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畅 《家教世界》2021,(2):25-27
1 愚公家门口的两座大山一一太行山和王屋山,山峰高耸入云,连绵起伏,都看不到尽头,所以想要走出去就非常麻烦,大家出门都要翻越这两座大山,要走很长很长的路,愚公就召集大伙,向大家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准备把这两座山挖平,大家都很赞同.  相似文献   

2.
愚公移山     
小髅图 《顽皮娃娃》2008,(15):22-25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人,人们叫他“愚公”。 愚公家门口有两座很高很高的山,一座是太行山,另一座是王屋山。这两座大山正好挡在愚公家门口。他们一家人每天出去干活、办事都要绕很远的路,非常不方便。  相似文献   

3.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北山愚公的老人,家门南面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  相似文献   

4.
时光飞梭,眨眼间已到了21世纪,而愚公却还没能将挡在家门口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移走。虽说愚公身子骨还算硬朗,但这样挖下去也不是办法呀。这时候,愚公只好向智叟请教了。  相似文献   

5.
愚公移山     
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两座巍峨的大山,一座是太行,一座是王屋,这两座山都很高。 山的北边住着年近90的愚公。由于家门被这两座山挡住了,每次外出全家人都要绕过大山,多走很多路。  相似文献   

6.
古时候,有一个叫愚公的老人,他家门前有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愚公一家出行非常不便……这两座山太讨厌了,我订的报纸、牛奶根本送不进来,更别提宽带入户啦!所以,孩子们,我决定……明白您的意思,愚公爷爷,我们全家一定同心协力,把山移走!把山移走?开什么玩笑,我是说咱进城买套新房,把家搬走!就这样,愚公一家进城买房去了……静……××小区9800元/平方米您舒适的家子孙们,我们全家同心协力,一定把山铲平!话说有一人叫智叟,他听到愚公挖山的消息……愚公,你太天真了吧!这两座大山,你怎么可能把它们移走呢?哈哈……我移不走还有我儿子,儿子后面…  相似文献   

7.
愚公一家世世代代居住在山里,门前有王屋、太行两座大山,它们把愚公死死挡在山里,日子难过啊。愚公寻思着:得想法子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给搬了。这天,愚公找到老朋友智叟,告诉了他想移山的事。智叟听后摸着胡子哈哈大笑,坚决反对。智叟不愧是智叟,一会儿就想出了一个主意。愚公一听,连声称好,就回家准备了。回到家,愚公召开了一次大家庭会议,会上提出了智叟的想法。全家听了都觉得十分妙,第二天他们就开始行动了。原来智叟建议利用这两座山进行资源开发,招商引资。这样,不但节省人力,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怪不得愚公一家人都说好呢!…  相似文献   

8.
人物:愚公、他的大儿子、小儿子、众子孙们;智叟。时间:中国古代的时候。地点:太行、王屋山脚下。(幕启。背景的画面是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巍峨雄伟。音乐声中,愚公与众子孙劳动场面,做舞蹈造型。愚公的大儿子上场。)  相似文献   

9.
愚公新传     
转眼间,愚公一家步入了21世纪。这次挡在愚公家门口的不是太行、王屋两座山了,而是五岳之首的泰山。望着泰山,愚公说:“怎么我住哪儿,哪儿就有山?”于是,决定再移山。他把全家人招集起来,说:“孩子们,今天把大家招集来,是商议移走门前这座大山的事。大家知道,这座山是五岳之首,‘大’不可测,但是,太行、王屋两座山不是被我们搬走了吗?人  相似文献   

10.
《愚公移山》的故事最早见于《列子·汤问》篇。故事讲的是:年已九十的愚公因感到大山挡道,交通不便,遂召集家庭会议搬掉门外的两座大山。儿孙辈都很听他的话,一呼即应,没有异议,而且说干就干。邻居一个才换牙的儿童也欣然助战。然而,他同时遇到了反对移山的意见。首先是妻子有两点疑虑:一是感到愚公年事已高,莫说搬掉两座大山,就是连魁父之类的小土丘也奈何不得。二是挖掉的土石往哪儿堆放?她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却受到头脑已经发热的愚公暨儿孙的反对和批驳,终于以少数服从多数通过搬山的决定。第二个持反对意见者是河曲智叟,看不过眼,劝阻道:“你们太愚蠢了!以你这样的高龄残年,连大山的一草一木都奈何不得,又怎能把大山搬走呢?”可是愚公根本听不进这些劝告,并且以子子孙孙无有穷尽为  相似文献   

11.
你真笨,愚公     
愚公移山这个成语大家一定都知道吧?它讲述的是一个叫愚公的农夫,他家前后各有座大山,拦住了去路。如果愚公要出去,一定要翻山越岭,过了大山才能到。愚公为了方便,就独自一人拿了锄头去挖山,想把山搬走。日子一天天过去,愚公早出晚归去挖山,他花了很长时间,直到快死了,还没能把山移开。很多人认为愚公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相似文献   

12.
(课本剧脚本)“愚公”新传道具:显示牌、头盔、相机等。出场人物:愚公、愚妻、智叟、山神、玉帝、愚公子孙第一幕(愚公、愚妻上)(愚公头系白毛巾,边走边望天)愚公:我们家门前这王屋、太行二山,风景真好。愚妻:好个屁,整日没阳光,衣服晒不干,道路不好走,噫,你发什么呆呀!愚公:(一副深思样,伴咳嗽声)太太,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这两座山搬走。愚妻:(摸摸愚公额头)怎么咳嗽,没发烧吧?快请医生看看,该不会染上“非典型肺炎”吧?愚公:我没病,我决定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孩儿们!愚公子孙:(匆匆上)干嘛,老爸?愚公:我决定搬走这两座大山,去省城才方…  相似文献   

13.
话说愚公虽然是个老实的粗人,但在移山之前却深思熟虑了一番。“两座大山把我们村与外界的发展机遇隔绝。山,正是山,让我们看不到富庶与繁华,让我们得不到机遇与发展。”想到这里,愚公更加精神抖擞。“为了全村人世代的利益,无论多大的山,我也不怕。即使是让我一个人去做这件事并且苦死累死,我也心甘情愿。”愚公自言自语道。同村的智叟是当地有名的零售商,赶着骆驼队一趟又一趟地把山里头买不到的生活必需品从山外的城市运进来,然后高价出售给乡亲们。乡亲们由于出山不便,为了生活不得不接受智叟的高价物品。智叟靠着两座大山一天天暴发。…  相似文献   

14.
却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玉帝后,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王屋和太行两座大山搬走了。从此以后,愚公和儿孙们再也不用每天上山、下山地走冤枉路了。这天,愚公好开心,挎上个篮子,兴冲冲赶集去了。几十年来都苦于进出不方便,如今,的确应该舒舒服服地出去一趟了。  相似文献   

15.
话说玉皇大帝命夸娥氏二子搬掉了两座险峻的大山,从此,豫南和汉阴畅通无阻,可谓“望望头上天外有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在冀北,河阳的老百姓都欢腾了,称愚公为“移山英雄”。于是乎愚公这名声一传十,十传百,不胫而走,名扬四海,威震五岳,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此事传到县太爷耳中,县太爷觉得愚公为老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五册《愚公移山》:“……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其中的“惩山北之塞”究竟应该怎样解释呢?与该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199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译文是……住在大山的正对面。由于北边的大山挡路,出来进去都要绕道……”。愚公想移山“由于北边的大山挡路”吗?笔者认为愚公想移山不是“由于北边的大山挡路”,而是“由于南边的大山挡路”。何以见得?《愚公移山》一文中首先交代了太行、王屋两座山是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即在黄河以  相似文献   

17.
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就听人说:有个叫“愚公”的人,用畚箕把两座山搬开了,真了不起!我听了,心里感到奇怪而又可笑:一位老公公把两座大山搬开?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但是,最近我在一本《智趣故事大全》中看到《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看完后,我不但没有像智叟那样觉得愚公愚不可及,反而对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山是那么高大,  相似文献   

18.
任教两个班语文课兼一个班主任工作,我们感觉有点累。尤其每次作文簿练习一收上来,往面前一摆,感觉它们像两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于是我们便每天挖山不止。大智的愚公感动了天帝,派了两个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可我们面前这两座山搬去又搬回,看来非到退休那天方能有尽头。环顾四周,大家心有戚戚。  相似文献   

19.
《河南教育》2006,(9S):F0002-F0002
愚公儿女多奇志,谱就教育新篇章。位于王屋山下、愚公故里的王屋一中。立足山区实际,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挖掉了压在山区学生头上入学难、学习难、成才难的三座“大山”,教育教学成绩优秀,办学水平日渐提高,成为愚公故里的一颗耀眼明珠。  相似文献   

20.
幕启:四周各700里,太行山和王屋山高耸入云。山顶环绕着薄薄的、轻纱似的雾。面对着山有一房屋。由于山的阻塞,屋里人出入非常不方便(这是愚公的家)。愚公一家正在屋子里议论着。愚公我认为家门口这两座山阻碍了我们出入的道路,非常不方便。所以我想与你们一起尽全力铲平大山,使我们一出门便可以到达豫州的南部,然后到达汉水南岸。不知道大家意下如何?听到这个建议,全家人纷纷议论了起来。愚公妻子(疑惑地)就凭你老头的力量,恐怕连魁父这座小山坡也难以削平,更何况是太行山和王屋山呢?而且土石又放在哪里呢?愚公子孙(纷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