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时下的老百姓来说,电视可谓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吃又吃不了,扔又不甘心。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什么东西能像电视这样让人又爱又恨却又牵肠挂肚,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2.
八珍,在今天是珍异食品的代称。实际上远在周朝就有八珍的说法,但是指的不是食品,而是八种珍贵食品的烹饪方法。这八种烹饪方法有些现在还有,有的已经被淘汰了。那个时候什么人吃什么是有规定的。天子吃的东西,大夫们是不能吃的。老百姓就更不能吃了。因此这些肥硕的食品成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专享也就不奇怪了。  相似文献   

3.
《云南档案》2014,(7):57-57
<正>"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人们普遍想到的是如何降温防暑,如何开始跟着节气养生治未病的行程,此时三伏天的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以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三伏天,吃什么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  相似文献   

4.
<正>"大跃进"时期有一句妇孺皆知的口号:"敞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现在没有经历过那段岁月的年轻人也许会问:敞开到什么程度?吃法有何讲究?干劲怎样鼓法?经济效益如何?后有流行语答:吼起闹热,吃得淡泊;披星戴月,得不偿失!当时,我正在四川省奉节县的县中学上高中,  相似文献   

5.
做编辑无论如何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字基础,讲究严格的语法修辞,同时必须拥有至少两部以上的字典。我始终认为,作家与编辑虽然吃的都是文字饭,但吃的并不是一碗饭。作家比编辑更具有想像力,思维更具有跳跃性,文字更具有创造性;编辑却比作家更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更具有雄厚的文化实力,也更具有广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古人有句名言,叫做: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笔委婉含蓄,故事曲折生动,有张有弛,有开有阖,波澜起伏,妙趣横生,才能给受众以无穷的兴味。画家为什么爱画山水,不愿意画平原?因为山水有变化,平原一望无垠,一条直线,没有变化。有些通讯作品,读后令人觉得平淡无味,为什么?平铺直叙、没有变化是原因之一。持续不断、没有节奏、没有变化的声音是噪音,容易叫人疲劳,昏昏欲睡,就像和尚敲木鱼一样。而有些通讯往往犯了这个毛病,把一个个平行、并重的事例粘合孙一起,没有什么变化,难怪读者越读越感到疲劳。写小说讲究“一波三折”,写戏讲究“跌宕起伏”,绘画讲究  相似文献   

7.
漫画一叶     
缪印堂点评先生吃早点,爱边吃边看书,这本书味道好极了,不信?请看书角。含蓄,更耐人寻味。漫画一叶@常铁钧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一向讲究吃,吃在才子才女文人士大夫眼里不叫吃,叫做饮食文化,是饮食男女人生之大欲的拔高与升华——先圣老子就在《道德经》中说:治大  相似文献   

9.
我们读什么?     
8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记者朱剑红的文章《肯德基吃什么?》,读罢,我为这样一个问题缠绕:我们读什么? 作为一般读者,我们读的,无疑是记者告诉我们的:北京前门的肯德基快餐厅是美国肯德基国际公司在世界各地开设的7700多个分店中销售额最大的,蜂拥而至的人们在那里到底吃什么?不是“吃鸡”,不  相似文献   

10.
运城,这片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更显示出她的活力与辉煌。 农民的后代梁志俊,是中共山西省运城地委委员、运城市委书记。带着对生他养他的父老乡亲的炽热感情。他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奉献,洒下了一位人民公仆的赤诚之爱。他没有星期天,牺牲节假日,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有人问梁志俊:这样辛苦图的啥?他说:“为的是老百姓的明天更美好!” 打开“牛家院” 梁志俊生长在稷王山的一个穷山沟里,对老百姓尤其是山里人有一种特殊而浑厚的感情。他常常告诫自己:做为一名党的领导干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人生如花,而爱便是花的蜜.是的,爱是一切美好的开始.我们一直在倡导阅读,呼吁社会去推广阅读,鼓励家长去陪伴阅读,阅读经典.但是,阅读本身不只是为了汲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中学会做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先生说:人生的财富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爱.有爱滋养的生命,才是鲜活、美丽和不朽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江南古镇枫泾在历史上有个雅称,叫"吃镇".何谓"吃镇"?其实是夸枫泾是个颇为讲究饮食的小镇.民以食为天,历朝以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每家每户天天离不开吃.吃着、品着,在枫泾能慢慢吃出个味道来,给一段段历史增添了色彩.  相似文献   

13.
写下这个题目会引来一些人的非议:记者署笔名是记者的自由,更没有什么“讲究”的,笔名爱怎样署就怎样署,你何必瞎操心乱指责?笔者对此不以为然,而且认为此问题很有必要让记者同仁们引起重视。 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记者写新闻是不会特意用笔名的。但现在情况已发生了一些变化,记者写新闻用笔名已习以为常了。这是因为以写社会新闻为主,尤其是写批评或揭露性报道的记者,为了自我保护,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常隐去  相似文献   

14.
"CPI"是什么意思?其中涉及的数据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通过官方发布的数据,普遍老百姓可能会看不懂。2011年,《南阳晚报》开辟新的栏目"晚报餐桌消费价格指数"栏目,通过记者走访菜市场,实地采集各种菜价,每月定期发布菜价变化,让百姓更直观地感受"CPI"。通过这个栏目,笔者也进一步体会到,记者只有沉入基层,才能写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新闻。  相似文献   

15.
竺熹 《记者摇篮》2009,(9):33-33
每天早上七点到八点半,在FM97.5的电波中,就会传来“麻辣烫”那浓烈的味道。不过这可不是什么川菜,锅里下的主料都是新闻,加的麻辣调料是经过精细加工的另类点评,鲜香麻辣,百吃不厌,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直吃得大家满头大汗,头顶热气缭绕,仍纷纷举手说“还要、还要”,不过有的人吃完却是头晕眼花!  相似文献   

16.
现在有句这样的网络流行语: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此话乍一听起来觉得好笑,仔细一琢磨,发现还真在理。现在,有不少从事电视媒体工作的人,起早摸黑,但是由于浮在面上,缺乏思考,内心浮躁,又不爱学习,所以工作N多年之后,不但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甚至在很多方面还在退步,我个人把这种现象称为  相似文献   

17.
“CPI”是什么意思?其中涉及的数据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通过官方发布的数据,普遍老百姓可能会看不懂。2011年,《南阳晚报》开辟新的栏目“晚报餐桌消费价格指数”栏目,通过记者走访菜市场,实地采集各种菜价,每月定期发布菜价变化,让百姓更直观地感受“CPI”。通过这个栏目,笔者也进一步体会到,记者只有沉入基层,才能写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新闻。  相似文献   

18.
吴华 《湖北档案》2023,(2):19-20
<正>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新年伊始,湖北就紧锣密鼓地部署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厉行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更需响鼓重锤。“有什么吃什么,绝对禁止定要吃什么”  相似文献   

19.
笔者一向和大多数国人一样,觉得美国人根本不懂吃,甚至在这方面还处于蒙昧阶段,中国的吃文化天下第一.但观察时间久了,才明白人家并非不讲究吃,只是讲究的重点和我们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20.
电视界爱说这样的话: 屏幕指导知路数。那么,在电视上看现场短新闻,究竟看的是什么? 看现场的魅力也许谁都承认,没有什么比出现在屏幕上的真实现场更令人激奋、震惊、感动或发人深思的了。不知怎么回事,那亲身经历过的场面,当屏幕将其再现出来时,让人感到仿佛比现实更鲜明、更深刻、更精细、更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