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感受北京     
中国和法国的生活大不相同。有时,我觉得我似乎走错了地方,应该回到我的国家去,但是这种时刻总是稍纵即逝。于是,我觉得我既不属于这里,也不属于法国。当然,我想念我的家人和朋友们。这里有一种特别的魅力吸引着我,但我解释不清,每天都有些新的事情发生。现在,中国不仅让我领略了一种化,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思绪万千,我在中国的经历更像个饱含眷恋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快乐的秘密     
我在旅游业工作了24个年头,我热爱我的工作,从来没想过辞职,当然,将来退休是另外一回事。我最初是个教师,离开讲台之后我想我再也不会教书育人了,但是鬼使神差,我工作生涯的最后阶段却是在旅游行业做讲师。我在著名的伽利略公司(隶属于南非航空公司),是专为旅游代理商服务的。退休之前我在该公司的咨询台做电话咨询工作,并通过电脑为客户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3.
我初到英国是在1934年秋。到了伦敦,我的中学英国老师朗曼就给我找了两位教希腊和拉丁的老师。给我补习希腊和拉丁。这是因为我要去牛津大学念希腊和罗马学,而在当时去牛津读这种学的学生都是在中学已经学过一点这两种字,我在中学读书时却没有这种机会。我在伦敦补习了几个月,1935年年初,去牛津参加入学考试,通过了。  相似文献   

4.
身为杂志社的主任记,我有幸先后四次采访了“两会”中的政协委员。回首往事,总有一些人和事让我感动,使我感到温暖,特别是政协委员们,总有一些小事,一些小的细节,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听了《空山鸟语》这首曲子。 听着这首曲子,我仿佛被带进一个幽静的山谷之中。那里群山翠谷,山清水秀。鸟儿们在欢快的歌唱。我快乐极了,总想高歌一曲,以表示我满心的愉快。我已经被大自然美丽的杰作给迷住了。  相似文献   

6.
思念母亲     
我早已做了孩子的母亲,可无论是忧伤、快乐,还是悠闲、繁忙,我都无刻不在思念着我的母亲。无论我长多大,可在母亲面前我总是个小老丫。  相似文献   

7.
日本占领广州后,我第一阶段的战地报道工作画上了一个句号,因为我一到香港,合众社就把我开除了。在香港,我在宋庆龄领导下工作一年多,帮助她宣传并争取全世界支持中国的事业。  相似文献   

8.
已经过去40多年了,不知怎么,对于北大荒的印象,我总是无法真正地忘怀。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看见一派相似的风光,心海就会涌起遐想的波涛。其实,北大荒既不是我的家乡,也不是我的出生地,更不是我向往的所在。如果说还算有缘分的话,倒是1957年那场政治灾难,让我和北大荒结下了情缘。时间不过短短3年。  相似文献   

9.
我母亲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在我出生的那天晚上,她竟然梦到了我是一把娇媚动人的琵琶。我的全身漆黑如夜,可黑得高雅、黑得大方,黑色中倾泻出让人心惊肉跳的美丽。这种美丽幽雅入魂,深邃入肌,融人心骨。因为琵琶是我,所以我是琵琶。我是木做的肌体,婀娜的娇躯散发着飘渺的木樨般清香……  相似文献   

10.
我有蛇一样的柔嫩的腰身,还有着狐狸一样的聪明头脑,我的容貌如天仙一般完美无缺。我很自信地说,山林中所有的女人每当看到我时就会产生痛心疾首的嫉妒感,甚至连自杀的心理也有。山林的男人见了我怅然若失,无奈他们味如鸡肋,对我只有望梅止渴的份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岁月像一团被揉皱了的破抹布,无论用多么高级的熨斗也熨不平……转眼,三十年了,就像大山见证了我被深埋在这里的岁月一样,我也亲历了林业局的筹建与发展。当我一不小心到了退休年龄的时候,突然发现,其实我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完,那像梦一样的日子,真的如梦一般飞逝的岁月就永远地被丢在了那山那水……  相似文献   

12.
刘泽民 《生态文化》2002,(2):58-58,64
知天命之年后,聊发少年狂,学写涂鸦之作,一股作气写了三百余篇散文,编成《山趣》、《山梦》、《山韵》、《山魂》四个集子。有人见我老态龙钟了,就规劝我说:“该止笔了,悠闲地安度晚年吧。”我没有听信金玉良言,仍然固执地写着,并开始写长篇小说。我不安分的主要原因是受了敖汉五十多万人的重托。  相似文献   

13.
金枝 真没想到,事情的结果却是如此可悲。谁都无法相信,山林在种种折磨中挺了过来,却预料不到山里的人整整换了一茬。多年以后,我只见到一个疯女人,她骑在毛驴身上,神情悠闲地与我擦肩而过。她的丈夫心疼地扶着她的腰。我感到她很面熟,似乎与我曾经朝夕相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反思城市化     
《职业圈》2014,(22):50-51
检讨一下公共政策制订中的问题,当年的功能定位哪个决定错了,政府的权力是不是太大了,那就限制一下自己。比如,我买一辆车是买的365天开的,价钱是按这个定的,实行单双号后,等于把车的一半功能给废了,可是我交税没按单双号交,如果说我也按单双号交政府干吗?所以,这些东西我觉得政府在公共政策上,—定要保持制定政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那是1981年,这一年对我来说有几个第一:第一次在外常驻,第一次来到北京,第一次怀孕,然后是第一次生孩子。一个清晨,我的大儿子来到了这个家庭,准确地说,他是早上4:15出生的。我确实知道他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是在北京首都医院出生的,我记得太清楚了。  相似文献   

16.
王静 《生态文化》2003,(3):42-44
小时候,听大人们说:“太平房”是通往天堂的驿站,尽管解释得颇有诗意,但我一点也不觉得有多浪漫,爸爸妈妈也很在意的让我回避那个地方。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无法回避,大概是1995年的时候,28岁的我第一次去了“太平间”,为我先生的外婆送行。从那以后,我不知道去了那里多少次,但每一次看到那高举过头顶的泥盆随着一声脆响而变得粉碎。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化》2006,(2):F0002-F0002
我是从小在林区长大的,21岁的时候担任林场工会主席。这个年龄正是浪漫的年龄,也是开始成熟的年龄。所以我对林场纯扑的父老兄弟和他们之间真诚的情感,对大森林的一草一木都有了一些思考和浪漫的联想。我便试图把这些思考用诗的形式记录下来,所以就试探着分行写一些句子。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我向《延边日报》副刊投寄了一首小诗《万年青》,时任诗歌编辑的刘德昌老师给我回了一封信,并提出修改意见,不久被采用。我的诗歌创作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相似文献   

18.
我曾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过四年法语,从第一次接触法语开始,我就朝思暮想能去法国亲眼看看法兰西民族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大家不是都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吗”?2004~2005年,作为中国政府公派的访问学者,我有幸在法国学习生活了一年。这种生活经历让我得以与这个国家的许多人有了直接的接触,但同时也让我亲历了一些来自不同文化的冲击。这种冲击有时令人很费解,有时又觉得滑稽可笑。在接下来的文章里我向你讲讲这些故事。  相似文献   

19.
水中的鱼儿     
我又站在了家乡的土地上,我又站在了那条小溪旁。可是,令我惊诧的是小溪已不是原来的小溪了,蜿蜒着的是一条干涸了的旧溪床,那该是小溪的遗骨。溪床里的石子也已失去了旧日的鲜亮,涩巴巴地躺在山脚下。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过四年法语,从第一次接触法语开始,我就朝思暮想能去法国亲眼看看法兰西民族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大家不是都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吗”?2004-2005年,作为中国政府公派的访问学者,我有幸在法国学习生活了一年。这种生活经历让我得以与这个国家的许多人有了直接的接触,但同时也让我亲历了一些来自不同文化的冲击。这种冲击有时令人很费解,有时又觉得滑稽可笑。在接下来的文章里我向你讲讲这些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