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冯建军 《武当》2012,(10):30-31
岳家拳乃"国之武魂",源远流长,博采多种拳术之精华,形成独特的技击风格。岳家拳源于少林,成于岳飞,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母亲眼里的武痴张业金,岳家拳第26代传人。1950年10月出生于武术世家,3岁随父张为松学习岳家拳。12岁时,有次随父到5公里外的舅父家,好武的他,跟在父亲的后面,一直不停地用扫堂腿扫到舅父家,一双新鞋,鞋底洞穿。母亲说他是武痴。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在黄梅、广济一带流传的岳家拳进行考察,归纳出岳家拳的八个特点。具体而言为:其一,化繁为简,易学易成;其二,源于实战,服务于实战;其三,重身形灵活,重步法稳健;其四,虚实结合,虚实不定;其五,后紧前松,进速退稳;其六,六合归一,以气催力;其七,单兵作战胜在势,两军对垒强在形;其八,弘扬忠义,注重武德。岳家拳所具有的特点使岳家拳在中国武术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这种特殊地位使得岳家拳的传承者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岳家拳为荣。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今天,应充分利用这些传承者所具备的优势,使这一优秀拳种有更广阔驰骋的天地。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太极文化的视角,对黄梅岳家拳的拳理作了深入的理论透视,解析了黄梅岳家拳所蕴含的太极文化内涵,提出了“太极者,道也”是黄梅岳家拳的精武之道、“太极者,阴阳也”是黄梅岳家拳的构造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是黄梅岳家拳的化生之道的观点,为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弘扬黄梅岳家拳,作了太极文化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武当内家拳技击要诀”乃前辈技击法要之结晶,下面笔者据体悟简析之。武当内家拳技击要诀分为心法诀和技法诀。心法诀“气沉于渊”,即气沉丹田。然丹田非脐下一寸之处,而是小腹之底部,即耻骨处,气沉到此深渊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气”并非呼吸之气,呼吸之气只能在胸部,气沉丹田只是意想。通过这种意想使胸腔开阔、横隔膜下降、肺活量增大,从而使呼吸顺畅、气血通畅、呼吸与气血的通畅是内家拳技击的必要保证,否则气喘吁吁,气闷气浮又怎能进行激烈的打斗?另外“气沉于渊,巧运气血”,也是内家养生的首要法则。所以说,内家拳是技击与养生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武魂》2013,(2):19-19
岳家拳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特面向全国举办培训班。1、目的①为中国岳家拳协会培训各省、市及地方分会会长。②为即将开拍的岳家拳电影培训武打演员。③为国内外培训优秀武术馆长及教练员和岳家拳爱好者。  相似文献   

6.
张奇娟 《武当》2008,(2):39-40
岳家拳及其气功,点穴绝技乃宋朝民族英雄岳飞所创。目前的岳家拳术、气功及点穴绝技,相传是岳飞第四子岳震与五子岳霆避难于鄂时(现湖北省黄梅县、武穴市境内交界处尚存有岳震、岳霆墓),将此拳术传授于民间后得以传承下来的。  相似文献   

7.
六合拳论     
郭强  成守海 《武当》2007,(9):34-35
六合拳法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是锻炼人的精神、意念、内劲与身体四肢百骸合一,以技击为宗旨的拳术。由于六合拳动静结合,内外双修,刚柔相济,从而要求在演练与技击中要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六合统一,故为之六合拳。  相似文献   

8.
《武当》2012,(1):25
岳家拳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特面向全国举办培训班。1、目的:①为中国岳家拳研究会培训各省市分会会长。②为广西永乐影视传媒公司投资1.2亿元,即将开拍的《岳家拳》电影培训武打演员。  相似文献   

9.
张衡 《武当》2009,(7):34-35
福建省南拳中的百花一秀——鹤拳,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由咏春方氏所创。鹤拳共用宗鹤、鸣鹤、飞鹤、食鹤四种。鸣鹤拳是鹤拳的一种。鹤拳讲究三战为基本,要求气沉丹田,以气补劲,声力并进,以声夺势。技击时要内外合一,明暗二劲共存。手法讲究五行变化,相生相克,步法稳固,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0.
李儒科 《武当》2014,(6):50-52
岳家拳的挖掘整理,日过时流,至今已整整三十个春秋。其挖整经过,历历在目,犹似昨日。原《岳家拳》载有郭全孝撰写的《岳家拳的挖掘经过》,角度在省,以省介入为起点。此前黄冈地区挖掘工作及成果,未见一字;此后则归省统而言之,无分彼此.  相似文献   

11.
岳家拳是我国流传下来的古代拳种之一,由于历史变迁,其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已不复存在,致使岳家拳的传承出现了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岳家拳在黄梅传播与发展的现状、弊端及特点,提出黄梅岳家拳的发展要走文化自尊的发展道路,走进学校课堂的发展道路,走大众化的发展道路,走商业化的发展道路,走媒体传播的发展道路的措施,这不仅对传承、弘扬黄梅岳家拳有指导意义,对其它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也有迁移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黄梅岳家拳的起源、确立及特色作了解读,对黄梅岳家拳的价值作了多维的透视,并紧扣时代的主题,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以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人文历史为根基、以高扬地方武术精神的德化教育为主旨、以弘扬地方拳种内涵的健身防身为内容、以凸显地方武术特点的特色拳种为旗帜,来助推黄梅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不仅对传承弘扬黄梅岳家拳有重要意义,对发展繁荣黄梅地方经济,也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五禽拳是在华佗五禽戏的基础上,结合气功吐纳和武术技击糅合而成. 说是内功,原因是动作与吐纳配合进行抻筋拔骨,取五形之态而起落开合,意随形动,气随意行,达到意、气、形合一,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说是拳,因为在整个拳套中,很多招式有技击作用.所以,这套内功五禽拳,是健身养生与技击合为一体的功...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鄂东岳家拳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从普通群众、练习群众、岳家拳的活动开展情况以及鄂东武术学校的现状四个方面着手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全球 《武当》2015,(1):11
2014年12月4日,湖北黄梅县大河镇小学在学校操场举行了"岳家拳"比赛。学生们列队整齐,伴随着《精忠报国》之乐声,有板有眼地演练岳家拳,赢得了全校师生及家长们的阵阵掌声。据悉,黄梅县大河镇第一小学在办特色学校的理念引领下,积极开发地方资源,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家拳"。全校师生共同学习"爱国英雄岳飞"的爱国、忠孝、勤奋等精神;岳家拳传承人、黄梅县青少年业余体校校长、中国武术七段、国家级武术教练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黄梅县中小学"岳家拳"总教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家拳的历史源流、保护传承模式进行研究。湖北武穴地区岳家拳最为正统,政府部门虽然在保护与传承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练习人数下降、法律法规未能完全深入具体保护环节和保护传承中的人才短缺以及教育资源落后等问题。保护传承工作应充分体现岳家拳恒定与活态流变的特性,将活态与静态保护模式相结合,从加大岳家拳资源普查联合现代媒体传播、加强专项法律政策建设力度、与学校教育相联合以及对传承人重点保护等方面展开,发挥全社会力量,实现岳家拳生命力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炳寰 《武当》2010,(9):22-23
八卦掌,是游身八卦连环掌的简称。八卦掌与太极拳、形意拳同为三大内家名拳。其拳理深奥,练法独特,技击巧妙。在技击中用掌不用拳,在器械使用中“以掌为母悟刀枪”,充分体现了八卦掌的武功特点。  相似文献   

18.
沈明 《武当》2013,(7):24-24
“太极内功”是依据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使内气运行产生技击与养生作用的功法,是以拳修道的入门功夫,也是各拳家秘不外传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内气”的特殊属性,人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修炼太极拳内功时,缺少具体量化的标准,导致练功时的运动量和强度难以掌控,往往“差之毫厘,  相似文献   

19.
技击性是武术的本质特性,更是内家拳的精髓之所在。内家拳是相对于外家拳而言的,与外家拳相比,在技法上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战不过攻防,术不过奇正,形不过虚实,都是为了制人而不受制于人,但在技击原则上二者却有着明显的差别。文章通过对内家拳的五大技击原则,即不争先、以柔克刚、后发先至、柔化圆活、贵化不贵抗进行阐释和剖析,力图进一步深化其技击性,为内家拳的练习者在技战术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静磨剑 《武当》2008,(1):37-37
武当内家拳技击要诀乃武林前辈所总结出的技击法要,为内家拳术的技击理论指导。武当内家拳技击要诀分为心法诀和技法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