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荣 《青年记者》2001,(1):10-12
近年来,在国内报纸市场上,“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的浪潮此起彼伏,硝烟弥漫,特别是时值岁末,有关报纸“价格大战”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你瞧,南京报业的“价格大战”一波未了,昆明报纸的“发行大战”又烽火连连……一时间,“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应该如何认识和看待报纸的“发行大战”呢?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观察、辩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目前全国报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南京、昆明等地则尤甚。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南京报业的低价和超低价竞争。一份报纸只卖1角钱,如此低价位的“价格大战”,在中国报业史上实属罕  相似文献   

2.
王荣 《新闻实践》2001,(3):28-31
近年来,在国内报纸市场上,“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的浪潮此起彼伏,硝烟弥漫,特别是时值岁末,有关报纸“价格大战”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你瞧,南京报业的“价格大战”一波未了,昆明报纸的“发行大战”又烽火连天……一时间,“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市  相似文献   

3.
去年冬天,南京气温骤降,而报业的价格大战却越来越火。《江苏商报》以每份2角的价格首开南京报业价格大战的先河,随后《现代快报》售价每份仅1角。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仅南京地区就拥有各类报纸36种,其中日报11种,报纸总数仅次于首都北京── 价格战:该出手时就出手 1999年5月份,《江苏商报》以每份2角的价格横空出世,无异于给本来就不平静的南京报业市场投下了一枚炸弹,挑起了报业的价格大战,致使南京的报业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有人形象地将南京的报业市场称为“0、1、2、3、4、5”。所谓“0”就是指一…  相似文献   

4.
报业“城池战”愈演愈烈告诉我们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向明 《传媒观察》2004,(12):10-12
广州、北京、成都、南京、武汉、天津、郑州……今日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报业大战。新的报纸挟着“雄风”乃至“杀气”加入,老报纸不停地改头换面,价格战、新闻战、版面战、发行时间战、广告战、人才战……,“八仙过海”、各使绝招,报业市场“狼烟滚滚,硝烟弥漫”。  相似文献   

5.
在长江三角洲打造一张经济类报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 江三角洲地区是以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为中心的地理区域 ,在江苏省会南京 ,报业大战从一毛钱一份报纸开始贴身“肉搏” ,一年多时间下来 ,南京报业市场的格局重新“洗牌” ,《南京晨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在南京早报市场上站稳了脚根 ,有发行量 ,但不赚钱。广州同行说 :“广州是三大报一统天下 ,南京是八张纸混乱江湖” ,由于惨烈的价格大战 ,在南京报纸市场上 ,《经济早报》停刊 ,《江南时报》退出南京转移到苏州 ,《江苏商报》从综合性报纸转向 ,目前价格大战有从南京向苏锡常地区蔓延的迹象。在杭州 ,《浙江日报》和《…  相似文献   

6.
罗晓 《新闻采编》2000,(1):14-16
1999年是南京报业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南京读者最引以为自豪和得意的一年。因为在这个年份里,南京爆发了一场中国报业史上绝无仅有的价格大战。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南京的一些报纸竟卖到了一角钱一份,少数报纸还免费供读者阅读。难怪一些业内人士惊呼:当年英国的“便士报”又出现了。但他们又不愿将这种报纸称为“便士报”,而是美其名曰“廉价报”。笔者历时一月有余,每日必购南京市售的所有报纸悉心研究,并在采访各方人士后。方对南京此次爆发报业大战的原因、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一个全面了解。 南京报业市场的当前现状 目前,在南京报摊零售市场,人们通常可以见到  相似文献   

7.
马铁护 《新闻知识》2000,(11):40-41
近几年来,价格大战在我国此起彼伏,这些多发生在生产厂家或商家之间,人们并不陌生。而去年以来,在一向平静的报业市场,价格大战的旋风也骤然刮起,1999年南京报业的价格战,开创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报价混战的先河。事实上,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报纸价格大战,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对此做一番简单的梳理。先看一段报纸价格史上的趣闻。在法国新闻史上,政党报纸时期的报纸与其它国家一样,大都有接受政府、政党津贴的传统。而到了廉价报纸时期,报纸不再是政党斗争的工具,而成为一种可以带来利润的“印钞机”。法国著名报业家吉…  相似文献   

8.
蓝岸 《当代传播》2001,(6):53-55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报纸、电台、电视垄断新闻传播的局面。互联网迅速成为新闻传播新生力量,被人称为第四媒体。它的出现,会不会对报纸产生冲击?报业在网络时代应该如何发展? 中国报业发展路程可谓曲折。1978年,国家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等首都几家报纸实行“企业化管理”,中国报业由此打开了经营之门,开始走向市场。80年代以后,报业在发展上面临着多方面困难:一方面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如新闻纸,1980年时730元/吨,到1996年初上涨到770元/吨。①与此同时,报社员工工资、奖金和各类津贴以及报纸发行成…  相似文献   

9.
1999年,对中国的报业来说.是极不平静的一年。继成都、南宁、西安、武汉之后,南京又爆发了报业大战。与其他城市相比,南京的这次报业大战持续时间长(从1999年3月到2000年3月),竞争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也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一年中,南京的报业经过激烈的“震荡”和“洗盘”,“状况惨烈”。南京的报业竞争虽然是当今报坛的一朵浪花,但它带给新闻界的思考却是多方面的。 “ 0、1、2、3、4、5、”── 由报纸价格引起的思考 价格战是南京这一轮报业竞争的主要特征。早在1999年3月,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改…  相似文献   

10.
“大报、小报,卖不出去就是废报;日报、晚报,没有发行量就没有广告。”这是一位地方报老总的名言。以往的发行大战,争夺的主要是公费订阅市场;当今各大城市的报纸开始争夺报业零售市场,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报纸定价上。 以南京为例,除《扬子晚报》、《服务导报》、《金陵晚报》、《每日桥报》之外,新登场了《经济早报》、《江苏商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等,共有十家日报角逐报业市场。几家新登场的报纸为打破原有的报业格局,纷纷用低价冲击市场。 面对硝烟弥漫的报价大战,很多业界人士深感困惑:报纸到底应该怎样定价和定位?本文试图通过对南京报业市场的剖析来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1.
朱广盛 《传媒》2001,(3):55-56
在我国南京、广州、成都等地都先后上演了硝烟弥漫的报业大战。发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报业人员的首要任务。 竞争呼唤新的发行机制 我国许多报纸沿袭多年的邮局发行方式,在近10年中虽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改革  相似文献   

12.
南京素来是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一个小小的报摊上,起码摆放着十种以上的报纸,各家报社都力图在南京这块市场上分一杯羹。在竞争白热化的“价格大战”阶段,南京人只花一元钱就可以买到5份不同的报纸,可见竞争激烈的程度之高。然而,价格固然是现阶段竞争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硅码,但要在硝烟弥漫的“战场”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报纸本身的质量和内容才是关键。 2000年11月28日,新华报业旗下的《每日桥  相似文献   

13.
任君宁 《新闻知识》2001,(11):15-15
随着我国即将加入WTO,以美国时代华纳公司为代表的新一代媒体集团,将把触角伸进中国网络市场。中国媒体面临严岭的挑战。与此同时,“第四媒体”的出现,又引发了新闻传播业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媒体特别是报纸纷纷上网,到1998年底,全球上网报纸已达4925家,到1999年底,我国至少有400家报纸上网。群雄逐鹿,内忧外患,人们不禁要问:在这场战争中,究竟谁能笑到最后?首当其冲的地方报纸如何才能争得生存的权利?一、地方报纸的生存现状报纸的处境维艰从去年南京报业大战中可见一斑。对中国报业来说,成都、南宁、西…  相似文献   

14.
前段时间,南京掀起报业大战。各家报纸纷纷改版扩版,降价。一份四开16版的《江苏商报》和对开8版的《江南时报》每份售价贰角,《现代快报》、《每日桥报》一夜之间将售价降到一角,以此争取读者,赢得市场。有读者问:一旦快报和桥报售价不能再跌,而又冒出一家“报业大款”,报价不仅低于这两份报纸,甚至“买一送一”或提供新优惠,那报纸行业就会出现惊人的价格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报纸即成为大众文化中众目所注的“信息快餐”。然而,报业大战的爆发,对报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竞争,适者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报业正经历从"征订时代"到"零售时代"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的都市报业大战,在各家报纸的编采实力、内容及品相均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报业的竞争,其实就是发行的竞争。从北京、广州、成都、南京、西安等竞争相对惨烈的城市看,无不说明这一点:谁在发行上占主导地位,谁在发行上抢先,谁就是王。  相似文献   

16.
杨彬 《传媒观察》2007,(3):24-25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每到下半年,各家报纸都会面临一场艰苦的发行大战。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各家报纸都是“八仙过海,备显神通”。从邮政发行到自办发行,从提出“概念发行”到追求“有效发行”,近十几年来,报纸发行的方式越来越多,理论也越来越新。加之新媒体对纸质媒体的冲击,报纸发行工怍在更加难做的同时也更加需要做好。那在目前应该如何定位报纸发行工作呢?是就发行谈发行,只追求报纸发行量的提升呢,还是放宽眼界,把发行工作放到报纸产业价值链拓展的宏观视野里进行探讨呢?可以说,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后者,拓展产业债值链,是报纸发行工作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徐向明 《传媒》2005,(1):32-33
广州、北京、成都、南京、武汉……今日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报业大战.新的报纸挟着"雄风"乃至"杀气"加入,老报纸不停地改头换面,价格战、新闻战、版面战、发行时间战、广告战、人才战……,"八仙过海"、各使绝招,报业市场"狼烟滚滚,硝烟弥漫".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报纸涨价成为业界和读者普遍关注的重要事情。当世界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报业的发展也进入“低迷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报纸涨价是好事还是坏事?涨价是否成为市场化竞争机制下报纸的正常行为?涨价是否会掀起新一轮报纸“洗牌”风云?报业价格机制未来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发行市场你争我夺。谁敢分我的蛋糕? 上世纪的最后十年,在一片“断奶”声中,中国报刊业冲破了坚冰,迎来了市场经济的春风。令最早步入市场的报纸老总们吃惊的是,报业经营的利润太丰厚了。利益是最好的驱动力,全国很快掀起了空前的办报热。《华西都市报》的成功引发了经久不衰的都市报热,迎来了中国报业发展史上的“都市报时代”。尤其是到了90年代中期,都市报雨后春笋般地在神州大地上崛起,并且伴随着都市的崛起在中华大地上处处燃起报纸发行大战的狼烟。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南京:报业自律限制竞争? 南京地区部分报纸近日就调整零售价格达成协议:4开16版或对开8版报纸的最低零售价调整至3角,凡低于此价格的报纸一律调整到3角以上,其它报纸价格不变;同时,在报纸发行或零售中不得采取“买一赠一”等其它变相降价方式。据称,这份协议是在江苏“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的主持下,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南京地区部分报纸经共同协商”下达成的。此间迹象显示,尽管协议已经达成,各方反应却不一致。有关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