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最常见的寄生虫病。感染者一个人少者几条、几十条,多者几百条,甚至上千条。据我们对我县农村学龄前儿童现场调查,蛔虫感染率达70%以上。感染后除出现食欲下降,腹痛,智力发育迟钝,蛔虫从肛门口、鼻爬出外,还会出现蛔虫性肠梗阻、肠穿孔、胆道蛔虫症、阑尾蛔虫症等几十种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往往都免不了手术  相似文献   

2.
蛔虫病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病,多见于幼儿,而农村幼儿的感染率多数高于城市。据调查,某公社某大队334名1~7岁小儿的蛔虫感染率高达98.5%,几乎每个小儿均被感染。蛔虫对小儿的危害不仅是有阵发性的腹痛或吃饭不长肉,还可能引起各种各样的症状。蛔虫形如蚯蚓,两端较尖,长约20公分,寄生在人体小肠内。雌雄交配后,每条雌虫每天可产卵20万个,可见其繁殖力之大,虫卵随粪便排出后,在适宜的条件下,经一个月左右即发育成含有幼虫的卵。这种虫卵被人吞食后,先在小肠内孵出幼虫。因小肠的环  相似文献   

3.
遂冒县在校中小学生约3万人.1992年下半年,笔者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肠道寄生蠕虫的抽样调查.主要调查蛔虫、钩虫和鞭虫的感染情况,通过调查发现蛔虫病流行最广.感染率达59.1%以上,某些农村小学高达80%以上,钩虫和鞭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6%和6.6%.从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和学校环境卫生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和学校的厕所和饮水卫生与蛔虫感染率有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4.
蛔虫病是小学生中最常见的肠寄生虫病,学生年级越低,感染率越高。蛔虫感染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得很清楚,也有人认为小孩肚子里有蛔虫是常见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蛔虫感染对小孩健康的威胁是很大的。孩子肠内寄生了蛔虫,肠胃系统的正常消化吸收功能就遭到失调,表现为食欲不振,肚子不舒服,常闹肚脐周围痛,大便不正常,夜间磨牙等。如果肚子内蛔虫过多,还会扭结成团,把肠子堵塞起来,形成肠梗阻。而且蛔虫有时会在人体内到处乱窜,引起各种意外,如穿出肠子,引起腹膜炎;窜入胆  相似文献   

5.
蛔虫病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蛔虫病感染率极高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对蛔虫病认识不足,缺乏预防意识.为此,笔者从素质教育入手,以学习蛔虫适于寄生的结构、生理特点和感染途径的知识为基础,理解和掌握预防蛔虫病的措施为目的,将教学扩展到课前调查、课后追踪,以达到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本次调查以500名大学生为对象,男288人,女212人.利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碘液染色法,加藤厚涂片法,硫酸锌离心浮聚法调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22.4%.其中主要是蛔虫、鞭虫感染.蛔虫感染率为176%,鞭虫感染率为4.8%  相似文献   

7.
曾听过一位教师在《蛔虫》一节的优质课上,讲到蛔虫的危害时称:“蛔虫的成虫在人的小肠里分泌毒素,引起人体精神不安,如失眠、烦躁、夜惊、磨牙等”。“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若小孩夜间磨牙,一定是得了蛔虫病”。小孩夜间磨牙,一定是得了蛔虫病吗?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儿童蛔虫感染率为60%—90%,危害严重,甚至有蛔虫病致死的报道。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蛔虫感染率明显降低。而蛲虫在幼儿园、小学等集体生活的儿童感染率非常高。浙江某县一小学280名学生进行调查显示:蛔虫感染率为0.87%,蛲虫感染率为24.46%。四川某地检查426名儿童,蛲虫感染率竞达50.9%,玩具虫卵检出率86.96%,桌椅为94.44%,被褥为66.67%。可见及早预防肠道蛲虫感染至关重要。蛲虫病的感染途径及其危害蛲虫的感染途径有四条。⑴直接感染:虫卵从肛门至手经口感染,此时检测儿童手指或指甲缝中可发现虫卵;⑵间接感染:虫卵通…  相似文献   

9.
随机调查了属边远贫困地区的贵州省遵市市农村小学201名学生,其中蛔虫卵的检出率为8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里的地理环境,卫生条件,生活水平,钦食习惯,家长爱教育程度等因素,特别是不良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是导致农村儿童蛔虫感染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秋日驱蛔     
蛔虫病是人类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预防蛔虫感染重在把好病从口入关,如坚持饭前、便后洗手,不吃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等。那么,已感染蛔虫者,何时驱蛔最适宜呢?一般认为,秋季是驱蛔的最佳时机。因为夏季是蛔虫感染的高峰季节,而虫卵进入人体后要经过2~3个月的时间才能发育为成虫,最后定居于小肠。  相似文献   

11.
谈蛔虫病     
蛔虫病是一种最常见的肠寄生虫病,农村里儿童得这种病的很多。蛔虫的形状象蚯蚓,皮肤光滑,活的蛔虫是淡红色,死后变成灰白色。它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里,雌虫比较长而粗,雄虫比较短而细。雌雄成虫在小肠交配后产卵,随大便  相似文献   

12.
蛔虫病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往往影响小儿的食欲和肠道功能,对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关注蛔虫病的防治,可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 四个特点 1.传染途径:环境被蛔虫卵污染,是小儿蛔虫病的主要病原.小儿喜欢在地上玩儿,蛔虫卵沾在手上,特别是指甲缝中,很容易带进口中.有时尘土飞扬,蛔虫卵随之腾起,被小儿吸入鼻腔或落到饭菜食具上,也能造成感染.此外,粪便污染水源和苍蝇携带蛔虫卵也是感染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胆道蛔虫病的临床特征.方法:研究选取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确诊的弹道蛔虫病患儿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采用TOSHIBA-SSA580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观察小儿胆道蛔虫病的临床特征.结果:80例患儿当中发现胆总管蛔虫、胆总管至胆内胆管蛔虫、胆内胆管蛔虫、胆囊蛔虫依次是42例(52.50%)、18例(22.50%)、7例(8.75%)、13例(16.2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胆道蛔虫不仅快速、便捷、有效,是临床上的首选检查方式,而且还能够对蛔虫存在的位置以及对于蛔虫的变化和动态进行了解,检查出蛔虫存在于胆管内而胆道无扩张等情况,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咨询台     
前段时间回到家乡,邻居的孩子突发阑尾炎,手术后才知道是蛔虫引起的。蛔虫性阑尾炎是怎么回事呢?桑纤乐近年来,由于公共卫生事业的推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城市和乡村,蛔虫病的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但由于蛔虫病是一种易感疾病,所以还是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5.
猪蛔虫寄生于猪的小肠,是猪最主要的寄生虫之一。利用连续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对猪蛔虫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研究,并对蛔虫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为蛔虫的分类提供一定的组织形态学证据,也为蛔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蛔虫说话     
陈立武 《师道》2006,(7):29-29
蛔虫能说话吗?能呀!我就让蛔虫在课堂上说话了。教学《蛔虫》———《生物学》线形动物的代表时,同学们对蛔虫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我们常用“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因为它是人体寄生虫中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许多学生都有过被蛔虫感染和驱虫的经历,对蛔虫认识较多,感悟较深。“同学们,大家知道蛔虫寄生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吗?”学生:“肠子里。”“对,大家了解得不少,蛔虫主要寄生在我们的小肠里。吃喝着我们已消化和半消化的食物,剥削着我们。那么,患了蛔虫病的人会怎么样啊?”学生:“营养不良,贫血。”“回答…  相似文献   

17.
蛔虫病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可引起小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蛔虫性肠梗阻等,治疗肠道蛔虫病,虽然药物治疗有效,但有时可引起并发症,采用药粥,方法简便,效果不错,现介绍几则药粥效方,供选用。  相似文献   

18.
对207例患有肠道蛔虫病的患儿进行随机用药,分别给予左旋咪唑、肠虫清、驱虫丹、驱蛔灵治疗、其有效率分别为:87.5%、50%、49%、18.8%。以左旋咪唑疗效最佳,副作用最小,并且药物剂型小、给药方便、容易被患儿接受,是一种良好的驱虫药。肠道蛔虫病是小儿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以农村地区高发,往往引起小儿食欲不  相似文献   

19.
对皖北地区的利辛、界首、泗县、风阳四县564头犊牛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进行粪便检查,发现有252头感染丁犊牛新蛔虫,其感染率为44.68%,表现该病症状的有102头,死亡22头,病死率为21.57%.粪便检查中最早发现新蛔虫卵的为l6日龄;各县间阳性率(感染率)差异不显著,而日龄间感染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有不少学生患肠道寄生虫、头虱、疥疮等疾病,发病率很高;城市中小学生患这些病的也不少。在学校中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地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条件和开展群防群治,是控制这类疾病的有效措施。肠道寄生虫病我国学生中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有蛔虫病、钩虫病和蛲虫病。它们是由于蛔虫、钩虫、蛲虫寄生于人体的小肠和大肠而致病的。肠道寄生虫病是造成学生营养不良和贫血的重要原因,影响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已列为我国重点防治的学生常见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