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战胜国内外敌人,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而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的几十年时间内,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作出最大贡献的,则是周恩来同志”。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是我党统一战线的主要负责人,在理论和实践上为  相似文献   

2.
董必武是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者之一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法学家,曾长期从事我党统一战线的领导工作,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时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我党建立和完善统一战线的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大革命时期是董必武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奠基时期,现阶段系统梳理大革命时期董必武统一战线思想,为弘扬董必武的个人价值以及当前统战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构建"大统战"格局等方面提供理论和现实借鉴。  相似文献   

3.
任弼时的统战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弼时关于建立国际反帝统一战线和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的思想,进一步深化和扩展了我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内涵和外延,为我党的统战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和领导了抗日各党派、各阶级团结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它是中国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华的危难之秋团结抗战救中国的纽带。它具有非常的广泛性,不仅有政治的统一战线、军事的统一战线、文化的统一战线。而且还有法制的统一战线。本文试就我党的法制统一战线略陈管见,作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5.
<正>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和国民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我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与国民党发动的反共磨擦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时期,董必武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把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建成我党公开领导民众运动的机构。抗日战争期间,董必武在国统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民党进行谈判,表现出高超的统战工作艺术。他从丰富的工作实践中,总结概括了我党统一战线工作一系列重大的基本理论与政策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是长期存在并不断地发展着。两个联盟的思想是我党对无产阶级革命战略和策略思想的重大发展。邓小平在新时期关于统一战线两个联盟的思想,是对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两个联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成功地实现了由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向社会主义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性过渡。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统一战线的范围和对象问题;统一战线政治基础问题;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两个联盟内部之间矛盾的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8.
"老三篇"丰富地蕴涵着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基本理论、方针策略和原则主张,集中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统一战线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成果: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强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重视发挥国际统一战线的作用等等,实现了统一战线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9.
统一战线是我党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任务和阶级状况不同,统一战线有不同的性质、对象、方针和原则,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新的历史时期,国内(港澳台除外)阶级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的变化,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提出许多新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工人阶级内部的统一战线就是其中一个重大的课题,需要在理论上加以说明。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认识上存在一种误解,认为统一战线就是工人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建  相似文献   

10.
统一战线,在过去,曾是我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革命胜利的法宝。在当前和今后也是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法宝。统一战线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在中国革命的几个历史时期,为我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统战方针、政策的制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以实践来说,他在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和平解决“西安事  相似文献   

11.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我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为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和发展国民革命统一战线,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十八年的经验所得出的结论,那时正是抗日战争开始不久。由于我党正确制定并执行了统一战线的政策,所以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江泽民同志最近朗确指出:“统一战线仍然是社会主义时期党的一大法宝,是党的总政策的重要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与各民主党派和党外的朋友的关系,已经由“长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统一战线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没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正是正确地制定和运用了统一战线这个策略方针,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发动了全民族的抗战,为赢得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马列主义者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演变到完善的过程,我党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经历了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联蒋抗日”这样  相似文献   

14.
统一战线是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克敌致胜的重要法宝,这是一个不容否定的历史结论.那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是否还是我党的重要法宝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四个现代化和祖国和平统一两大历史任务能否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否建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人能否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对统一战线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需要我们对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地位、作用和特点,尤其是高校统战工作的地位、作用和特点,认真加以研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便切切实实地做好新时期的统战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并且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方针.我国的统战工作,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符合历史规律和时代特点的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理论.他指出,在新时期“统一战线仍然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我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特点。认为 ,从我党统一战线理论实践的发展历程看 ,具有四个基本特点 :基本原理的连续性 ;发展进程的阶段性 ;理论逐步走向系统性 ;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坚持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在抗日战争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体现,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并使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胜利的关键。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这个原则的说明、实践和坚持,是把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引向胜利之途的中心一环”,(《毛选》384页)这里说的“说明、实践、坚持”六个字,实际上也是对如何贯彻实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实行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它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推动了全国人民和国民党的先进分子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共产党人李大钊是我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的积极宣传者和执行者,他为建立、发展和巩固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不辞辛劳,奔走在大江南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积极同孙中山联络,努力促成国共合作。国共两党酝酿台作,开始于一九二二年。当时国共两党都愿意改善彼此的关系,以适应革命的需要。一九二一年六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来到中国,打算与孙中山直接见面,交换关于中国革命的看法。李大钊请蔡元培把马林介绍给孙中山。一九二一年十二月十日,马林在张太雷的陪  相似文献   

18.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党的革命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发展阶段和组成部分,其突出贡献体现在毛泽东对无产阶级与劳动阶级政治联盟的建立与巩固、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完整论述,以及提出与亲英美的大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阐述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特点;论述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及实践对党的革命统一战线理论体系、党的农民革命理论、党的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潭秋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宣传家,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参与了我党对于国共合作大政方针的制定。从主张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到积极支持建立国民党湖北省党部,以及为了巩固统一战线而坚决地反对国民党右派,在这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这期间他亲自参与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发表了一系列宣传国共合作的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共合作的理论原则。这对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促成国共合作,进而推动革命进程的发展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都广泛参加的统一战线。由于参加统一战线的社会阶级的广泛和成分的复杂,就决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为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党制定出正确的策略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