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17年是我第二次参加中华武术大学堂名家讲堂形意拳班了。上期在杭州的大讲堂,李克仁先生系统教授了形意拳三体式、五行拳、五行连环拳、形意拳国家一段套路等。随后一年中,我遵照习练,逐渐感觉到初窥门径。看到《中华武术》杂志上介绍,今年李克仁老师继续在大讲堂任教,传授形意十二形拳,当即决定报名参训。  相似文献   

2.
信息     
经中国武术协会批准,由山西省形意拳协会主办的全国形意拳邀请赛将于1994年10月上旬在山西省体育馆举行。届时将进行传统形意拳术、自选综合形意拳术、四十八式形意拳术、形意拳器械(刀、枪、棍、剑、鞭杆)、形意对练(徒手、器械),以及山西戴氏及河南传统形意拳等项目的比赛。此次大赛将引起武术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3.
前些天拜读了《中华武术》杂志的《尚氏形意故乡行》一文,使我深受震撼。我作为尚派形意拳传人感到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尚派形意拳的发展尽微薄之力。每当人们提起形意拳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尚云祥老前辈,想到尚云祥老前辈,就又联想到那些令人赞叹的往事。  相似文献   

4.
小舟 《精武》2005,(9):1-1,4,5
第一次听说刘敬竞这个名字,是在2002年7月,在郑州采访时,记得是河南一位练习意拳的老先生说的。那位老先生说:你是从东北来的吧?你们东北有一位叫刘敬尧的,练形意新练得挺好的。我说是吗,是在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吗?我知道,我们那嘎嗒的齐齐哈尔市是形意新窝,有很多形意拳好手。老先生摇头说:是在辽宁省的本溪市。本溪?本溪不是拳窝啊?因为老先生在琥术界德高望众,说话很有些分量,所以我也不好质疑,但心里却充满疑惑;不会又是一个装在“包装盒”里的大师吧?因为当时是在开会,也不便多问,于是这事就撂下了。后来,齐齐哈尔市的形意拳练家子位到哈尔滨访友,又从他们口中听说了“刘敬尧”这个名字。“刘敬尧练得形意拳和我们的不一样,师承也不一样。他练得是‘文化拳’,河北形意拳的特点就是舒展大方,很有文化气息 。”  相似文献   

5.
形意拳这一传统武术优秀拳种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笔者对形意拳大师李文彬老先生所传的尚派形意拳情有独钟,现以形意拳五行连环拳中的一马三箭为例,说明它的独特韵味和传统武术文化的风貌。李文彬老先生传的这趟形意连环拳中的一马三箭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自拜读李瑞林先生载于《精武》2006年第6期《形意拳名家谱——形意拳创始人李老能逸事(一)》一文后,本人感到很迷惑,今与李瑞林先生及心意(形意)拳门的师友们共同探讨。疑问一:谁是心意(形意)拳创始人李瑞林先生在文中谈到,形意拳的创始人是河北深州李老能先生。本人认  相似文献   

7.
李文彬  杨维 《武当》2001,(5):25-28
鹰捉的涵义和作用:桩功三体式被视为形意拳特有的静功筑基功夫。而鹰捉则是桩功三体式诸多技法的运用,是形意拳动功筑基功夫,也是对形意拳的动作要领、基本技法的体验和掌握过程,是为了练形意拳打好基础的一趟拳。经云:“起手鹰捉。”正说明锻炼形意的各种拳法都要从它开始,所以人们称为形意之母拳。说“三体式是母式”,“鹰捉是母拳”,两者是开启形意奥秘之门的钥匙,实不为过。  相似文献   

8.
刘俊峰 《中华武术》2001,(11):29-29
练过形意拳的人大都知道形意拳劲的核心就是“钻翻”劲,练好鹰捉正是掌握“钻翻”劲最好的一趟拳,是向更深层技术进军的必经之路。五行拳、十二形拳,虽劲路各有特点,但练哪趟拳也不如练鹰捉对掌握“钻翻”劲的效果明显。因此,鹰捉被视为开启形意拳奥秘之门的钥匙,被称为形意母拳。  相似文献   

9.
王志强  刘健 《中华武术》2007,(10):62-63
形意拳大师尚云祥以自己的形意三绝技,即大杆子、丹田气打、半步崩拳独步武林,而与这三绝技息息相关、在实战技击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还是那进步快而猛的"形意槐虫步"。为了探求这一濒临失传技法的奥秘,笔者日前来到了尚云祥先生的故乡山东省乐陵市。中国尚派形意拳研究会副会长刘俊峰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们。  相似文献   

10.
潘世春 《武当》2014,(8):30-31
习练形意拳,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形意合一阶段。每个阶段的技术程度不同,锻炼重点也有所区别。已故形意拳家郭云深先生总结了习练形意拳的三步功夫,并对“明劲、暗劲、化劲”三种练习做了精辟论述,成为近代形意拳习练者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张洪卫 《武当》2007,(1):23-23
三体势是初入形意拳的必修课,也是贯穿形意拳整个拳法的“脊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形意拳每一招势均从三体势变化而来,即万变不离“三体”之能。“三体势”是开启形意门的“金钥匙”,是形意拳的基本拳架。  相似文献   

12.
形意拳是内家拳术的一种,是广大群众较喜爱的武术项目,这是因为形意拳在健身防身方面都有着独到之处。形意拳的演炼不仅要求形、意一致,而且要求内、外三合,又称形意六合。外三合是强调外部的形,这比较容易理解。内三合则强调内在的意,则不大容易领会。多少年来,内三合一直被蒙着一层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一些行家、高手也不容易讲清内三  相似文献   

13.
水火居士 《精武》2008,(6):43-43
时下形意拳界普遍认为,劈拳是形意拳的母拳。此说发端于姜容樵先生的《形意母拳》,时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后经形意拳传习者的大力宣传,乃至成了今日形意拳界的共识。我个人认为,姜容樵先生的母拳提法,基本上是照着刘奇兰、张占魁的说法讲的:李老能才是劈拳母拳说的鼻祖。把劈拳作为母拳是李老能对戴家心意拳横拳为母拳的大胆改革。  相似文献   

14.
剑波 《精武》2006,(10):55-55
弟子小薛拿来《精武》2006年第7期所载李瑞林先生的《形意拳名家谱(二)》一文让我看,文中讲李老能的八大弟子,涉及到刘晓兰、刘维山、郭云深、刘轮山、杨扶山、刘奇兰等几位形意门中的名家,其师承关系和学拳过程先后次序多有舛误。我想把我掌握的有关情况粗略地谈一下,与李瑞林先生商榷,也算是给形意拳史以及先生的《形意拳名家谱》充实一点内容,如果有什么错处,请先生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我自幼体弱,颇想通过习武健身,二十几年来先后学过太极、八卦等内家拳术,对少林、武当、峨嵋功夫也略有染指,至今虽体质已大有改善,但因底子薄,悟性差,再加勤苦不够,恒心不足,于武学一道,实仍为门外汉。心中非常仰慕三丰祖师,希望自己也走一走以武入道的路子。三年前,酷嗜武学的车星辰兄向我极力推荐宋氏形意拳,我第一次知道形意门内还有如此独特的一支流派——  相似文献   

16.
傅深桂 《精武》2010,(3):72-73
有史以来,形意拳在香港并不普及,甚至很多人对此闻所未闻。自2005年底,由“东北神力王”之高足赵宏伟师傅才将“形意风”,从哈尔滨吹到香港,使香港兴起了研习形意拳的热潮。  相似文献   

17.
李钟祥 《武当》2011,(8):25
心意六合拳是形意拳的一派,盛行于河南,并称为南派形意十大形,与北派形意(盛行于河北)称作北派十二形,还有山西一派称作六合心意拳。这几派的功架和练法各有不同,但其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因为这几派形意拳是同一个源头流传下来的。根据拳谱上的记载和卢嵩高老师的叙述,此拳是明末清初,由山西平阳府蒲州人姬龙凤(有的拳谱上称名姬际可、字隆风  相似文献   

18.
杨维 《武当》2000,(11):14-17
尚氏形意拳在我国形意拳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尚云祥先生(1864-1937)毕生的经历,以客观的比较和亲身的体会,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先师李文彬(1918-1997)师从形意大师尚云祥学练形意,曾为中国武协终身荣誉委员和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  相似文献   

19.
郭树璞  董克敏  郭云鹏 《武当》2009,(12):21-22
形意五行拳绝学是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家族内部代代相传的手抄本,是形意的精髓,武学绝技。我辈借武当武学振兴之机,将此手抄秘法原文献于武林同仁研学。  相似文献   

20.
《精武》2009,(2):F0002-F0002
山西形意拳、河南心意六合拳名家史宏伟先生简介 史宏伟先生自幼热爱中国传统武术,于1980年拜山西形意拳一代宗师王喜亮先生为师,全面学习了山西形意拳、形意内功、陈式太极拳、八卦掌及武术器械,曾代师向外国友人传授拳艺,并在多次比赛中获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