评语:“它是我国民族戏曲艺术与广播这个传媒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广播文艺之花。虽然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创制戏曲广播剧的尝试,但是,应该说,直到一九八一年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创制的《桃花》,才算是广播戏曲的第一个成熟果实。从八一年现在的两年多时间,它的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虽然还不能说是果实累累,但它已是枝叶繁茂令人刮目相看了。”  相似文献   

13.
广播剧是适应电台广播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采用戏剧艺术的创作手法,塑造人物,构建情节,演绎主题思想,并充分运用音乐伴奏、音响效果来加强气氛和审美情趣。近年来。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广播剧也在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力求与时俱进,寻求新的突破。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广播剧创作,尤其是地方广播媒体的广播剧创作,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内容:  相似文献   

14.
广播艺术常被称为声音的听觉艺术。听觉艺术的声音包括语音、音响和音乐,它们是广播艺术表现手段中的三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广播音乐主要是指广播剧、文学、专题类节目以及广告等节目的配乐。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被综合运用在广播艺术中之后,便开始赋予了广播新的内涵,它承担起为广播艺术服务的重任,于是形成了现在的广播音乐。  相似文献   

15.
广播剧是一种专门诉诸人们听觉的声音综合艺术。可以这样概述:话语的表意加上各种声音的处理,再经过无线电技术的录制和传播,便构成了广播剧。因而,声音在广播剧中所具有的特殊重要的地位,是任何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广播剧中,人的语言是作为一种声音符号而存在的,同书面语言不同。可以说:没有声音便没有广播剧。  相似文献   

16.
记得小时候,听广播剧是我放学之后对我最有吸引力的事情。每天放学以后,回家放下书包,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广播,边吃饭边听,边写作业边听,甚至边玩边听,那个时候都是小短剧,有的剧目反复重播,我也反复听,百听不厌,广播剧打开了我少年时的眼界,可现如今你要想打开广播就能听到广播剧,无疑是一种绝对奢侈的行为。现在,电视剧每年都以数以万部(集)的不减势头推向屏幕,很多剧目如过眼烟云甚至从来都不曾面世就成了  相似文献   

17.
2009年7月27日至30日,“2007、2008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广播剧项评奖会议”在风景如画的北戴河举行。会议共收到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参评剧目71部,其中连续剧30部、单本剧27部、儿童剧14部。经过严格评审及投票,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都市青春喜剧《谁说我不行》荣获2007、2008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剧奖。  相似文献   

18.
广播剧是一种听觉艺术,听众只能凭听觉欣赏,以获得审美享受。一部好的广播剧除了剧中人物对话,独自外,还必须合理运用音乐。音响。解说等创作手段来协调整个剧情演绎的节奏和气氛。本文结合笔者编导的《瞬间》(先后荣获98年度浙江省广播文艺奖二等奖,浙江省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98年度中国广播剧奖二等奖)和《玻璃心》(荣获2000年度浙江省广播文艺奖二等奖),谈谈对广播剧抒情本质的把握和审美空间的开掘。  相似文献   

19.
徐晓慧 《中国广播》2004,(11):43-45
广播剧是广播独有的艺术形式。它综合了话剧艺术的戏剧性、电影艺术的灵活性、小说的文学性和音乐的抒情性,同时,它又能借助音响效果任意营造出所需要的空间感和环境感,而在选题上既要把握好社会影响和注重时效性,又要强化艺术感染力,因此,创作高质量的广播剧是一个电台政治敏感、艺术水准和技术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广播文艺中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一个门类,尤其  相似文献   

20.
王秋  邵军 《中国广播》2009,(5):11-12
广播剧作为广播电台独有的艺术门类,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新中国成立以后,有过辉煌的时期,出现过若干精品力作,特别是广播剧被中宣部纳入“五个工程”以后,广播剧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十年来政府的导向和政策的扶持,对广播剧艺术的品质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单一手段对艺术门类发展制约的问题。而如今新媒体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对广播剧来说也形成了强烈冲击。在种种因素之下,广播剧的运作发展应该走怎样一条道路,是摆在广播人面前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