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成都龙泉驿邮司门口,一老头儿的邮册上见有一种加盖票,共33枚,颇为新奇,便全数买下。其中:用“建军22周年”70元区票加盖的有20枚,用“邮政总局成立100周年”100元民国票加盖的有13枚,都有单枚和竖双连两种(见图1)。购票时问老头,加盖的是什么字?老头不知道。购到后请教了一些资深的集邮者,也说没见过。  相似文献   

2.
“史无前例”时期,自我“革命”掉此前收藏的清代和民国邮票,仅留存一些解放区和新中国邮票。1984年,在整理邮票时,发现一枚民国印花税票加盖改作金圆邮票复加盖改作“人民邮致暂作”的邮票,但在所有的邮票目录上都查找无着。经过研究,认定它是一枚未见经传的邮票,1985年写就论文,于当年全国集邮联在黄山举办的解放区邮票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并附图公开发表,后来,此票即由区票目录作为“太湖加盖”的第9种加以收载。  相似文献   

3.
陆明 《上海集邮》2000,(1):22-22
就我们所知,这种全张以前确未见过报道。1993版《区目》提到的“佰伍圆”和“作改”二种加盖错体,在此60枚全张中都没有见到。而据钟笑炉先生在《近代邮刊》4卷6期和水原明窗先生在《中国解放区邮票图鉴》中记述,这二种错体分别位于100枚全张中的第90枚和第91枚。水原《图鉴》对漏“改”字和小“5”字虽有记录,却未注明票位,故此60枚加盖版与100枚加盖版的蜕变关系还不明了。欢迎读者参加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拜读刘肇宁先生于《集邮博览》2012年第8期发表的从杨立的—枚区票说起”—文,颇有感晤。刘先生在文中共提到了4枚以晋冀鲁豫边区交通总局于1942年发行的交通徽图代邮券1角券加盖5角的邮票。其中有《中国邮票全集咱翠放区卷》刊录的两枚:  相似文献   

5.
在集邮界,众所周知,山东战邮时期,在胶东地区贴用的方型原值邮票,一律要加盖“胶东”二字?以往发现的所有方型票胶东封,都可为此作证。然而,最近新发现的胶东战邮实寄封,却出现了特例。该封是从山东登农村的一位年近8旬的老教师家中发现的。有幸得到此封的邮友送来让我鉴定。一看,令我十分惊讶:一个在胶东区内寄递的战邮小封,竟然贴用1枚不加盖“胶东”字样的方型5分邮票,这可能吗?是真,是假?不得不仔细观察,认真考证。  相似文献   

6.
1957年9月,《集邮》杂志“集邮者信箱”登有一则交换启事:“交换邮票,来信五天内答复。大连市大连油漆厂季沛(钅广厷)。”我即去函联系,得知彼需区邮,经协商,我寄去1948年郑州加盖“中原解放区改作本币”1元票(ZN187)1枚,对  相似文献   

7.
1897年红花印花加盖小字当1元新票一枚(简称“小壹元”),此票品相端正。原票色泽鲜艳,属正红色,加盖的黑色文字清晰,图案稍偏于左方,纸张洁白,保留绝大部分原胶。足见收藏者长期悉心保存之功,此票为红印花小字1元邮票中最新出现的一枚,黄光城  相似文献   

8.
一、是否仅是“文字欠妥”打开我国近年出版的《中华民国邮票目录》,和台湾省邮政当局出版的《中国邮票目录》,列为民国时期第一套邮票的,都是加盖“临时中立”邮票。这是指利用清代蟠龙邮票与蓝欠资票加盖的“临时中立”邮  相似文献   

9.
笔者藏有一枚华南基数1O分加盖局名银元票。该票左下角竖排加盖黑色油墨“望谷镇”三字(堂,现简化为丰。丰谷镇位于绵阳城南18公里,原绵阳县辖经济重镇),销“葫芦溪”邮政日戳(葫芦溪即今三台县芦溪镇,位于丰谷镇南13公里)。仔细审视票上的“堂谷镇”三字,有明显的手工雕刻痕迹。  相似文献   

10.
本刊封面所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实寄封,是栖东县妇女会干部冷秀兰寄往荣成七区冷家村的一封家信。贴用山东红色地图1分加盖蓝色“胶东暂作壹角”改值票一枚(HD182)。这是1943年10月1日至1945年12月31日的山东战邮平信邮资。盖于邮票上的始发戳是“栖东战邮34年(1945年)4月20日”,黑色背面有4月22日紫色中转戳和4月23日蓝色到达戳,字迹均不清,估计分别是“东海区战邮”和“荣成战  相似文献   

11.
去年7月1日,为了庆贺和纪念党的生日,一位嘉兴邮友用集邮特有的表达方式为笔寄来了1枚极富纪念意义的“七一”南湖自然实寄封(见下图)。这枚令人爱不释手的实寄纪念封,是以浙江海宁中艺印刷业公司印制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嘉兴南湖”2号美术信封为载体,信封右上角贴20世纪回顾套票中的80分票“中共诞生”,销盖嘉兴南湖邮局最新使用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地”风景日戳。该封左边邮政编码框下盖有一方红色的邮政宣传戳,  相似文献   

12.
赵人龙 《上海集邮》2003,(12):26-27
红印花8种加盖票中,以加盖小字当1元票最为罕贵,根据集邮家多年探索研究,迄今有实物或照片为凭者存世共31枚,其中30枚为新票,另1枚为销八卦戳的旧票。因旧票为仅有的孤品,我国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清代邮票目录》1997年修订本将其标价高于新票。  相似文献   

13.
近日笔者收到邮友寄来一枚牡丹图普通邮资明信片,该实寄邮资片空白处盖有收寄局邮政日戳,本很普通,但邮资图上加盖的一枚纪念邮戳却为之平添了许多“姿色”。这枚纪念邮戳为无边框正方形,规格32mm×32mm,戳上文字”淄博市集邮者之家第九届活动日纪念——2002、12、22.山东淄博”呈上  相似文献   

14.
1998年5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民国邮票目录》(修订版)记载上海大业加盖孙中山像烈士像“金圆”改值邮票的发行日期是1948年10月7日。《近代邮刊》第3卷第10期、12期则记载金圆加盖票中的黑字1/2分票发行于1948年10月9日。一直未见有早于10月9日的使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伪造齿孔票     
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版《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第113页苏皖边区第一版毛主席像有齿孔票的5枚彩图,其中“便”邮是真的,但是9.5°,“机”邮应为10×10.5°;“印”邮、“平”邮可以确定是伪造齿孔,“快”邮存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生肖相关地实寄邮品受到邮友们广泛重视,这些邮品不断创新,其乐无穷。我的一位朋友为了收集加盖“龙”字地名日戳的实寄封、片,不惜花钱费力,向全国900余个邮电所套寄了3000多枚明信片,加盖日戳后返回2400枚,回收率达80%,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但是,哪些属于生肖相关地邮品,哪些又属  相似文献   

17.
龙泉 《收藏界》2013,(1):72-73
一、民国三年交通银行“五元”券上的“此票不买日贷”戳记 “此票不买目货”票券,是民国三年交通银行发行的火车图案,加盖“天津”的五元券,后盖上三枚“此票不买日货”戳记的货币。分别是:正面中间右侧竖排“此票不买日货”,左侧六字分右左竖排,每排三字“此票不买日货”,背面中间位置戳记与正面左侧戳记同(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18.
附图的实寄封由山东胶东文登寄往东北嫩江省海伦(今属黑龙江省)解放五团六连某战士。封背贴“二七”建邮5元票四方连,票上的“邮”字为三次复盖,另贴上海版邮运图50元票1枚,计邮资70元,符合华东区1949.8.1—1949.9.30平信邮资70元。销文东侯家所38年(1949年)8月4日腰框式戳两个。该戳是当年山东解放区代办所邮戳的常见式样。中转戳有文登县腰框式8月4日戳,山海关日本(下梳)式9月12日戳。信到海伦,加贴“海伦解放五团六连无有此人退胶东”的批条,并盖嫩江省海伦日本(双梳)式9月17日戳和经办人印章。该封按原路退回,又加盖山海关9月19日戳及文登县9月28日戳,历时55天。  相似文献   

19.
宁夏邮友寄我《六盘山》邮票首发纪念封,贴的是第一种“六盘山高峰”票,加盖长条状邮戳的图案比较杂乱,难免有丁点墨迹污染了画面。回家后再仔细欣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笔深度近视),票是票,戳是戳,所谓的“污染”,居然是“原配”的,那盛开着红花黄花的山粱上,或污渍斑斑,或狗毛弯弯,  相似文献   

20.
婕妤 《集邮博览》2008,(1):68-68
1891年是香港被英国占领(英国人称为"开埠") 50周年。当时的港督向英国殖民地部呈交报告,建议发行一套邮票以资纪念。但因时间过于仓促,最后只能以加盖文字的形式解决。这就是当年1月22日发行的《开埠50周年纪念》邮票,全套1枚,系在1883年发行的面值2先时(即2分)维多利亚女王头像洋红色普票(带皇冠及CA水印)上,加盖黑色"1841 Hong Kong JUBILEE 1891"字样而成(图1)。这是香港第一次发行纪念邮票,也是世界第一枚以加盖形式发行的纪念邮票,属香港珍邮之一。香港的第二套纪念邮票一直到44年后的1935年才面世,这在现在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