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2006,(19)
三好学生,作为众所熟悉的优秀学生评选标准,已经延用了几十年,成为几代学生追求的目标和荣誉。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原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为初衷的综合性三好学生评定,逐渐演变为好学生、尖子生的选拔,反而忽略了学生人格健全的  相似文献   

2.
朱青丽 《文教资料》2013,(33):124-126
“三好学生”评选制度近几十年来不断遭受质疑,面临巨大的挑战,反映了这一制度在制度建设和实施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反映了学生评价理念的变化。坚持“三好学生”评选制度,首先要明确“三好学生”的本质内涵和具体要求,其次要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并从制度建设和实施两方面对“三好学生”评选制度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3.
“三好学生”的评选曾激励、引领了几代中小学生,其在本质上是为了激励先进,让学生有一个赶超的目标。如果因担心这项评选会“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放弃,实则是脱离了教育实践的伪教育关怀。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招生》2008,(12):58-58
不久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某学术年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三好学生”评选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也确实引导、激励过几代人的成长。那么在教育观念已逐步发生改变的今天。“三好学生”评选还有没有必要存在?是应该改革评选方式还是彻底废除?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事件的重要主角——学生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三好学生”.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教育名词。“三好学生”评选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引导、激励过几代人的成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人们开始对传统的“三好学生”的标准、对评选“三好学生”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6.
你想成为“三好学生”吗?首先得评上“德育示范生”。长沙市砂子塘学校自1990年下期以来,开展评选“德育示范生”活动,一改过去评选“三好学生”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倾向,保证了德育在个人成长中的首要位置。该校评选“德育示范生”,着眼于思想品德过硬。学生参评不受次数、时间和名额的限制,涌现一个评选一个,成熟一批确认一批。期末评选“三好学生”,必须从“德育示范生”中评选,这样就把住了“三好学生”的德育关。为此,学校建立了一整套评选“德育示范生”的制度。一、组织学习标准。该校依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参照学生评比条件,为德育示范  相似文献   

7.
2004年5月23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大顾明远教授在上海教育论坛上呼吁,为了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必要废除“三好学生”的评选。自此,揭开了对“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是否该退出历史舞台的大讨论。为什么对青少年学生进步起到过非常积极作用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如今会受到如此沸沸扬扬、轰轰烈烈的争论与质疑?“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出了什  相似文献   

8.
评选“三好学生”是中国学校的传统项目。人们总是教导孩子:在学校里要做个好学生,最好能评个“三好”。三好学生几乎成了优秀学生的代名词,三好的概念已深深植根于几代人的心中。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创新,也该给沿用了几十年的三好评选加点新意了。“三好学生”新概念的推出,是德育工作创新的成功尝试。我区推行的“三好学生”新概念的评选标准是: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在学校做个好学生评“三好”的目的不单是选拔出优秀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所有的孩子都从中受到教育:怎样做才能当个好学生。开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德育》2009,(1):4-8
栏目编辑 赵煦 早在2004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就曾发出倡议:废除“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时隔四年,2008年9月,顾明远教授在重庆一个基础教育学术会上再次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顾明远说,中小学校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话语     
《天津教育》2008,(11):3-3
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深圳市举办的基础教育首届学术年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他说,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会影响学生今后的成长。早在2004年,顾明远就曾发出倡议:废除“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在教育界引起争论。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仍应进行,但标准应该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为使每学年—次的“三好学生”评比活动真正地成为推动学生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动力.我们针对当前改革的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以往“三好学生”评选活动中存在的弊端,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同时,根据本系统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对“三好学生”的评选办法进行了改革.一年多  相似文献   

12.
“三好学生”的评选活动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近十余年来,“三好学生”的评选工作也越来越暴露出其局限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内容的统一性。“三好学生”评选,要求被选拔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分别达到其规定的要求,这统一的标准虽然能把学生的素质拉整齐,但却容易掩盖学生优良的个性并影响其培养发展。2.评价指标的计划性。“三好学生”的评选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一般是按省、市、县、校级下达的指标进行评选,但结果是只有10%左右的学生能被选拔上,大多数学生不…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中小学阶段对学生采用评价的方式 是每学年评选一次“三好学生”。诚然,“三好学生” 评选是我国中小学阶段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一种综合评价,即学习好、思想好、身体好,但同时也 为学校德育的评价带来了一些问题: 其一,现在评选“三好学生”的数量大约只占到  相似文献   

14.
项涨禹 《班主任》2010,(5):16-17
近几年围绕“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存废问题,从学校到社会、从百姓到专家,议论得沸沸扬扬,热闹非凡。影响几代人的“三好学生”评选,如今变成了一个耐人深思的问号。  相似文献   

15.
在中小学施行几十年的“三好学生”评选活动,最近在全国部分地区引起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争议。一些学校尝试引入新的学生评价模式,部分师生则要求取消三好生评选制度。正在北京举行的“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上,三好生评选问题也成为与会代表的热点话题。四市的老师代表普遍认为,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应该为“三好学生”注入新的内涵。 天津市南开区德育教研室主任杜鑫泉说,过去三好生评比的确带来一些弊端。三好生一般是指身体好、学习好、思想好,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真正评选的时候,三好生的标准倾斜了,多数情况下,听…  相似文献   

16.
信息平台     
本月聚焦:“三好学生”制度应不应废?事件:不久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发出倡议,废除在学生还没有成熟时就将他们分为三六九等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材,任何学生的进步都应该受到鼓励。顾明远说,实行了20多年的这种评选制度暴露了很多弊端。评选“三好学生”和教育方针是相违背的,教育方针是要每个学生都变为“三好学生”,而不是少数人;同时,少数人评上“三好学生”使大多数人的心理受到了伤害;许多学校在实际操作中,“三好”学生标准却变成了“一好”,即学习成绩好;一些学生评上了“三好”,就有择校的权利,这对于…  相似文献   

17.
王重阳 《教师博览》2008,(12):11-11
如果评选“三好学生”就意味着“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标签”的话,那么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我至少有12年应该生活在煎熬、屈辱、痛苦和自责中。因为,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除了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得过一两朵小红花,我在德、智、体三方面都不怎么出类拔萃,始终与“三好学生”无缘。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文汇》2008,(11):10-10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近日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山东教育》2014,(3):61-61
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日前。一条关于“2014年,浙江中小学不再评选省级‘三好学生’”的消息,引发各界热议。支持者认为,“三好学生”评选用单一模式衡量人才,违背素质教育原则;反对者则从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质疑取消评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叶祝颐 《教育》2008,(10):17-17
9月13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