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洁 《今日教育》2010,(2):59-59
最近.有一个词比较走红:“被XX”.学生从小到大都“被关心”着.在学校“被教育”“被培养”“被希望”“被期待”.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要学什么不要学什么,都有人管理。放学后“被护送”“被接送”。在家里“被疼爱”“被检查”“被签字”.吃喝拉撒都有人照顾。节假日“被培优”“被爱好”“被特长”.方方面面都有人辅导。  相似文献   

2.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造性地提出的教育命题。在陶先生看来.“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与“学”之所以能统一.就是统一在“做”上。只有在“做”上教的才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才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相似文献   

3.
一、声知识在音乐上的应用1.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分析与题解在音乐演唱会上,合唱中“高音部”和“低音部”中的“高”和“低”是指音调,而引亢高歌中的高是响度,男高音和女低音是指音调.在乐器方面,  相似文献   

4.
“应用题”是传统数学教材中的经典板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课标”和新教材中.“应用题”的称谓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究竟有什么变化?本文试图从“解决问题”与传统“应用题”相比.在目标定位、教材编排、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的变革性差异.采解读这一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在“读写结合”上采取了“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的编写策略。所谓“长短结合”.是说一方面要致力长期积累.“多布云彩”.不急于求成.另一方面也要因“课”制宜.搞一些模仿性的迁移训练。“长线”贯穿始终.“短线”相机渗透。所谓“大小结合”.是指既有专项的习作训练(大作文).也有随课文安排的“小练笔”(小作文)。大作文自成系列.小练笔机动灵活.从而构成整套教材的作文体系。那么.怎样依托教材优势.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强化语言实践?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三种令人担忧的倾向:一是“只阅不写”,二是“应景伪写”.三是“随兴杂写”.为优效地在课内确保“写”的密度和效度.让“写”成为阅读课堂不可或缺的部分.并通过“写”来促进“阅读”的交流和展示.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我们尝试提出了小学语文“随阅小作”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看了这个标题可能会问:向人致歉时说“Sorry.”和“Excuse me.” 不是一样吗? 其实,“Excuse me.”与“Sorry.”的用法确有区别。 “Excuse me.”通常用在说或做可能令人不悦的事情之前,而“Sorry.” 则在说或做这种事情之后使用,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8.
鹿荣 《语文学习》2010,(3):49-49
在《欢乐中国行》、《同一首歌》之类的文艺演出中.主持人或演员问候观众时.有的喜欢说“大家好”.有的则习惯说“你们好”。“大家”与“你们”都是人称代词.可以指称不止一人的对方.但给人的感觉却并不完全相同.“你们”是典型的第二人称代词.是“你们”当然就不是“我们”。“你”、“我”完全不同.一个“你”就把说话人跟听话人划分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阵营.  相似文献   

9.
叶澜教授在进行“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的研究时指出.“生成”是一个相对于“接受”的说法,“预设”是相对于“灌输”的一种行为准备。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师生生成。是教师教学行为方式一种质的转变。因此.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即如何在一节课中.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相似文献   

10.
刘段肖 《学周刊C版》2014,(8):219-219
“匪夷所思”这个成语.现在使用率颇高.文字中、口头上常能见到和听到。但大多数使用者都在成语前加上“令人”“让人”“使人”之类词.这其实是病句.成语中的“夷”含义就是平常,这里指平常人。成语含义是:不是平常人、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成语内已经有了“人”.岂能在成语外再加“令人”?  相似文献   

11.
教学预设:1.在“秋天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2.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3.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去外地开会或讲学.往往有人称我或向别人介绍我为“教育家”.有时还在前面加上“著名”二字。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我撰文说“我不是教育家”。极可能让人产生误解——善意的误解.会认为我“谦虚”:不那么善意的误解.会说我“矫情”甚至“虚伪”。  相似文献   

13.
在这里.为了加深对“数学思维”的理解,我们来谈一谈“数学”吧。 在大众眼里.似乎“数学”这个学科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很少有人因为学生时代学不好“语文”“政治”“物理”而感到自卑,但不知道为什么只有对“数学”.很多人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相似文献   

14.
“不可”一词在文言文语段中使用较为常见.但许多译者不是把“不可”当作“不可以”理解.就是干脆不译.似乎文言文语段中“不可”一词就是现代汉语中的“不可”.这种做法实为不妥。其实.“不可”一词在文言文语段中除了用来表示否定语气外。还可理解为“不宜”、“不许”、“不能”、“不应”等.细细察之其含义还是有差别的。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文中重点词浯的意思,能用“屏息凝视”“任凭......也”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相似文献   

16.
一项完全由35岁以的网民参与、名为“中国年十大流行语”的网上评活动已经揭晓。2000多参评者在众多候选词语(可自己推荐候选词语)中选10个,以下10个词语终被排进了前十名。下面序位、流行语和提及率:1.“9·11”,68.4%2.“本·拉登”,62.33.“申奥成功”,60.74.“加入世界贸易织”,56.7%5.“WTO”,53.8%6.“翠花上酸菜50.1%7.“出线”,46.7%8.“QQ”,44.4%9.“反恐”,38.6%10.“Flash”,8.5%。,,”此次评选出的“十大青年流行语”,…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作文的生命”“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之类的话语.中考作文评卷标准中常见.语文老师嘴里常说.对于作文而言,视角独特、立意新颖、情感真挚、思想深刻、语言含蓄等等.皆属于“创新”的范畴。然而.总是有很多同学把“创新”理解成“玩花哨”.理解成“标新立异”.理解成“投机取巧”,不是在思想、情感、文笔上下工夫.而是在表面形式上耍小聪明.  相似文献   

18.
一、略读课文教学“略”“精”不分的现状 1.面面俱到,不敢“略”。 有的教师不清楚略读课文的课程价值.不清楚精读课型和略读课型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形态方面的不同,不知道略读课文在阅读内容上应“不求甚解”.在阅读技能培养上更强调运用.教师的教要“略”.学生的学不能“略”等教学特点.所以不知略读课文教学要“略”教。这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担心略读课文略教了.自己的学生会在统考时栽跟斗.所以不敢“略”。把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变成两课时、三课时.结果造成课时不够.匆匆忙忙赶进度.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  相似文献   

19.
“会证题”是学几何的基本要求.因为无论是知识、能力和思想观点,都可以从“证题”中体现出来.由于“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图形.这就决定了“三角形”一章承上启下的重耍地位:在知识上.第一册的两章.都是“做准备”;在方法上.先是用“直观方法”.逐渐给出一些证明.主要是为了让我们学习证明的基本步骤和推理的格式,最后给出了“命题”、“定理”、“证明”的基本概念.从“三角形”一章起,开始“正式”学习证明.这里应该告诉大家两点:第一,由于“先入为主”这一认知心理的基本规律,我们一开始就应当掌握“…  相似文献   

20.
教学预设:1.在“秋天”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2.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3.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