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题复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基本史实,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改革、商鞅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等。  相似文献   

2.
专题复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基本史实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改革、商鞅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2 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等。2 .能  相似文献   

3.
周立新 《新高考》2006,(5):60-63
[学法点津] 1.了解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王朝更替及著名君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封建王朝的盛世;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政治改革。明确本专题的重点:每一次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以及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难点:归纳有关中国古代的政治改革和治乱兴衰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宜宾学院学报》2019,(5):18-26
王安石与商鞅变法有不同的结果,这可从他们的观念基础和变法理念中找到原因。商鞅通过历史哲学中的"势"的观念建立自己改革的逻辑基础;而王安石则将自己的变法依托于儒家的道德哲学,建立在人性善、中道以及均平的理念之上。前者以"合势"为本,后者以均平为主。这两种变法理念,典型反映了人性与理势、价值与理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王安石变法是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的新增内容.教材从背景、内容、目的、结果等方面介绍了王安石变法.学界从肯定或否定王安石变法,背景、失败原因、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政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适当地引入学界的研究成果,丰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 历史就是过去的政治,而今天的政治就来源于历史,只有学好历史,才能认清历史发展的方向,才能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应根据丰富、繁杂的历史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的目的。 一、用引导的方法灌输和渗透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在历史教学中通过人类社会发展的讲述及人类社会进步的讲述,向学生灌输和渗透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引导学生向前看。 在公元356年,秦国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成为诸候中实力最强的一个,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北宋中期,统治者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和财政危机。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进行变法。目的是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结果:通过变法,北宋的防卫力量有所加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盘剥,稍稍减轻了些农民的负担,稳定了北宋的统治。日本的明治维新,沙皇俄国的1861年改革,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持政权,通过改革,使俄国由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7.
“王安石变法”属于高中历史选修一模块的内容,课标的具体要求是:(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一般情况下,本课教学的基础性目标可以设定为:(1)能说出王安石变法的主要背景,认识变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进行分别研究,探索两个变法之间的异同点,由此发现了两个变法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分析两个变法背后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进行分别研究,探索两个变法之间的异同点,由此发现了两个变法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分析两个变法背后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商鞅变法与日本的大化改新,都通过变革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破坏了旧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对商鞅变法与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效果进行对比,力图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两次改革,分析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节一直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分布在各种能力层次的题目中,分值约占历史科总分的20%左右。考过的内容有:日本倒幕运动中中下级武士的作用;意大利统一的主要原因;德意志统一的主要原因;俾斯麦灵活的外交政策;日本明治维新后保留封建残余的表现;对美国西进运动的认识;俄国1861年改革原因及对之评价。未考过的有:日本幕府统治危机;维新措施,成功原因;德、意统一的影响;美国内战背景;俄农奴制改革内容等。本节内容均在2005年《考试大纲》中。必须明白,已考过的内容可以变换角度再次命题,未考过的内容命题更加游刃有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若干次社会改革,其中内容广泛、声势宏大、影响深远的当数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剖析这两次具有代表性的变法运动,对认识历次社会改革有着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 改革是古今中外的永恒主题。回答1一4题。 1.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一定程度上受到农民 欢迎,主要是因为() A.确定了按土地和财产的征税标准 B.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收税办法 C.提高了对官僚地主土地的征税标准 D.打击了官僚地主的逃税行为 2.洋务运动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 比,主要不足之处是() A.没有触动专制政治体制 B.由地主阶级领导进行 C.没有改变旧的生产关系 D.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1933年,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在调整农业措 施中规定:国家在丰收年景收购农产品,歉收时出售农 产品;减少农产品,…  相似文献   

14.
对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历史学家曾做过各种各样的分析,对变法本身的价值也是莫衷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的作者试图从另外的角度对这一历史事件作一新的探索:一是从客观历史条件的视角对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的原因作深入的分析;二是从“两君制”的角度出发,阐述其对王安石变法失败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兆铭  陈颖 《课外阅读》2010,(10):140-141
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改革。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分裂、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争霸、兼并战争此起彼伏。尤其到了战国时代,为了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各国都进行了以增强国力,强大军力为核心的全面改革。商鞅变法正是众多改革中措施最全面、效果最明显、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改革。下面是我对本课教学片断的设计,即由变法内容得出客观评价的一个小设计。  相似文献   

16.
图说改革史     
请思考: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有何积极作用? (2)图3是秦国廷议变法与商鞅舌战图,简述其历史影响。 (3)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步强大起来,但商鞅却遭到了车裂以殉的下场,分析其原因。概述“商鞅已死,秦法未亡”的原因。从这一历史事件你能得出什么以沃?  相似文献   

17.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推行的一次意义深远的改革。商鞅变法既为秦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也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转型,典型地体现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关于《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这一课题,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据此,本课教学应讲清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人催生了商鞅变法?怎样的措施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8.
1.北宋诗人王安石在《商鞅》中吟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王安石如此述怀,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同情商鞅因变法被车裂而死B.自己变法遭遇巨大阻力,半途而废C.大宋腐朽之极,改革无力回天D.王安石变法不合时宜,且力度过大  相似文献   

19.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 ,虽然最后失败了 ,但认真总结其教训 ,不仅关系到对王安石的评价问题 ,而且对当今的社会改革也能提供借鉴作用。文章试图从新的角度 ,对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及其教训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0.
集悲喜剧于一身的商鞅,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改革家。他的变法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赢得了历史的巨大进步。商鞅变法之所以取得成功,与其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这一特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