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荆丽娜 《报刊之友》2012,(11):81-82
央视一套的全新智慧型文化栏目《谢天谢地,你来啦》甫一推出,便受到观众的追捧,获得了“开门红”。作为一档大型明星戏剧表演真人秀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以其充满挑战和智慧的戏剧情境和紧扣生活的现实题材表现出了幽默亲民、乐而不俗、高雅娱乐的创新姿态。节目若想在本土化的进程中持续发力,尚需坚守文化品质、优化游戏规则、丰富节目表现形态,做到文化内涵与制作水准并重。  相似文献   

2.
梁培培 《报刊之友》2012,(12):96-97
《谢天谢地,你来啦》为央视于2012年新推出的一档娱乐节目,于4月14日正式播出。作为一档“智慧型文化栏目”,《谢天谢地,你来啦》与其他娱乐节目在诸多方面均有较大不同。本文拟从节目呈现样态、内容架构、文化诉求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以期了解、调控或引导国内娱乐节目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海外引进的综艺节目在大陆层出不穷,电视节目制作的策划们每天都在想方设法地抓住受众的眼球,但一味在电视机前被动接受信息的轰炸是观众早就厌倦的模式。央视综艺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以全新智慧型文化栏目的身份在大陆综艺节目阵营中崭露头角。该节目由崔永元主持,节目的亮点在于,对于参演嘉宾"一切都是未知"。这种新颖类型节目的出现引发了社会业界关于引进类节目的关注和热议。本文以《谢天谢地你来啦》为例,浅析中国综艺节目从引进到改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谢天谢地,你来啦》是央视首次引入海外情景喜剧类真人秀节目。节目的最大看点就是没有剧本,没有台词,嘉宾不知道自己将扮演什么角色,观众无法预料节目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从美学角度来看,《谢天谢地,你来啦》将电视的真实美特征“多重假定的真实”进行放大,“规定情况”和“无剧本演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进行“艺术假定”和“非艺术假定”的艺术加工,深谙电视关学的创作者,将电视美运用得淋漓尽致,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和美誉度。本文主要从电视美学的“多重艺术假定”角度对《谢天谢地,你来啦》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谢天谢地你来啦》(以下简称《谢天谢地》)是央视在限娱时代最新开辟的一档娱乐节目,节目由央视名嘴崔永元主持,节目每期邀请5位嘉宾参与演出,嘉宾将面临一个未知情景,在没有剧本、没有台词的情况下与场景中的人物进行即兴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只能说"是",不能拒绝回答配戏演员提出的问题.节目的宗旨是"乐而不俗,玩高雅的娱乐".  相似文献   

6.
"谢天谢地,你来啦"是崔永元在央视办的一个栏目名,好比小崔过去主持的"实话实说""小崔说事" 偶尔我也会看看"谢天谢地,你来啦",节目的内容是小崔请了一干演员在台上展示一下表演才能.看后不得不质疑:就这么个娱乐节目,值得"谢天谢地"么? 这样说来,好像有点吹毛求疵,其实不是的.好的电视节目名称,应该表达明确,应该入眼入耳,即使不能新颖、独特,但至少必须与节目的内容相符,例如"夕阳红"一看就知道是老年节目,"非诚勿扰"一听就知道是相亲节目,"快乐大本营"是娱乐节目.简短明了而又含义明确,是电视栏目的基本要求.再看看"谢天谢地,你来啦",既看不出节目的性质定位,又缺乏文化底蕴,流入江湖侠客见面的寒暄,让人无法理解.  相似文献   

7.
广播影视     
《传媒》2012,(5):7
正央视一套将打造全新"22:30"档从4月14日起,央视一套综合频道将打造全新的"22:30档"。除了智慧型文化栏目《谢天谢地,你来啦》每周六22:28亮相外,每周一到周五22:40将呈现来自全球顶级水准的纪录片,内容涉及历史、人文、  相似文献   

8.
马冲 《青年记者》2014,(2):88-89
《谢天谢地,你来啦》是央视首次将海外情景喜剧类真人秀节目引入本土,表演嘉宾在没有剧本、没有台词的情况下,进入到特定主题场景,扮演某个特定角色。该节目由崔永元和王雪纯搭档主持,2011年国庆期间首次播出,2012年升级为周播节目,4月14日首播后,比前一周同时段收视率增长了37.4%,打破了央视经常出现的"叫好不叫座"的怪圈。广电总局发布"限娱  相似文献   

9.
按费斯克的理论,大众社会中娱乐的主要方式是解构权力。因此,电视娱乐节目主要是通过解构权力来制造快感。通俗、低俗与庸俗节目的快感属于重复性制造,多作用于肉体;而智慧型娱乐节目则多创造性和反思性的快感制造。作为创新者,《谢天谢地,你来啦》从反思的角度为大众制造快感,但其发展存在一定的瓶颈:"临场发挥"易陷入"诡辩";固定内容与即兴表演矛盾巨大;高智商的定位与受众心理接受存在一定差距;节目台本设计易与社会发展脱节;节目模式化点评与创新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谢天谢地,你来啦》自开播以来,以"由娱乐到文艺再到文化"为目标,用拼盘等结构,挖掘"黄金档期",为国内电视综艺节目市场吹来一阵清新之见。  相似文献   

11.
高长力 《传媒》2013,(1):23-25
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广播电视发生了一系列大事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正式实施,改变了上星频道电视节目的结构、布局和基调;《最美新闻人》等10个广播栏目和《谢天谢地你来啦》等18个电视栏目获得广电总局表彰;《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万众收视热潮,创造了纪录片传播史上的记录;《中国好声音》受到观众追捧,引领中国电视走进大投入大制作的大片时代;广播电视"走转改"全新报道方式令听众观众耳目一新,在国内外都引起反响……这些大事件既反映了中国广播电视的大转折大跨越,也预示了中国广播电视节目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2.
时统宇 《视听界》2012,(6):121-122
在今年的中国电视发展年会上,举行了2011—2012中国电视发展最具创新力十大上星频道的发布活动,主办方是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和中央电视台。评委会由中广协会的学术委员会委员组成,我还担任了写评语的工作。1.央视综合频道我们有一套—13亿中国入的一套,国家大台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不言而喻。于是,《魅力纪录》、《谢天谢地,你来了》竭力打造晚间节目精品带;《晚间新闻》、《看见》、《首席夜话》引领新闻和专题节目的创新方向;《梦想合唱团》、《我们有一套》注重电视综艺节目的品位与格调,而《舌尖上的中国》更是成为中国电视的年度记忆之一。央视一套在宣示中国电视的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引领风尚方面可圈可点,其中,《谢天谢地,你来了》和《梦想合唱团》入围广电总局表彰的2012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之列。  相似文献   

13.
日前,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表彰2012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的决定》,对今年以来创新创优取得突出成就和经验的中央电视台《谢天谢地你来啦》等18个电视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美新闻人》等10个广播栏目予以表彰。这些栏目的成功说明,广播电视栏目创新创优的基本点在于:坚持正确导向,注重社会效益,体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近年来,以《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一本好书》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利用情绪传播规律,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创作模式,打破单一线性叙事,同时巧妙运用新媒体技术建构互动空间,增强了节目的情绪感染力量,实现了节目“出圈”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盘点我国去年的电视荧屏,央视青年公开课《开讲啦》无疑给人们带来一个惊喜.作为一档深夜播出的电视演讲节目,该节目意外地获得收视与口碑的双赢.有人盛赞它为"中国思想好声音""荧屏开出的一朵理想之花".日前,《新周刊》发布《2012中国电视榜》,《开讲啦》获评"最佳人文节目".时下,《开讲啦》第三季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形式与内容上的进一步创新使其获得更多期待.在娱乐型节目蔚然成风的中国电视界,《开讲啦》缘何异军突起?它蕴藏着怎样的社会文化意涵?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对该节目进行多维度的解析.  相似文献   

16.
8月11日,广电总局印发《关于表彰2012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的决定》,对18个电视栏目、10个广播栏目予以表彰。这些创新创优栏目在拥有较好收视率、收听率的同时,拥有很好的口碑,在引导社会舆论、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科学知识、讴歌人间真善美、提供健康娱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广播电视呈现出一股清新正气。比如,励志类节目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云南卫视的《士兵突击》等以感人故事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江苏卫视的益智类节目《一站到底》造就一批平民知识英雄;辽宁卫视的新闻类节目《老梁观世界》探索生动活泼的引导新方式;湖南卫视的道德类节目《平民英雄》展现凡人善举,树立社会正气;中央电视台的娱乐类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突破以往娱乐节目定式,开拓增加文化知识含量新方向;河北卫视的《村里这点事》请农民自编自演农村题材栏目剧,被农民亲切地誉为"自己的节目";湖北省"垄上行"电视品牌扩展到全省各市州,讲农民事、说农民话,深受农民欢迎。为此,本刊特别约请专家及优秀栏目负责人、主创人员撰写文章,对部分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的成功原因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分析梳理。  相似文献   

17.
吴涛 《传媒》2014,(21)
正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节目,被誉为中国电视界的"思想好声音",该节目自2012年播出以来,受到了业界和受众的一致好评。在各类选秀节目泛滥的情况下,《开讲啦》以"正能量"为人文个性的价值标签,坚持TV2.0理念脱颖而出,对当前电视界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功能,广泛传递青春正能量,带来了重要启示。2014年6月5日,邓超担纲主讲的《开讲啦》以0.390/2.552的高纪录开创了节目组近三个月来的收视巅峰。该节目的成功对其他电视媒体带来的重要启示是,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范小玲 《传媒》2022,(3):60-61,63
近年来有关京剧的电视节目引发受众追捧,并生发出相关网络综艺、网络剧等新的表现形态.网络综艺《瑜你台上见》以京剧脱口秀的形式与网络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彼此辉映,不同的节目形态与诉求相互交融,在提升网络文化节目内容竞争力的同时,实现了戏剧与影视的共赢,拓展戏曲传播的新路径,开辟了网络剧与网络综艺跨类型互动融合的新范式.这种相同题材下不同节目形态的相互交融是一种新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93年《实话实说》开播并热播以来,中国访谈节目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势头。一时间,电视荧屏上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番热闹景象。电视访谈节目深受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影响,笔者以电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为个案,拟从文化品格的角度来解读电视访谈节目如何使用持续不断的符号互动来设置议程、生成与传播共同意义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电视访谈节目的符号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一经播出就深受青年人的喜爱,这与主持人撒贝宁的精彩表现密不可分。本文从理性、睿智、饱含人文关怀、传递正能量这四个方面来分析撒贝宁在《开讲啦》节目中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