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曲目众多,广博精深,每一首都深深的打下了中华民族的烙印,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由此,本文将以“中国风”为切入点,对中国钢琴作品独有的特征,其音乐曲式、风格特点和中国风格作品的演奏技巧三方面入手,以多首广为流传的优秀作品为例,探讨如何正确、形象的演绎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从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中国风给予钢琴作品别有洞天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钢琴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无数音乐家的努力,如今我国的钢琴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一定盛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我国的钢琴作品的风格深受民族性格的影响。本文从此方面基于民族性格来分析中国钢琴作品风格。  相似文献   

3.
自世界发展层面来说,近现代钢琴作品不论是在创作风格上还是在创作手法上,均收获了十足的发展成果。作为世界钢琴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钢琴作品在近现代中不断崭露头角,凭借其卓越的成就在世界钢琴作品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阐述中国近现代钢琴音乐发展,对中国近现代钢琴代表作品及特点展开探究,旨在为如何促进对中国近现代钢琴作品风格特点、创作特点的有效认识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钢琴教学中,中国作品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际工作中,不仅教师忽视了中国作品,学生也对中国的钢琴作品没有浓厚的兴趣。认真分析,主要原因一是认为钢琴是源于西方的乐器,不能充分表达中国作品的意境;二是有些学生认为中国作品质量不够高,不想弹;三是不适应一些作品中的五声音调的指法,不愿意弹;四是不了解作品的内涵与风格,不感兴趣。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钢琴教师着力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思想,并努力激发学生弹奏中国钢琴作品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中国风格钢琴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在演奏中通过对中国式审美观点、旋律韵味及钢琴作品创作特点上的把握及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实现对钢琴作品演奏中国风格的完美再现。  相似文献   

6.
根据广东音乐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在中国钢琴音乐领域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不但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广东音乐的风格,更是把广东音乐的素材与钢琴演奏的技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充分体现了中国特有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根据广东音乐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风格。  相似文献   

7.
《平湖秋月》是作曲家陈培勋改编而成的钢琴独奏曲,是钢琴改编曲中的精品作品之一。它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具有典型的织体特征与时代风格。本文通过对该作品音乐特征的分析,以此加深对该作品的理解,对于诠释中国钢琴作品风格的演奏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钢琴是一种外来乐器,钢琴音乐在中国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以前,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结果,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更是推动我国钢琴艺术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本文从钢琴音乐的不同创作阶段对钢琴作品的中国风格进行探析,以其为钢琴音乐的创作提供新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9.
具有中国音乐风格的钢琴作品的创作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沉淀逐渐受到中外音乐界的一致好评,具有良好的声誉,但是在我国高校钢琴课程教学中对于国内钢琴作品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于中国高校钢琴学习者而言中国钢琴作品应该是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一部分,不仅对于学生学习中国风格的钢琴创作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宣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钢琴复调作品教学是钢琴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巴赫的钢琴复调作品是钢琴复调作品的杰出代表,它体现出了高超、成熟的技术水平和独特的风格内涵。本文对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风格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浩瀚如海的中国钢琴作品中,优秀的地域性作品比比皆是,每个民族、每个地域都给钢琴作曲家的创作带来无限灵感,并为之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然而,长期以来,作曲家创作的带有独特地域浓郁风格的钢琴作品是极为有限的,针对各地区钢琴作品进行剖析和研究的专题性文章更为少见。本文对中国民间音乐改编的钢琴作品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以《刘三姐主题幻想曲》为例,论述中国钢琴作品风格彰显的问题。通过解构其演奏形式及意境,对其中国民族风格特征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并认为具有中国民族音调的反映民族的风情特点与文化底蕴的中国钢琴作品,应归为“中国民族风格”作品。  相似文献   

13.
<正>起源于欧洲钢琴音乐有着深厚的底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自己民族的钢琴作品创作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一名钢琴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教学中把中国钢琴作品纳入教学内容中,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作品,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提高民族文化意识。《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是谭盾于1978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求学时的第一部钢琴作品,这部组曲由八首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小曲组成,看似各自独立,实则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丁善德的钢琴组曲《春之旅》,在探索创作中国钢琴作品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作者介绍了此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创作动机;其次针对丁先生个人对创作道路的探询,指出了此作品在其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对全曲多角度的分析,阐述了此曲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最后作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了与它同一时期产生的其他钢琴作品的不同风格,更进一步指出了《春之旅》这部钢琴组曲在探索创作具有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发展道路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施绵 《中国教师》2012,(2):57-58
<正>达尔克罗兹说,"对钢琴作品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教师把钢琴作品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去感受钢琴作品、欣赏钢琴作品,让钢琴作品真正地属于学生,在对钢琴作品的全面理解中提升钢琴演奏水平,让学生在心灵、智慧、情感、创造等方面获得不断的发展。同时,对钢琴作品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结构和风格,在音乐结构的逻辑关系以及风格特色的处理方面能达到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提升演奏、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陈培勋对钢琴音乐创作的探索是对中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探索。所以,挖掘其作品中的民族因素,忠实再现陈培勋钢琴创造中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与风格,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表达其作品。  相似文献   

17.
今天,钢琴作品尤其是钢琴练习曲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李斯特是著名音乐家,他的钢琴作品演奏技巧丰富,风格富有个性特色,具有极强的借鉴与学习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李斯特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家了解李斯特钢琴作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钢琴在我国的发展已有上百年历史,赵元任在上世纪初创作的《和平进行曲》是目前发现并留有资料的最早的中国钢琴作品。从二十世纪以来,我国诞生了许多优秀的钢琴家,并将我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和文化与西方钢琴艺术的作曲技巧相融合,创作出了众多具有民族风格的优秀钢琴作品,为我国钢琴创作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起到了推动作用,奠定了我国民族钢琴音乐在世界钢琴艺术体系中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钢琴艺术是如何逐步开始吸收、融合世界各地多种多样的钢琴音乐形式和风格的,以历史脉络为主线进行了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创作历程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钢琴作品是西洋乐器和我国传统音乐交融的典范,其不仅有西洋音乐的美,而且充满极具内涵的中国传统音乐的因素。本文从音色、气韵、留白、踏板四个方向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展开谈论,以期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和带来些许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改琴改编曲的取材大多源自于中国的传统民俗音乐和民间歌曲等,在我国的钢琴曲演奏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钢琴曲《百鸟朝凤》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中国风格的钢琴改编作品,并且从其结构上充分展现了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演奏模式。文章将通过对《百鸟朝凤》钢琴曲音乐结构的分析,展现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独特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