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傅同瑾 《华章》2007,(8):26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家庭养老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有助于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进步,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顺利实施.但是在农村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不能急于求成.为寻求解决的办法,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正处于一个转折时期。文章对我省农村养老的现状、特点和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设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日益迫切。完善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认识程度,选择适合于农村化传统的社会养老形式,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农村人口占主要群体的农业大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能否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出台后,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本文就此展开研究讨论,并结合农民工问题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如何改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杨晶 《华章》2011,(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发展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呼声日紧,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和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是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发展滞后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最大缺憾,存在着国家重视不够、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基金保值增值困难等问题.本论文试图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建立多种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家庭保障与土地保障已不适合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因而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刻不容缓.但是整体而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条件相对落后,当前建立现代意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够现实.造成此困境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城乡分割政策,而要走出此困境,必须创造城乡整合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促进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模式向现代社会养老保障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7.
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晶 《考试周刊》2007,(15):127-12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发展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呼声日紧,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发展滞后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最大缺憾,存在着国家重视不够、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基金保值增值困难等问题。本论文试图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建立多种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历史进程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能否建立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发展的后顾之忧,是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回顾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历史进程,有利于吸取经验,尽快建立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养老制度正经历着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变迁。在这场制度变迁过程中,农村养老保险存在旧制度功能弱化、新制度供给与农民需求的失衡以及新制度对农民的歧视等问题。为此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创新势在必行,从制度创新的前提、关键、基础、必要条件和补充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便在农村顺利实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比较缓慢,这将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进程,因此如何建立和健全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就显的尤为重要了,探索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本文的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