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每当校车停靠路边时.我便会透过车窗去寻找母亲的身影,因为我希望能在她看见我之前找到她。这像是一场比赛,母亲总是能在我找到她之前看见我。这次也不例外,当我为在人群中发现那张独一无二的面庞感到高兴时.同时映入我眼帘的还有母亲那只在空中向我摇摆的手和她脸上淡淡的笑容。显然,母亲早已发现了我,她又赢了。  相似文献   

2.
飞鸽传书     
《小学生时代》2009,(12):F0003-F0003
吕叔叔: 您好! 我喜欢《小学生时代》。因为她是我们心灵成长的智慧乳汁.她是我们的智慧母亲!我爱这位母亲!她让我天天着迷,就像一块磁铁.强烈地吸引着我.《小学生时代》的魔力真强!  相似文献   

3.
文海拾贝     
这时,我又看到了母亲忙碌的身影。我走近母亲.她斑白的两鬓和额前的皱纹立刻刺痛了我的眼睛,震撼着我的心灵。十几年来,每逢我过生日,母亲都辛苦地为我操办着:买生日蛋糕、买鱼、买肉……她一心只为我高兴,似乎早已忘记了生我时的苦痛。我知道,在母亲心中,我的笑比什么都重要。看到我的笑,再苦再累她也毫无怨言。  相似文献   

4.
宋瑞祥 《中国教师》2009,(16):64-64
人类最神圣的字眼.是母亲;世间最崇高的称呼,是老师。在我的心目中.“母亲”这一呼唤的内涵更丰富:“老师”这一称谓的寓意更全面.因为——她,既是我亲爱的母亲.又是我踏入校门后的第一位老师。刚上学时,我好长时间都弄不明白:在课堂上,是应该喊她“妈妈”,还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叫她“老师”?以致在我那幼小的心灵里,老师和母亲是毫无分别的。  相似文献   

5.
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相似文献   

6.
母亲今年62岁.早年母亲和父亲在一家国有企业当工人.一家人过得平安幸福。在我5岁那年.父亲不幸工伤,此后父亲就总离不开医院。母亲不但要照料受伤的父亲,还要抚养我和妹妹.心力交瘁,但是母亲很坚强,十年前她辞去了工作开了家餐馆,起早摸黑做生意,母亲的辛苦也得到了回报.餐馆生意红红火火.一家人也过得有滋有味。从来没出过远门的母亲.当她看到电视里那些迷人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我是令敏的读者。她已经出版的几本散文集.我都细细地读过。那是为母亲为女人的细密坚实的脚印。我惊诧于她文字之中散发出来的混杂着泥土与杂草的芬芳.更惊诧于她自琐碎生活中汲取营养和诗意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小我就看不起自己的母亲,嫌她没工作.只会在家煮饭、洗衣服。她既不像我同学的母亲那样有工作有收入。也不像邻居没工作的阿姨.自己会做点小生意,并且每天打扮得体.举止优雅。母亲总是那么忙碌.还没完没了地唠叨,连打扮自己的时间都没有,整日里蓬头垢商,她的手还特别粗糙。  相似文献   

9.
行阳 《家教指南》2005,(12):40-42
有一位母亲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女儿今年将高中毕业,论年龄她已经成人.论学识她成绩优秀。人这些方面看.我觉得她应该懂事了.然而她却一点也不懂事,这不.最近几天.她正和我赌气呢!  相似文献   

10.
马爱民 《陕西教育》2005,(10):42-42
我1972年入伍当兵.到现在已离开老家三十多年。这期间我探家过无数次。每次走时母亲都要送我。她常常把我送到村头,眼含热泪望着我走去。我已走出很远了母亲还站那不动.等我来到一里外的公路上时.母亲仍在努力向远处张望.  相似文献   

11.
母亲70岁了,患有老年痴呆,很多人都不认识了.很多事也都不记得了。趁着她身体还好,还有一些记忆.我打算带她到上海旅游——那是她一直向往的城市。买了两张卧铺票,带上相机和一些生活用品,我和母亲上路了。  相似文献   

12.
母女情结     
我和我母亲之间有着非比寻常的默契和相互感应,这使我们牢固地联系在一起。14年前,我住在印第安纳州埃文斯维尔市,离我母亲——我的知己,我最好的朋友——800英里。一天早上,当我在静静地沉思默想时,突然感到急需给母亲打个电话,问问她是否安好。开始我有所犹豫,因为我母亲教小学四年级,清晨七点一刻去电话会打破她的常规,使她上班迟到。可是有种说不清的东西迫使我给她打电话。我们聊了三分钟.她叫我放心。她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13.
小笛信箱     
问:我的母亲脾气比较大,我也想方设法讨她开心,可她总是对我发火.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4.
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一共六年,我与母亲住了六年地下室。我八岁那年.在遥远外地打工的父亲忽然莫名其妙地撇下母亲和我,再也没有音讯。我从半夜母亲压抑的呜咽声以及村里人的闲言碎语里.知道父亲是“外头又有了”。从此以后.母亲的脸上再也不见了笑容。她怕见熟人.只知道拼命干农活。  相似文献   

15.
是母亲送我去读大学的。她没有出过门,却依然逞强:“有啥难,我曾经一个人走五十多里去逛庙会呢!”那是母亲走过的最远的地方.也是她最值得骄傲的一次出游.尽管她只字不提回来的时候怎样迷了路。天快亮了才摸索着回到家.见到等在门口的我,一下子抱过我就哭了起来。  相似文献   

16.
爱是教育     
母亲很惯着我.也许因为我是她最小的女儿吧。  相似文献   

17.
我的母亲.没有风姿绰约的体态.没有精巧细致的双手.没有能言善辩的口才。她独有的,是满身的柔弱.似水一般的.让人看了心生爱怜。豆腐般的性格造就了我那爱哭鼻子的母亲。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电脑》2008,(7):38-38
母亲是个十分刚强的人.无论什么难事儿都打不倒她.所以她很少流泪。在我的记忆中,她只流过两次泪。  相似文献   

19.
空调装了几年了.母亲始终学不会如何使用,无论我怎么教她.她都会在半夜感到寒冷时喊我起床。我一边睡眼惺忪地按下遥控器,一边不满地嘀咕:“摁一下开关键就行了。你怎么老学不会呢?”母亲学不会的东西太多了。有一阵子,她到菜场买菜,收了好几张假币。为了防止她再次上当受骗,我就把真假币放在一起,仔细地给她比较、讲解。她似有所悟.连连点头,可是,下一次到菜场,还是会收到假币。  相似文献   

20.
我喜欢到处跑,经常不在家。母亲一个礼拜难得和我说上一句话,就算说我也不爱听。 这天我要出门,母亲又唠叨起来没完,我听得不耐烦了,就大喊:“有完没完啊,烦死啦!”是的.我嫌母亲烦,嫌她唠叨,嫌她闺女这么大了还管这管那的,絮絮叨叫,没完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