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动儿童受义务教育权是一项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基本权利,并具有可诉性。我国流动儿童受义务教育权在入学机会和受教育过程方面存在不平等,同时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宪法诉讼制度,而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在保护流动儿童受义务教育权方面存在缺陷,因而其权利存在缺损。为了有效保护流动儿童受义务教育权的实现,我国宪法应增加迁徙自由条款,实行宪法的司法化,完善违宪审查制度,并在行政诉讼中增加能够保障流动儿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相关规定等。  相似文献   

2.
流动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状况不仅影响其家庭教育的品质,且直接关乎其是否能真正接受优质的教育,享有全面的教育公平。流动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的欠缺,容易导致其家庭教育存在理念陈旧、方法简单、环境不佳、信息闭塞等问题,状况堪忧,需要通过创造公平的人文和制度环境、创建多元化教育服务体系等途径提升流动儿童家庭文化资本,改进其家庭教育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对某市学前流动儿童家庭的社区服务需求调查,结果表明:学前流动儿童家庭对社区服务需求较强;学前流动儿童家庭极为重视子女的发展;学前流动儿童家庭对社区机构的教育需求迫切。为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政府应从政策、财政资金、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社区机构;社区机构应从明确服务目标、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人员专业素养等方面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幼儿园应关注学前流动儿童群体需求、丰富社区机构教育资源;学前流动儿童家长应积极参与社区机构活动,提升家庭教育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流动儿童"在城市中接受义务教育存在着诸多困难,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虽然关于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政策已较为完备,为其在城市中公办学校入学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流动儿童"在入学机会、受教育过程、学业成就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平等的问题。本研究以湖州市吴兴区农村小学为例,针对"流动儿童"在农村小学受教育的过程,从学校(包括教师)、学生、"流动儿童"家庭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主要体现在入学机会应当平等;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应当平等;与教师和本地同学交往中人格应当平等。为此,应改革户籍制度,实行适龄儿童无条件接受义务教育,完善法律制度,从法律法规上支持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力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表现:在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教育弱化甚至缺失;在学校教育方面,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在社会教育方面,表现为社会教育效果差,甚至失控.主要成因有:家庭功能明显弱化,学校教育理念未及时更新,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尚不完善.要求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寻找其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结构转型——武汉市流动儿童家长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武汉市流动儿童家长实证调查,本文从入学难度、财政负担、家校联系和家庭教育选择等方面剖析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当前流动儿童教育正经历一次结构转型,即流动人口从对儿童入学机会的关注逐步转变到关注教育过程、教育质量和初中后入学机会。流入地政府需要在教育财政、课程设置、考试评价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以回应上述挑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城务工农民数量逐年增多,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的现状来看,我国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被歧视的不公平现象。究其原因,与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和法律法规密切相关。由于教育制度不完善和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得不到切实保障,无法享受公平、平等的受教育权。基于此,有必要通过对受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法律保护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归纳、总结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9.
流动青少年是城市学校中的新群体,与非流动青少年相比,其人际交往显现出交往范围相对狭窄、交往对象比较固定、交往程度不深等特点。其根源在于社会制度因素、学校环境因素、家庭教育因素、个体心理因素等诸多方面。促进流动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发展,政府应在制度上保证其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学校应在思想、管理、教学等方面进行改进;开展家校合作;完善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10.
文化资本不足导致了城市流动儿童无论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区教育中均处于困窘境地。政府要为城市流动儿童的家长提供更多发展平台,以提升其家庭教育质量,增加城市流动儿童家庭的文化资本;学校应树立公平的基本价值导向,保证城市流动儿童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全社会都应有关心弱势群体的心态,充分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推动城市流动儿童社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