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很多家长常常抱怨:我的孩子不能说,你一说,他比你还狠!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现在的孩子为何难管?是因为在平时的教育中,家长和老师把他们培养成了"玻璃人",不能碰,一碰,就碎了.  相似文献   

2.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孩子与以前不一样,他们的观念不一样,他们的行为不一样,家长说,孩子难管,不管不行,管了还是不行,老师说,现在的孩子难管,关键是父母管教不严,太宠。没有一位家长说是自己的不对,没有一位老师会说也有我的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3.
姜秀红 《山东教育》2021,(12):61-62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管,你让他往东他就往西。你不让他干什么,他偏要干什么!”一天早晨,刚到班上,就有家长给我发来了微信语音,吐槽自己孩子的“叛逆行径”。说起来,这也是很多父母和老师都头疼的问题。原来那么听话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变得不太听话了,这让爸爸妈妈很难接受。其实,解决这一难题的药方并不难寻,就是爱,爱才是治疗孩子叛逆的“解药”。  相似文献   

4.
《中学教育》2005,(10):49-50
“别人打你,你也打他,打不过就咬”;“咱们宁可赔钱,也不能吃亏”。这是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小孩子时经常说的话。大人的本意是“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可是,这种教育要把握好尺度,如果在成人偏颇、过激甚至错误的引导下,孩子心理中善良的成分会越来越少。在一些家长看来,“从小不吃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实际上,没有善良之心的孩子也不可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5.
我经常听到家长或者是教师的抱怨.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怎么就那么“调皮捣蛋”不让人省心呢?孩子调皮捣蛋好不好,要不要管.现在存在很大的分歧,一种认为,不管还不乱了套:一种认为,调皮捣蛋是孩子的天性,不用管;第三种.应该鼓励并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6.
沈峰 《云南教育》2004,(11):47-47
近日,听到一名家长这样对幼儿园的孩子说:“和小朋友打架要狠,打不过你就咬他、抓他。”言语之中,虽然充满了对孩子的“关爱”,但这种爱法叫人实在难以苟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少家长就是这样要求孩子的,这使孩子缺少内在的善良之心。  相似文献   

7.
巧劲的运用     
常听一些家长抱怨,说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了,软硬不吃.打不得骂不得,你说他一句,他有十句在后面等着你.我当老师十年,也碰到过很多不好教育的孩子,在和他们"斗智斗勇"的日子里,我渐渐摸索出一些经验.我发现,"制服"这些棘手孩子,要用巧劲,不要用狠劲.先找到他身上的一个闪光点,然后利用这个闪光点让他尝到成功的滋味,然后再"乘胜追击"一举拿下.  相似文献   

8.
周围的许多家长常常这样互诉“衷肠”:现在的孩子真是太难管了,什么责任感都没了,好像我们上辈子欠他的,让他做点事情就冲你发脾气,仿佛他做什么事都在给我们家长做似的……仔细想想,嘿,还真是如此呢。先不要急着责怪孩子,让我们回放几组生活小镜头:  相似文献   

9.
《教育导刊》2006,(5):63-63
“别人打你,你也打他,打不过就咬。”“咱们宁可赔钱,也不能吃亏。”这是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小孩子时经常说的话。近日,天津市妇联等部门举办的“母亲教育与和谐社会论坛”上,来自各地的专家提出:不能忽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特别是孩子们的母亲,要用自己的爱,教育孩子“从善如流”,让孩子从小培养博爱、同情、宽容等品德。专家提出:成人在生活中往往会给孩子灌输“社会如何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如何勾心斗角”等。家长的本意是“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别上当”。可是,这种教育要把握好尺度。在成人偏颇甚至错误的引导下,孩子心中善良的…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一个家长在一秒钟内如果能想出孩子三个优点,那么他是优秀的家长;如果能想出孩子一个优点,那么他是称职的家长;如果一个优点也想不出,那么他就是不合格的家长。看到这里,你先试试看,你能说出几个。很多家长在向我咨询家庭教育问题时总会向我抱怨孩子的种种不是,当我向他们提出这个问题时,大多数家长是一副尴尬的表情,然后抛出一句:“他哪有优点啊!”  相似文献   

11.
成国玉 《早期教育》2000,(10):30-30
一天下午,一位小班的家长牵着孩子的手气冲冲地来到我面前问孩子:“是不是这位老师用手揪你的耳朵,又划了道小口子的?”孩子恐惧地点了点头。我一下子愣住了。我碰也没碰面前这个孩子,怎么凭空说我揪了他的耳朵,又在耳根后划了个口子呢?  相似文献   

12.
提到给孩子立家规,我的朋友们能举出的例子很多: 尊敬长辈、整洁有序、勤俭节约……但是,又常能听到他们的抱怨:孩子难管。他们还总结说:好孩子是天生的,咱们这样的孩子费多大劲儿也没用。看来,在一些人眼里,孩子天生有别,家规“见人行事”。那么,好的家规为什么会见人行事,对一些孩子失灵呢?我想到自己从前也曾身陷其中,现在终于能够超脱出来,便十分希望能从我的反思中,提供一些启示给那些困惑于此的父母朋友:家规失灵,不是孩子天生有别,乃是家庭的气氛不同。我儿子四岁多的时候,迷上了下棋,我们送他学习国际象棋,那是他上的第一个兴趣班。…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管?深了不是,浅了也不。”日前,在北大资源大厦一间会议室中,一位家长满困惑地说。成功心理学专家方晓光当即反驳:“孩不是管出来的,家长不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塑造子,让孩子成为完成自己梦想的工具。孩子应该有己的人生。”他提醒所有的家长说,“现在的孩子的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却没有跟上,而学习、生活经又与父辈截然不同,代沟使得孩子的许多事家长管了,家庭教育中最好的办法是交流,而不是管教。”另一位母亲焦急地问道:“我孩子今年16岁了,干么事都没有耐性,该怎么办?怎么才能发现他的潜呢?”方晓光回答说,首先…  相似文献   

14.
靳小玲 《甘肃教育》2011,(15):34-34
朋友聊天,亲人聚会,只要一提起孩子,说得最多的词就是"霸道"。现在几乎每家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难免娇惯,导致在孩子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别人碰一下都不行。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这不仅是指孩子在体力、智力方面必须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常听家长这样议论,他们的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不体谅家长;也有很多教师感慨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事实上,能否取得学生认同,取决于家长、教师的才学、品德和性格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6.
经常听家长这样议论,他们的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不体谅家长;也有很多教师感慨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事实上,能否取得学生认同,取决于家长、教师的才学、品德和性格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有位家长和我说:“快被儿子折磨疯了.孩子都上小学五年级了,东西还是乱放,房间乱得像个猪窝.你越不让他干的事情他越干.自我管理能力特别差,道理给他讲了一大堆,就是不管用.” 这位家长面临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很多家长给孩子讲了很多道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你口才再好,煽动能力再强,孩子吸收的信息是有限的.因为那是你的语言,你的体验,你的感受,你的认知.你的话也许偶尔点拨了他,但点拨的次数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你的话对孩子来说是间接体验.  相似文献   

18.
在对大班孩子进行规则意识培养时,我们与家长沟通,听到家长很多无奈的感叹:“孩子就听老师的话,在家里我们说什么都不听,一点规矩都没有。”“是呀,现在大了还学会顶嘴了,他比你还有理。”“现在的孩子太不好管了,哪像我们小时侯。”  相似文献   

19.
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孩子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前对孩子百般疼爱,在别人的眼里甚至是有些过分溺爱了。有人劝说:这样会妨碍孩子的成长,母亲却说:等他长大后他不会觉得我给他的爱,他的眼里只有恨,因为他只看到我对他的管束而看不到我对他的爱,趁他现在不懂事让我多爱他一些吧。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爱规定孩子做这做那,总是听到家长说“别动”,“不许碰那个,否则……”使他们产生好像什么都不能做的感觉。孰不知,在家长的断喝中孩子的探究欲望没有了,只有怯生生的眼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终身…  相似文献   

20.
陈洪 《宁夏教育》2006,(9):69-69
为孩子乱“撑腰”的现象在不少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别人打你,你也打他”、“咱们宁可赔钱,也不能吃亏”、“他若打你,我明天就揍他”,等等煽动性的话语,成为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经常说的话。家长疼爱孩子是应该的,但是,如果孩子在被“欺负”,受“委屈”之后,家长总是对孩子灌输“报复”的思想,大讲“社会如何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如何勾心斗角”,或者亲自找老师和同学的家长理论,甚至直接上阵进行报复,那就不对了。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在这种偏颇、过激甚至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下,孩子心中善良的成分会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