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电子政务系统迫切需要引入审计机制。在分析了电子政务系统具有特殊的风险性以及信息系统监理局限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如何对电子政务系统实施审计,并阐明了信息系统审计对电子政务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进一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由于信息化应用的背景和电子政务的特殊性,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审计风险。以审计风险理论为。基础,并借鉴COSO风险管理理论,提出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研究框架,并具体阐述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中固有风险的识别、评价方法,以及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从广东省电子政务系统下计算机审计的背景和意义出发,在对政务信息系统下计算机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所要研究的问题。结合广东省政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况和政务信息系统下计算机审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测评综合绩效的指标体系,进而为政府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王琦峰  杨静波 《现代情报》2009,29(2):222-225
电子政务项目审计是政府审计部门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一项重要的新的审计业务,是控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风险和提升电子政务应用绩效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六视图的电子政务项目审计实施模式,分别从目标视图、组织视图、内容视图、过程视图、标准及法律法规视图、方法及技术视图等6个维度对电子政务项目审计的实施模式进行了研究,为电子政务项目审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项目审计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5.
吴鹏  苏新宁 《情报科学》2006,24(6):810-813,828
电子政务数据和信息应用框架,是电子政务解决业务流程和政府决策过程显性知识的获取和组织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了国际发展现状后,提出了适合中国电子政务数据和信息应用框架模型,并提出了信息系统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格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实际,对基于网格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基于网格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和关键技术.并探讨了系统的结构及特性。  相似文献   

7.
2008年2月15日上午,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专题会议在京召开。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世元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要重点加强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系统。  相似文献   

8.
所谓信息系统审计是指.审计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收集并评估证据以判断一个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是否有效做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并最有效率地完成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它既包括信息系统外部审计的鉴证目标——即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保护资产安全及数据完整的鉴证.又包含内部审计的管理目标——即不仅包括被审计信息系统保护资产安全及数据完整而且包括信息系统的有效性目标。  相似文献   

9.
政府业务流程的改造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必然要求,政府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过程是政府业务流程不断规范化和优化的过程,也是政府管理机构和职能不断调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实施电子政务的作用与其信息安全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建  董梅 《中国科技信息》2005,(11):51-51,50
电子政务作为信息网络的一个特殊应用领域,运行着大量需要保护的数据和信息.缺乏安全保障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