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读书的味道     
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在书中放置香草,不仅可以防蠹虫咬蛀,而且还可以给书留下幽幽清香,“书香”一词便由此而来。后来人们据此加以引申,形容读书人有“书香气”,而读书人家或曰“知识分子家庭”,则被称之为“书香门第”。  相似文献   

2.
班固写的《汉书》上记载:“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这几句读起来很奇怪,怎么一月能有四十五天呢?再看原文底下颜师古作了注解,他说:“一月之中,又得夜半十五日,共四十五日”。一个月本来只有三十天,古人把每个夜晚的时间算做半日;就多了十五天,从这个意义上说夜晚的时间实际上不就等于生命的1/3吗?对于这1/3的生命,不但历代的劳动人民为此重视,而且有许多大政治家也十分重视。班固在《汉书》里还写到:“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好一个夜理书,这里写的是秦始皇在夜间看书学…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8,(2)
《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新论文/褚良才(博士论学难,诚如清儒戴震所云:“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与是仲明论学书》)。然为“欲窥测古人之意,以备学者之采择”(王引之《经传释词序》),故不揣浅陋,对《孙武兵法》八十二篇(下简称:82篇本),再略陈管见有八...  相似文献   

4.
读《羊城晚报》,偶然发现这张报纸上有这样两个小小的栏目:《故事新篇》和《旧文新读》。在今年3月30日二版的这两个小栏目里,发表了这样两篇文章:一篇是《1958,“高产卫星”神话──闻名全国的天津新立村水稻亩产12.5万斤的惊人纪录,是这样“凑”出来的》;另一篇是《关于“放卫星”》。前者,是一篇记叙当年新立村党支部书记孟繁兴对“放卫星”那段历史的追忆;后者是从薄一波《关于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一书中,搞出的一段有关“放卫星”这一时髦用语和浮夸风形成的来龙去脉的叙述。我饶有兴趣地读着这两篇不长的文章,思绪起伏…  相似文献   

5.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当你拿起笔来在墨水瓶里留下血和肉的时候,你才有资格进行写作。”写新闻同托尔斯泰写文学作品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是,要想写出新闻精品来,同样能用得上托尔斯泰的这句话,也就是说,新闻作品应该是有血有肉之作,是呕心沥血之作。《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载《湖南日报》2001年12月26日)这篇荣获第1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的作品,就是一篇呕心沥血写出的新闻精品。这篇新闻精品有如下几点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一、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要…  相似文献   

6.
误用词二例     
光明 《新闻三昧》2005,(2):45-45
“三甲”就是前三名吗?2004年12月5日上海《解放日报》5版一篇有关中超落幕的报道,用了这样一条标题:《申花:主场再败名落孙山;国际:客场首胜位列三甲》。然而,这个比喻恰恰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江省图》     
我对风水既没有研究,更缺乏兴致,买书虽然很杂,却基本上不买风水书,这部《江省图》是惟一的例外。当年买这书有两个原因。一是学术上的原因。与大多数专讲相阴宅技术的堪舆书不同,本书侧重按区域讲述山脉走势,与西洋现代地理学中的地貌学、地形学更多一些相通的内容。二是书中有一则关于徐霞客的神话,引发了我的联想。这神话说徐霞客“身轻善走,日可数百里;能忍饥数日,足迹遍天下”。人一天怎么也走不了二百里以上的路程,《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是能日行五百里甚至八百里,可书中明确交待那需要绑上甲马方才行得,是地地道道…  相似文献   

8.
甲:今年“两会”期间,我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一篇好文章《上下一心打好今年改革攻坚战》(3月10日一版),结识了它的作者“任仲平”。 乙:出席人大会议的徐州市市长王希龙说他拿到报纸,就一口气将它读完,尽管它长达6000多字。许多代表、委员在小组会的发言中多次提到此文,“上下一心”这四个字成为本次会议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 甲:据了解,一些中央领导同志在这篇评论见报的当天,就给予很高评价。中宣部的领导也提出了表扬。  相似文献   

9.
幽默     
《大观周刊》2010,(47):58-58
他她篇 区别 甲:“婚前的女性和婚后的女性有什么区别?” 乙:“婚前的女性发火时扔鲜花。婚后的女性发火时扔花瓶。” 甲:“为什么呢?” 乙:“很简单,因为婚后的男人不送花。”  相似文献   

10.
记忆的诀窍     
《云南档案》2010,(12):58-58
甲:“我昨天买了一本《记忆的诀窍》,真太好了,我昨晚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乙:“能否借给我读一读?”甲:“当然可以,咦,我把它搁在哪儿了?”  相似文献   

11.
在“赞颂新成就,迎接十六大”的宣传中,《解放军报》2002年10月2日头版发表的消息《6000篇日记记录祖国巨变———沈阳军区某军械仓库运用押运官兵所见所闻开展教育》是一篇视角独特、思想新颖、讲究写作技巧的好新闻。在众多的同类新闻当中,以其独树一帜的特色,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读到这篇消息的时候,禁不住拍案叫绝,连声说:“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新闻。”我以为,这篇消息,有如下特点:新闻角度新颖。“赞颂新成就,迎接十六大”宣传中的新闻捕捉,可以有多个角度。但是一些新闻稿件,跳不出常规的新闻写法。它们只是…  相似文献   

12.
图书和图书馆对人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日一。”还以《隋书·经籍志·札类》有《周官和困》十四卷为例。《隋书·经籍志》为唐人所编。唐代其他的书也见有日。敦煌石窟发现的《金刚经》是唐代成通九年(868年)所刊,卷首就有精美的...  相似文献   

13.
刊登在《吉林日报》2002年12月21日上的评论《金怀银杯,不如百姓口碑》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评论二等奖。这是一篇可读性强的好评论。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我们生活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现在各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言论(评论)作为媒体的旗  相似文献   

14.
辛欣 《今传媒》2009,(12):42-42
浏览2009年10月20日《新商报》,被第15版上一篇报道《急等结婚却买来“凶宅”》的标题吸引了眼球。过去只是在鬼怪、侦探小说中看到的“凶宅”,怎么就会堂而皇之现身于号称具有“独到的魅力”的《新商报》上?  相似文献   

15.
“巨能钙事件”被炒得热火朝天,源于《河南商报》2004年11月18日的一篇报道。《河南商报》称:“我们发表这篇报道,目的只有一个:协助政府整顿混乱的保健品市场,保护消费的合法权益和人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这篇报道发表以后,一些省市的药店纷纷将巨能钙撤下货架。如果巨能钙确实在食品安全上不存在问题,那么,媒体的行为侵权吗?  相似文献   

16.
《娃娃歌谣》,分《动物篇》、《植物篇》、《物品篇》、《自然篇》,共四册。当我把这四本印制精美的书带到家里的时候,我读小学二年级的孙女就立即念起来,念得喜上眉梢,有时还手舞足蹈,并连连喊我:“爷爷,爷爷!我该给您听!”显然,她是喜爱这《娃娃歌谣》的。 晚上,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2002,(5)
某报8月8日在《体育新闻》版 转载《体坛周报》一篇通讯《甲A有球员色胆包天》,详细介绍了国内4支甲A足球队以“泡妞高手”自居的一些球员迷醉于“泡妞”“嫖娼”的经历。通讯的4个小标题分别是与百名女孩发生性关系;比赛前夜通宵“会客”;找小姐集体淫乱;因“性”福自毁前程。不必去看通讯乱七八糟的内容,只要看看这几个标题,也足以使人震惊:被成千上万的球迷入痴入醉地捧着、宠着、簇拥着的足球健儿中,怎么会有如此之多的“色魔”、“淫棍”?震惊之余,禁不住还要发问:如此密集地披露足球队员中不是个别,而是大面  相似文献   

18.
新问世的《红书简》一书,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共同主办的《党的文献》杂志社编写,鲁振祥、马云飞、孙东升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中国革命者群体书信精品总集,也是一部高水平的书信赏析读物。全书共五册,分为“领袖篇”、“先辈篇”、“将帅篇”和“英烈篇”四大部分,收入革命领袖、革命先辈、开国将帅等书信355封,新中国成立前牺牲的革命英烈的书信244封,全书近600封。书中有每位写信人的生平简介和照片。每封书信正文后面除附有“注释”外,还附有“简析”。《红书简》的编选,在注重广泛性、系…  相似文献   

19.
易栗 《档案》2011,(2):31-35
千古巨制 中国古代图书的“四库”,始于西晋时期苟勖编制的《中经新薄》。《中经新薄》将典籍分为甲、乙、丙、丁四部,甲部记经书,乙部记予书,丙部记史书,丁部记集书,从而开创了中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的体例。  相似文献   

20.
甲:您说哪个国家人口下降最快! 乙:不知道。甲:告诉您,中国。乙:何以见得! 甲:新华社去年11月20日发的题为《在被告席上》一文,最后一句是“10亿中国人民对这个反革命集团的正义审判开始了……”。(见1980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第四版)第二天人民日报社论的题目是《九亿人民的审判》。这不是一夜之间少一亿吗! 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