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前记:去年 4月 7日,南阳作家周熠先生在《河南日报》的文艺副刊上发表了一篇《新春读“红楼”》的文章,认为“曹雪芹及其补续者高鹗在《红楼梦》中,对于地方语,甚至是南阳方言和土语的运用,也极其成功”。周先生称:“阅读中不完全摘录,这样的方言和词汇就达百条。”周先生猜想,一是曹雪芹可能到中原采风;二是南乡文化历史的昌盛,可能对北京文化有所侵润;三是他身边的乳娘、仆童等可能是南阳人。  读了周先生的文章,感到十分亲切,极有兴趣。当时就给他的女公子、我的同事周岩森打电话。“留点版面”,我也要就《红楼梦》的方…  相似文献   

2.
他没有北方男子的剽悍魁伟,也没有南方人的精明圆滑,看上去有些清秀,却不文弱,明净的眼神里多的是一份坦荡和睿智。他就是南通“蓝白文化”的呵护者——吴元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包含着许多地域文化圈,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域文化圈,这使中国的文化艺术明显或隐性地都打上各自文化圈的印记。吴越地处长江河口三角洲,西起皖南,东临大海,北抵江淮,南达绍宁地区。“吴:古称句吴,其祖先生活于今江苏、皖南、浙北一带。越:古称于越,最早活动地区在今浙北及太湖一带。”(引自《吴越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吴越远离中原,轻礼重乐,曾被称为“南蛮”,“吴越两邦同气共俗”。(引自《越绝书外传&;#183;记策考》)吴越先民有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吴越稻作文化创造了东南的远古文明,在长期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不同于中原正统文化而别具特色的吴越文化.,  相似文献   

4.
读余秋雨的文章总有一种地域的认同感,换句话说,总觉得文章是出自一个南方人,甚至可以更确切地说,出自一个江浙一带人之手,这就是所谓的“海味”十足的缘故吧。常听人说起“海派”“京派”,那么何为海派京派,似无确切定义;窃以为,海派文章与京派文章相比,无非写得聪明些,灵秀些,读来更轻快些,这也许也是余文的特色吧。余文老少皆宜,雅俗共赏,一时洛阳纸贵,为何?这是由于他的“化功”地道,他能把景观、文化知识与自己的体验感受融化出一篇篇洋洋洒洒、有品位的记游文,亦能处处顾及文化,而这文化又非专一性,而是普及性的,正投合在广大读者口味的共同切面上。我读了他的《文化苦旅》和《霜冷长河》,两者比较,觉得《文化苦旅》强多了,这确是一本优美、顺畅、有一定文化  相似文献   

5.
《新华字典》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可少了“其他”人在种属关系方面无可争议地隶属于动物,正如第10版《新华字典》“人”字条说的人是“能制造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高等动物”也仍然是动物也仍然只是动物中的一个类别即人类,在分类学的意义上与山林毛狗属于动物中的野兽类、宠物狗属于动物中的家兽类为同一层级。但是,第10版《新华字典》在有些地方就想不通这个道理,来看具体的“想不通”的实例。  相似文献   

6.
文化交流是双向性的。在渊源流长的中韩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文化对韩国产生了明显而又深远的影响。同时,韩国文化也有所反馈。宋时高丽物品的输入,就是其表征之一。宋代高丽与中原交流频繁,高丽物品通过朝贡、使节互访及民间贸易等途径大量输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本文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扇、纸、墨三种,详加考证,窥豹一斑。一、折叠扇的输入扇的历史,在中国大概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唐人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五引《世本怕:“武王作霎。”“霎”,《说文》释曰:“扇也。”又引崔豹站今注》曰:“殷高宗有雅…  相似文献   

7.
古代甘肃,地处中原之西,为华夏之边陲。古甘肃本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但由于历史上之种种原因,其文化渐趋落后,这从选举取士制在古甘肃的实施上可以得到部分的反映。《礼记·礼运》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说的是原始社会的酋长公选制。可见选举取士,古已有之。至汉武帝“置五经博士”、“开创太学”、“确立察举制度”时,选举取士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始得以确立。古甘肃自此以始,历朝均有贡举中选之士。隋唐开创科举考试制度后,古甘肃历朝则皆有士子登科。汉代的察举取士制,是…  相似文献   

8.
冀振武 《出版史料》2008,(1):126-128
公元前2世纪到中世纪,横贯欧亚的“丝绸之路”上中西商旅川流不息,不仅加强了汉族和西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也促进了古代中国和亚、欧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贸易上的交光互影友好往来。“丝绸之路”在中西交通史上铭刻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玄奘天竺求经、马可波罗东方之旅等等早以闻名中外,只是在中世纪以后由于海上交通兴起,加上中原战乱不息,  相似文献   

9.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中原地区有“居天下之中”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较早开发和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素有“文明摇篮”之称.中原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与发展华夏文明必不可少的主要元素.中原传统文化对历史记忆和文明元素的承载需要保持、发展、传承和创新.增强中原传统文化传承,有效发挥其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文化属性,为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助力.  相似文献   

10.
单纯从生物学意义上看,人是一种动物。但人既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就必然从总体上优于一般动物,出于对人的这种优越性的不同理解,研究者对“人是什么”的回答可谓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人是会思考的动物”、“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符号的动物”、“人是社会的动物”。……《人与故事》的作者高小康则站在独特的文化立场上,告诉读者:“人是讲故事的动物。” 的确,每个人对故事都不会觉得陌生,可以说,从孩提时代起,故事就伴随着人的成长,人不能没有故事。然而究竟什么是故事,人为什么要讲故事,对此问题的思考和答案,却又非每个人都能完成。作者认为,“过去时态”、“虚构特性”、“人本意蕴”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王青先生都对西域文化以及西域文学与中原内地的种种关联的论题保持着敏锐的视角和不懈的努力,其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他2001年出版的著作《佛教信仰与神话》以及他近年来在《民族文学研究》、《西域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系列论文里,我们不难看出端倪。此次《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古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的出版,即其多年研究工作的一次阶段性总结,但意义远不止此。西域文化对中原文学的影响,历来是中国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因此,王青《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古小说》不仅具备了“填补空白”…  相似文献   

12.
《礼记·王制》:“南方日蛮,雕题交趾。”岭南是古南越族生活蕃息之地,古代被视为化外之区。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变化,岭南已从蛮荒之地开发成文明之区,文化上也接受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可是历史的足迹还是依约可寻,二十世纪初乃至今天,岭南的风习中仍  相似文献   

13.
金王朝兴起于僻处中国东北一隅的白山黑水之间,是我国古代女真族在马背上建立的政权。在古代,那里虽然很早就臣属于中原王朝,但却一直是远离华夏文明中心区域的一片“蛮荒之地”。女真族在建立金政权之前和刚刚建国称尊之时,内部还保留着原始氏族部落的鲜明痕迹,基本上没有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文化发展极端落后,“无文字”,“无书契”,亦“不知岁月晦朔”。金初,  相似文献   

14.
汉代“甲天下”瓦当上的动物图像历来被认为是鹿,通过考辨,文章指出瓦当上的动物图像是马。马纹瓦当出土于汉甘泉宫遗址,是汉武帝行幸求仙之地。解读瓦当文字“马甲天下”,其文化内涵主要表现为汉武帝长生不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10月28日、29日,人民日报分别在一版头条和报眼位置发表了《古韵新风靓河南》、《中原新辉映民心》两篇反映河南郑、汴、洛“三点一线”文明景区、文明城市创建巡礼的通讯(上、下),读了感到振奋,也有颇多感慨。一方面,报道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大地再创文明新风的故事,使人欣喜;另一方面,人民日报不惜用重要的版面及时刊登这两篇通讯,体现出党报在稿件选择上正确把握全局的能力。前一个时期,河南发生了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事件:洛阳火灾、开封的“法轮功”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自焚、原阳发现有毒大米等,不少媒体…  相似文献   

16.
靳翠萍 《新闻记者》2006,(12):22-2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都市化进程的加剧,一批都市类报纸迅速崛起。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中国传媒文化的生产机制发生了转换.而且其媒介产品内容也日益呈现出都市化特征。“彰显市民生活,建构都市文化”成为都市类报纸的主要诉求。以都市生活为表征的“情感讲述”类栏目也应运而生.较早是《北京青年报》记者安顿主持的“绝对隐私”.现在则在许多都市类报纸上“遍地开花”,比如《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上海《新闻晨报》的“晨报倾诉”等。  相似文献   

17.
张芹 《新闻界》2006,(5):87-88
陈独秀在著名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曾经强调,“科学”与“民主”对“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具有重要意义,并表示“断头流血”都将拥护之。从而高扬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④因此,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也如同重视宣传新思潮、呼唤民主政治一样,成为“五四”时期许多新文化传播媒介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播内容。详细考察身处于新文化传播热潮中的《晨报》附刊,不难看到它作为新文化传播媒介中重要的一份子对“赛先生”的全面传播,  相似文献   

18.
“美女”需要“人造”已经成为时尚。北京、上海掀起了风起云涌的造美大潮。24岁的北京女孩郝璐璐被称为中国第一“人造美女”。郝璐璐全身十多处的整形,要进行手术数十次,历时近200天,耗资30余万。无独有偶,就连处于中原腹地的某医院也开出10万元天价,打造“中原第一美女”。热衷于造美者真是一个浩浩荡荡的时代大军。《中国青年报》还  相似文献   

19.
孙文杰 《青年记者》2017,(14):28-29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引领、推动和凝聚等重要作用,是助推中部崛起的软实力.①由于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领域,网民激增,在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互联网+中原文化传播”代表着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以重构传播模式、优化传播要素、更新传播体系等途径促进中原文化传播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河南经济飞速发展,也为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创新对外传播策略,变挑战为动力,是中原文化走出去的题中之义.中原文化对外传播中文化品牌少、国际影响力不足,传播内容还停留在表层信息,不利于各国文化之间的深入交流,挖掘中原文化的内涵,培育有地域优势的文化品牌,加强国际化的运营与传播,让中原文化在深度与广度上真正的走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