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等教育信息化对教学管理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它对推动高校个性化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优秀教学资源的整合使用,深化教学管理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影响殊深。高校应高度重视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和资讯素质的培养,推动教育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2.
正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促进管理流程优化、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率,是当前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和发展主旋律。为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由理事长蒋东兴、副理事长种连荣和邸德海牵头,组织专家成立案例集编委会,发动会员高校撰写创新应用案例,总结和推广高校信息化成功经验。《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案例集》(第一辑)已经于2014年4月由清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创新理念注入了新的内涵。抓住这个历史性机遇,运用教育信息化资源,促进高等教育的模式创新;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推进高校运行机制创新;运用教育国际化战略,谋求新的教育资源和市场空间的思维创新;运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开辟高校办学的特色创新。  相似文献   

4.
试论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对高等教育创新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高等教育本身必须不断创新,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手段和发展方向,它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重点阐述了多媒体及网络教学给高等教育自身带来的七个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婧 《江苏高教》2004,(4):109-111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高等教育为信息化社会培养创新人才、贯彻终身教育思想、促成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而必然选择的一条发展道路。高等教育信息化将改变高校教育的目标体系、评价体系和高校之间的竞争规则。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师生关系的转变.科研合作的加强,所有这些能否获得成功都依赖于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因此,提升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信息化与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的融合与创新,服务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提升高校在新形势下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定于2016年4月25日至26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2016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无处不在的大数据,与高校师生的科研、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7.
面对知识经济环境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必须改革,高等教育要发展,必须创新,本探讨了高校心理创新教育的内涵,心理创新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及心理创新教育的基础,提出了高校心理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加快信息化校园建设,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对高等教育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重庆邮电学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对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提出了高校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育工作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可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工作才能把握高校意识形态的建设,加强高校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发展经济社会的需要,教育信息化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高校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巨大变化。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国际化的有效手段,更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外合作办学涉及高等教育资源的跨境流动与课程体系的共建共享,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前沿。“云校园”概念的引入旨在通过基于互联网线上教学管理平台,建立中外合作办学高校间共享课程、师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课程联盟”,实现中外高校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的优化,对创新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国高等学校在21世纪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必须开放教育理念,树立新的教育质量现,实现教育方法现代化,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正确处理教与学、基础与创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共性化与个性化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学校生存、发展和创新的基础,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反映了高校的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历史积淀和教学传统,体现出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文章对影响高校学风的根本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高校学风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当前影响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有:高校办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办学定位不明确;应试教育和应试学习倾向普遍;教学投入不足;生源水平参差不一;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发展。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树立科学的、多元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科学实验与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高等学校三级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加大教学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4.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互联网+"则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之一。现阶段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手段陈旧、教学形式呆板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结合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探索出了云课堂+课程、微课+课程、任务驱动+课程、实体模拟+课程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中学生由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由传统思维培养到创新思维培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福建省在政策层面也积极向构建学习型社会推进。由于高等教育在整个终身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实现形式和途径的高等学校教学面对学习型社会必须寻求根本性的制度变革和体制创新。“以人为本”,建立弹性教学制度是学习型社会对福建省高校制度改革的最急切呼唤。  相似文献   

16.
新建本科院校质量工程与精品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荣发  李彬  张林  王怡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3):35-37,47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实现本科教育扩张的主要基地。实施教育质量工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精品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机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了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建设的新观念、新思想,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实途径之一。通过对精品课程在教育质量工程中重要作用的阐述,讨论了新建本科院校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并提出在教育质量工程中实施精品课程战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民办高校存在着生源质量、管理质量、办学特色和师资队伍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应寻找可行的路径,采取正确的对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只有循着可行的路径,采取正确的措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有效投入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大学治理体制、创新发展制度环境,才能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走上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近年来虽有较大的发展,但还未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高职教育仍远远滞后于普通高等教育,制约高职教育发展与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多方歧视,法律法规保障不足,办学条件不足,教学改革不到位。解决办法主要有:国家通过加快立法推进高职教育,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政策支持,高职院校要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社会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其成绩是巨大的。但是,宁波市高等教育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其规模、质量、结构、投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更缺乏强有力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因此,如何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各类高校持续协调的发展,全面提升宁波市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真正满足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已经成为当前宁波市高等教育转型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