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斌 《生态文化》2003,(2):35-38
在祖国的东北部,有一个美丽又富饶的地方,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儿的大山里,隐藏着一处美妙而神奇的泉水——药水泉。  相似文献   

2.
山菊     
汪田 《生态文化》2012,(2):11-14
一九四一年的秋天,山林里的各色野果熟了。野葡萄、野核桃、野山楂、野梨、野蘑菇熟成了姹紫嫣红,山林把春天和夏天孕育和哺育出的硕果一股脑儿地捧了出来。大山里的又一个收获季节到了。山里有个村子叫小南屯,屯里的山菊和一帮姐妹们每年春天都要挖野菜,秋天拾山货。山里人家,靠山吃山,  相似文献   

3.
旅游报道一直是对外传播中必不可少的品类。它以其长盛不衰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海外读,也成为我们对外宣传期刊的传统、经典和保留项目。我国各种对外宣传期刊,从创办到今天,旅游报道层出不穷,且有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旅游栏目。  相似文献   

4.
刘东平 《对外大传播》2002,10(10):11-13
旅游报道一直是对外传播中必不可少的品类。它以其长盛不衰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海外读,也成为我们对外宣传期刊的传统、经典和保留项目。我国各种对外宣传期刊,从创办到今天,旅游报道层出不穷,且有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旅游栏目。  相似文献   

5.
鱼鹰     
李晓 《生态文化》2012,(6):37-39
我的家乡有很多的水,河水,江水,湖水,溪水,还有泉水,在过去没有自来水时,还有井水。我的家乡还有许多的山,大山,小山,独立的山,连成片的山,这些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长有茂密的树。有山就有树,有水就有鱼。大树小树满山都是,大鱼小鱼江河湖溪里都有。家乡的鱼很多,  相似文献   

6.
楞场风景线     
长一句短一句带有辣味的号子撞响了黎明之弦太阳走出了昨夜的梦幻蹲在山坡上用雾白色的呼吸勾勒着山谷的烂漫大山的期盼压弯了索道大原木横扫雪原以一路烟尘作别消失在茫茫群山马达鼓动着日子烈性酒注一腔温暖风雨灌硬的肩膀抬起了古老的森林抬起了古老的大山大木垛又一次垒起山里山外的企盼大火车又一次喊出了山里山外的誓言楞场风景线@陈常朋  相似文献   

7.
浙江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孙永,从小生活在临安大山里的外婆家,家乡的一草一木滋养了他幼小的心田,他对故乡,有着执著的爱。特别是高中毕业后在浙江萧山当知青的几年里,更使他感受到村民们身上那特有的质朴感情和他们热爱土地、热爱家乡的崇高品格和精神境界,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他吮吸着大地的乳汁,体验着农民的思想感情,画艺逐渐成熟起来。孙永近影A recent photo of Sun Yong恢复高考后,孙永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浙江美院)全国率先招收山水画研究生的第一批学生,更令他欣慰的是著名山水画大师…  相似文献   

8.
牛皮杜鹃     
风暴拉开了冬天的帷幕冰雪中高昂着不屈的头颅把绿的生命贮藏雪中把对春的追求播进泥土冬天的道路虽然漫长总是闪动着春天的脚步你是长白山最美丽的花朵用拼搏谱写了绿色的威武牛皮杜鹃@顾有生  相似文献   

9.
水中的鱼儿     
我又站在了家乡的土地上,我又站在了那条小溪旁。可是,令我惊诧的是小溪已不是原来的小溪了,蜿蜒着的是一条干涸了的旧溪床,那该是小溪的遗骨。溪床里的石子也已失去了旧日的鲜亮,涩巴巴地躺在山脚下。  相似文献   

10.
在湘东,有一条美丽的江——湘江,因一代伟人“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指点江山,激扬字”而被载人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和奋斗史。如今.她流淌的音符,伴随着新时代的节拍,又在述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新故事。  相似文献   

11.
吴炜 《生态文化》2005,(4):62-63
狗娃是一只猴子,是我心中常挂念的一只猴子。三年多来,它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总是挥之不去。提起狗娃,那还得从三年前的一个春天的早晨说起。那天山农将一只刚出生不久的猴子送到林业局林政科。小东西浑身长着灰色的绒毛,皮肉红红的。可能是因为有些怕生,嘴里不时发出“吱——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收获春天     
山里的春天是什么时候来的,谁也说不清,因为山涧里的积雪总是模糊着季节的界线。忽然的一天,一抹嫩绿或是一朵不知名的小花儿,在积雪的缝隙里探出笑脸,人们便恍悟般惊喜地说,哦,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恪尽职守地把天地间重新抹得五彩斑斓。于是,山绿了,水绿了,树绿了,草绿了。在一片绿色的海洋里,夹杂着一些黄的红的或紫的花儿,鸟儿们在树枝上或在天空  相似文献   

13.
旅人的心灵归属 酥油蜂蜜、乐山豆花、蓝田裤带面、山东煎饼……这些最朴素的家乡食物,再次挑动了众多“吃货”的味蕾与乡愁。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这些祛除了奢侈与精工细作的食物,这些充分展现手工曼妙与食材获取艰辛的食物,这些来自大山大海深处、包裹着浓浓乡土味、最纯真最天然的食物,这些只有丈夫妻子母亲会做、饱含着故土亲人温度的食物,不仅俘获了人们的胃,也获取了人们的心。  相似文献   

14.
林区养路工     
在我面前风的那边终于成了风景支撑在蓝天下沿森林拓展延伸 鸡从睡梦中醒来 伸展着喉咙 这时你早已甩掉那片鸡鸣 挺直了腰 默默地注视着这条 早已渴望的里程涌动的心情被雨水淋透雨水里有你闪光的身影不断地重复着生命的交响用真诚加固大山的平衡太阳红着脸把你熔化你淡淡的汗水填平了那片泥泞你总是那样用激情把平坦引进森林用心架起彩虹林区养路工@于秀荣  相似文献   

15.
青狼     
母亲将我生于死神的魔掌就倒在那个荒凉的山岗此刻我踩着自己的影子钻进一条死亡之谷又跋涉在另一条死亡线上大山不知我怎样想只知道我是一条小小的青狼从不懂温暖只有炎炎烈日煎熬我的饥肠从不曾被爱只有冷冷的枪口痴迷我的胸膛举足是圈套 落步是陷阱忠于我的只是无力保护自己的影子任阳光缩短拉长总是瞪着眼青睐自己的恶运总是支楞着耳朵倾听即到的不幸夜幕降临的时候才微觉一丝安然然而月亮又拉开无声的金弓苍穹 这唯一的保护伞也是一张无形的巨网命运注定逃不脱这片凄凉的洪荒干瘪的肚皮膨胀我求生的欲望枪声使我镇静、不再躲藏绳套…  相似文献   

16.
为一睹古人刻于石碑的文字,我走进魂牵梦萦的大山。夜郎古国,应该珍藏着太多太多诱人的秘密:汉代以来,多少文武大官在政治角逐中失利,被流放夜郎?诗仙李白若不是流放途中被赦,肯定也会走进这里。这里的故事委实太多!那些对君王赤胆忠心患难与共却又不能同享太平的武将,那些敢于仗义执言却被奸臣陷害的文臣流放夜郎,忠骨深埋于大山,他们的灵魂在深沉的泥土之下游荡,一个个警世明言会不会也刻于地面的石碑?我走进大山——古夜郎腹地黔南,走进一片神奇的土地!今日黔南,正被一片片葱郁的绿色覆盖着。我穿行在绿色的世界里苦苦找寻,遗憾的是,没能找到一面文字清晰的古碑!这里讲述的,全是当代关于绿色的故事。作为珠江和长江源头,黔南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多次受到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表彰。通过各项工程项目的实施,全州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46%以上,自1998年以来,平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这个数字令人欣慰,更令人称奇!因为,“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灾难性地摧毁着大山,“三年困难”时期,刀耕火种又将所剩无几的森林资源破坏殆尽!此后人口剧增,大山只要冒出一点儿绿枝,一双双贪婪索取的手即刻伸了过去!直至山洪暴发泥石俱下,各种自然灾害频频报复,疯狂的人类这才开始...  相似文献   

17.
王珍 《文化交流》2016,(9):12-15
正新茶萌芽啦、新茶开摘啦、新茶上市啦……每年一进入春天总是有许多关于新茶的消息,像布谷鸟一声声叫着春天。有关茶的信息从来就不会淡出杭城。自2005年杭州被正式命名为"中国茶都"起,一年一度的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已然成为杭州这座"生活品质之城"中不可或缺的重头戏之一。2016年5月6日至9日,为期4天的茶博会以"茶悦世界,分享未来"为主题,论茶、讲茶、斗茶、品茶、茶艺比赛等精彩纷呈的茶事活动,又一次让中国茶都杭州沉醉于浓郁的茶香之中,那流芳百世的茶文化更是雅到了骨子里,俗到了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春天的脚步     
春天来了。冬天把雪下了一场又一场,那是为春开启生命的“专列”准备的润滑剂。 春天适时适节悄悄地就来了。在人们毫无防备时,春把冬的外衣一层层剥掉,一点一点勾兑着绿色的颜料搅动着,先染绿小草,小草从睡梦中睁开朦胧的眼睛,偷偷地掀开冻土,露出嫩嫩的绿绿的小脸,渐淡渐浓地绿着。 绿了的小草引来鸟语花香,太阳像冻过的柿子又被缓过来,软软的,暖暖的。然后,春就躲在太  相似文献   

19.
春天走来了     
春天款款地走来携着细雨细雨绵绵滋润着干渴的土地抚慰着人们的心田春天轻盈盈地走来驾驭着熏风熏风柔柔荡动着春的裙摆送给万物一张张纯美的笑脸春天走来了春天就是一只旅鸟儿用羽翼翻开新生命的期待扇走冬的留恋春天走来了春天就是一本诗集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森林都是一首首绝美的诗篇春天走来了春天就是一支恒久的歌每一条溪泉每一条江河都是一曲曲欢愉的古韵新弦春天走来了春天就如千年古酿久远的陈香飘荡出四季的畅想让人间永享绿色的清爽春天走来了春天对生命有太多的承诺春天对生命更有太多的祝愿春天真的走来了春天用鲜花织成七色彩虹…  相似文献   

20.
雾凇·雪     
雾凇与雪,是家乡冬天里的一道风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道靓丽的风景,让我对家乡有着无尽的思念与眷恋。每当炎热的酷暑来临,热的人寝食不安烦躁难耐时,便想起这些,浑身顿觉凉爽,仿佛又身置家乡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银色世界。家乡座落在松花江畔,在上游的6公里及90公里处分别建有两座梯级水电站。每当两个电站发电时,两湖湖水不分昼夜地忙碌着,发电后便日夜不停地从上游两个库区奔泻而来,继续履行它们的使命——发电。由于松花江水从上游倾泻而来,水流湍急,大水茫茫,即使在摄氏零下三十多度的的严冬也不会结冰,形成了一条不结冰的松花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