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名人书序因为名人效应致使其广告效用日益凸显,序文内容本身包含着广告,无论是评品图书、赞美作者还是指摘瑕疵,名人本身就是一则广告.图书出版时请名人作序成为图书策划、销售的重要环节,读者的慕名心理更使名人作序蔚然成风,但图书自身的内容特点才是决定其是否畅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广告传播与意识形态的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与文化日趋一体化的当代社会中,广告已成为大众生活空间具有影响力的话语传播场域之一。也就是说,当代广告已不只是公共空间一种独立的商业促销行为,其影响已超出经济领域。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商场橱窗、街市路牌处等无所不在的当代广告,在传播商品信息、沟通社会交往、促进产销发展、提供文化艺术享受、引领个人和社会多种需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中介或桥梁作用。文化视域中的广告使我们更瞩目  相似文献   

3.
名人是否该为不实代言广告负责--从名人代言风波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商战克敌制胜的一种利器,名人代言广告在我国已发展成为热潮,其中不免存在着极大的泡沫成分和非理性行为。广告主所关心的是如何让名人与产品相得益彰,规避代言人与产品错位的风险。过去传播、广告界对名人代言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如何达到广告效果的层面上。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从广告主立场出发的视角。随着消费的成熟与行业的逐渐规范化,泥沙俱下、问题多多的名人代言广告正在面临着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向学界名人约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名人在名人群体中带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不是频繁地出现在荧屏、报刊或大众场合,而更多地是以深度的科学研究、众多的学术著作,将"名"留存在读者心中.  相似文献   

5.
名人广告亟待升级——"李白故里"之争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人广告是营销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国内外商业广告中占据着相当高的比例,其广告作用和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名人广告及其传播原理,总结当前名人广告存在的普遍诟病,从而为今后名人广告的在广告中的运用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另类”策划,即有别于传统运作,足见当下医疗广告有其特殊性。医疗广告又是医疗市场经济的“晴雨表”,时时刻刻都在显示着一个地区某一侧面的经济勃兴程度。纵观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医疗(含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下同)广告迅速崛起,尤其在媒体单位的广告发布总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医疗广告在具体运作中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不采取积极对策、不仅对整个广告市场造成影响,减少广告收入,而且对正确引导大众医疗消费起到消极的作用,对此,要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传播学视野下的"名人博客"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苏芬 《青年记者》2007,(10):95-97
目前国内的博客数量正呈几何级数增长,新浪网推出了“名人博客”,这引起网络界的“骚乱”——赞誉不少,漫骂也很多。新浪“名人博客”凭借“名人效应”和“名人的规模化效应”吸引了大众的眼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现代广告语追求含蓄精炼,画面精致唯美,已成为现代生活的艺术品。然而伴随着广告意义的嬗变也出现了一些广告“异化”现象,应该引起注意。首先,广告被无限“奇观”化。广告本来是最直接反映消费大众现实生活需求的,然而现代广告把超品质生活、超感官快乐等附着于世俗、日常商品上,以极端的形式创造出视觉的神话,以达到煽情、催化的目的。这种极端审美趋势往往淡化商品的使用价值,强调其象征意义,使人们在进行消费时,同时通过广告奇观激发自我想象和生理、精神的愉悦。更甚者,有些广告不追求任何意义,只要能震撼人的眼球,给人留下感性印象就…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名人广告的心理效应内涵及其主要表现,分析当前我国新闻媒体名人广告状况及其心理效应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新闻媒体名人广告心理效应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范莉 《声屏世界》2007,(6):57-58
近年来,媒体上的虚假广告越来越多,而由虚假广告引发的官司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仅2006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系统受理虚假违法广告投诉多达5483件,其中名人代言的广告,不在少数。这些名人代言的问题广告,对广大消费者特别是知识面窄、鉴别能力差的群体来说,危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蔡骐 《东南传播》2011,(12):1-5
青少年“粉丝”是大众文化浪潮中新崛起的族群,其现实存在受到了性别、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学校教育以及大众媒介等要素的影响,同时,促成其行动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为认同心理、从众心理和宣泄心理。不过,“粉丝”身份也并未使青少年完全盲目地去迎合消费狂潮,他们对追星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均有一定的认识。同时,通过调研发现,区域性差异也对...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古代的名人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人广告是现代社会最常运用的一种广告形式,然而它并不是近现代商业社会才开创的独特产物,纵观中国历史,名人广告由来已久,其起源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此后,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名人广告也和其他传统广告形式一样缓慢而有力地发展着,并在一些时刻绽放出引人注目的光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出现了一些经典的名人广告案例.以下就让我们去欣赏一些古代精彩的名人广告故事.  相似文献   

13.
商业社会广告随处可见。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广告符码所构建的消费环境之中。本文试图以符号学的基本理论为参照,探讨消费社会中大众的消费心理及广告的符号价值。  相似文献   

14.
广告媒体中人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冰 《当代传播》2003,18(5):70-71
在当下媒体投资规模日益巨大的趋势下,媒体在广告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新型的广告媒体不断出现。传统的广告媒体已经逐步趋向成熟,而广告媒体中“人的角色”开始登上舞台。人作为一种广告媒体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广告媒体中人的角色主要有消费、形象代言人、消费领袖、员工及一些特殊的人物角色。消费由于自身角色特殊,容易在传播过程中建立品牌的信任度和美誉度,产生很好的广告效应。名人本身与消费之间存在一种沟通,他们成为联系消费与品牌之间的桥梁,而且企业能以最快速度实现对优化资源的进行嫁接,产生轰动效应。广告媒体中的特殊人物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抓住消费的心理,进行各个击破。  相似文献   

15.
“明星效应”与“广告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兵 《声屏世界》2005,(10):58-59
据报载,北京市消协曾连续发出针对明星广告的公开信和“消费警示”,一则提醒消费者不要迷信明星、名人所做的医疗、医药广告,二则提醒明星、名人拒绝重金聘请的虚假广告和其他活动。两条警示、提示共同指向同一种恶劣现象,即明星乱闪其“明”、名人滥用其“名”,虽然自己得了“重金”,其结果却是让广大的消费者拿出远远“重”于名人酬劳的“重金”,填饱了不法商人的钱包。可见,倡导“广告道德”尤显重要。时下,医疗、医药方面虚假广告宣传泛滥肆虐,而且形式多样。除了明星诡秘地挤着眼睛推销壮阳药之外,花样更多,影响也更普遍和深入的,是某…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当前的电视格局中,除了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台之外,还存在着以地级市为主,包括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在内的城市电视台。与中央台和省台相比,这些城市电视台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这使其在广告经营上既具有独特的优势,又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7.
"脑白金"的一手策划者史玉柱已经转向一个刚把概念炒做起来的产品--"黄金搭档",在靠"脑白金"赚了个钵满盘溢之后,"脑白金"这个史玉柱完成第二次原始积累的产品已在渐渐淡出,广告也改头换面,侧重于功能宣传,但居然用一个老人嘴里含着奶嘴的镜头来表现睡眠的香甜,其矫揉造作自然讨人嫌,老人应该是陈年的酒,是温厚而慈祥的,而"脑白金"中老人说的不动听一些,简直像得了老年痴呆症.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图像时代的来临,视觉文化成为当今审美文化的主流形态,在此语境下的广告必然走上以图像表征来满足大众视觉享受的道路,从而达到适应当今文化的转型.在符号学思想和表征理论的影响下,当代的广告的视觉表征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名人代言模式、情感传递模式及性别修辞模式,这三种形式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伴随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传媒手段的日益丰富,电视名人广告已成为商家宣传产品的重要手段。电视名人广告有其利弊,本文通过分析电视名人广告的市场现状及内在价值,研究和剖析电视名人广告的效果影响,从而提出如何正确运用电视名人广告策略,完美地将名人、广告、品牌、受众相结合,最终达到最优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许可心  王彦丰 《今传媒》2020,29(3):80-82
"丧文化"是一种由新媒体平台承载传播,在当代"90后"青年中盛行的带有颓废、悲伤、绝望等情绪色彩的青年网络亚文化,它反映出一种青年人所共有的精神特质。其广泛流行的背后既隐藏着一系列现实因素,又存在着多种心理诱因。如何理性审视"丧文化"的快速生长,探求社会飞速发展下青年人心态变化的根源,积极寻找"丧文化"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结合点,以主流引支流,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