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1959年6月,毛泽东同志回到韶山,在家中设便宴招待家乡父老时,特请自己读私塾时的教师85岁的毛宁居坐在首席,他陪坐在老师身边。毛泽东敬酒时,毛字居不胜荣幸,摸着银须微笑地站起来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说:“尊师敬贤,应该,应该!”M7年初,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院礼堂看戏。开演前有位老人在旁人搀扶下缓步而来,朱德同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行军礼,并亲切地叫了一声“叶者师/然后,等老师就坐后,自己才慢慢坐下。原来这位老者叫叶成林,是朱总司令早年在云南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尊师佳话(二则)@王兰芳…  相似文献   

2.
名人尊师趣谈毛泽东敬酒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故乡——韶山,他邀请自己读私塾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为老师敬酒,使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则说:“尊老敬贤,应该应该。”周恩来赠款式1952年2月,天津南开大...  相似文献   

3.
名人尊师趣谈毛泽东敬酒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故乡一部山,他邀请自己读私塾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为老师敬酒,使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则说:“尊老敬贤,应该应该。”朱德敬礼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在云南...  相似文献   

4.
名人尊师佳话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老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地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他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相似文献   

5.
名人尊师佳话毛泽东向老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了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毛禹珠老师一起用饭,席间热情地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向老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毛禹珠老师一起用饭,席间热情地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周恩来向老师赠款。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塞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  相似文献   

8.
名人尊师趣谈毛泽东敬酒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故乡———韶山。他邀请自己读私塾时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则说:“尊老敬贤,应该应该。”周恩来赠款1951年,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患病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花圈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后来,周恩来将自己积攒的500元钱送给张伯苓夫人,并嘱咐有关部门要好好照顾张伯苓夫人及其子女。朱德敬礼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在云南政治学院礼堂看戏。突然服务员带进一位老人,朱德一眼认出…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敬酒 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故乡——韶山。他邀请自己读私熟时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向老师敬酒,使毛禹珠深感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则说:“尊老敬贤,应该应该。” 周恩来赠款 1952年2月,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岑患病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花圈上写着:“伯岑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后来,周思来将自己积攒的500元钱送给张伯岑夫人,并嘱咐有关部门要好好照顾伯岑夫人及其子女。 朱德敬礼 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在云南政治学院礼堂看戏。突然服务员带进一位老人。朱德一眼认出老人是自己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他急  相似文献   

10.
陈文银 《湖南教育》2005,(17):44-44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他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周恩来向老师赠款。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逝世后,总理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总理给张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朱…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摘     
名人尊师录 主席敬酒 一九五九年毛主席回到故乡韶山,特邀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考师毛禹珠先生共同进餐,席间毛主席给禹珠老师热情地敬酒。毛老师感慨不已连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笑着答道:“敬贤敬老,应该,应该。”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周恩来向老师赠款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岑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逝世后,总理一直掂记着张家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总理给张伯岑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朱德给…  相似文献   

13.
唐爱华 《考试周刊》2011,(36):47-47
毛泽东在少年时代就敢于抨击老师教学的弊端。一次,他的老师毛宇居有事外出。老师刚走,毛泽东就背着书包爬到屋后山上去了。在山上他一边背书一边摘毛栗子。等到书背熟了,毛栗子也摘满了一书包。傍晚,他回到学校,给每个同学送上几颗毛栗子,也没忘孝敬先生,挑选了几个大的放在老师的讲桌上。可是,毛宇居并不领情,大声斥责道:“谁叫你乱跑?”“闷在屋里头昏脑胀,死背硬读也是空的。”毛泽东辩解道。毛宇居更加恼怒地说:“放肆!”毛泽东说:“那您听我背书好了。”毛宇居知道背书难不住他,于是就把他领到一口井旁说:“我让你以《赞井》为题,写一篇文章。”毛泽东围着井转了两圈,出口成章:“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毛宇居很尴尬,但毛泽东的敏捷才思,令他非常钦佩。毛泽东渴望打破陈规陋习,要求走出课堂。这对我们今天学习语文作文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伟人敬老留佳话“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离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老人毛禹珠来吃饭,并特地向老人敬酒。毛禹珠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我就是周恩来” 1943年,有一个进步学生要到延安去,他的父亲闻迅赶到重庆送行,但儿子已启程,未能如愿。老人说:“如果能见到大名鼎鼎的周副主席,就不枉此行了。”周副主席知道这一消息后,就到招待所对老人说:“我就是周恩来。”老大爷一下子站起来,激动地拉着周副主席的手不知说什么好。周副主席同老大爷谈了一个多小时才握手告别。“让我给你洗一次裤子” 1962年,陈毅62岁,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他随周总理出访归来途经成都时,得知八旬老母生病,住在弟弟家中,当天就与张茜去看望。由于老人病重,小便尿在裤子上,陈毅忙去更换,并恳切地说:“我小时,不知您给我洗过多少次尿裤子呀,今天就让我给你洗一次尿裤子吧!”(张家勇摘自《港台信息报》)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最敬重的五位老师徐保均毛宇居老师这是毛泽东的启蒙老师。毛泽东8岁那年进家乡的一所私塾读书,拜塾师毛宇居为师,一直读到13岁。进私塾后,他比别的孩子好学、用功。毛宇居对学生要求很严。毛泽东听课认真,作业按时完成;但反对死记硬背和私塾的陈规陋习。少...  相似文献   

16.
毛宇居,毛泽东的老师。1906年,毛泽东到离家七八里路远的井湾里私塾读书时,毛宇居在这里当塾师,给毛泽东讲授《春秋》、《春秋左氏传》等经书。 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有五位者师。杨昌济先生,即杨开慧同志的父亲,是毛泽东的老师,教伦理学和哲学。后来,毛泽东在回忆一师生活时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  相似文献   

17.
1966年12月26日,毛泽东、江青举行生日家宴,应邀参加的有陈伯达、张春桥、王力、关锋、戚本禹等,没有林彪、周恩来、陶铸和康生。在家宴上毛泽东举杯祝酒说:“为全国全面的阶级斗争干杯!”关锋回忆说:“毛主席当时讲的是‘为开展全国全面的内战干杯!”’徐景贤回忆,1966年12月27日姚文元给他打电话说:“昨天晚上我们中央文革的几个人都到毛主席那里去了,祝贺主席生日,给主席敬酒。……主席和我们碰杯的时候说:祝全国全面内战开始!”根据毛泽东在生日家宴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育》2007,(9):10-11
当过毛泽东老师的人很多,比如徐特立、杨怀中、黎锦熙,还有毛泽东在延安时曾向美国记者介绍过的"袁大胡子"袁仲谦等,他们后来都成为著名学者或者职业革命家。而毛泽东的启蒙老师毛宇居先生却一直在乡村教书,为开拓韶山的文化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韶山一支笔毛宇居,派名毛泽启,是毛泽东的堂兄,又是毛泽东的启蒙老师。他1881年生于韶山冲东茅塘,后迁蔡家塘。他的父亲毛福生与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是不出五服的叔伯兄弟,青年时同住在东茅塘,过从甚密,毛顺生与文七妹结婚时,毛福生曾帮助操办婚事。1919年毛泽东曾将父亲毛顺生和伯父毛福生接到长沙休养,并和弟弟毛泽覃与二老一起合影留念。  相似文献   

19.
课间休息时,一个女生来到我的办公室说:“李老师,我想借个杯子喝水服感冒药。”我坐在椅子上,用手指了指墙边的书柜说:“第二格里有,自己拿吧!”学生找到杯子,自己倒水并服了药,说:“谢谢李老师!”然后走了。  相似文献   

20.
《红领巾》2007,(9):8-8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sháo)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shú)读书时的老师毛宇居一起用饭。席间,毛主席热情向老师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