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沛县电视台对农栏目《农村科苑》创办以来,从栏目自身的定位、内容到运作形式,都以追求“三贴近”为特色,成为沛县电视台的一档精品栏目,曾被评为“徐州市十大品牌栏目”和“徐州市十大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2.
刘云 《声屏世界》2005,(4):48-48
作为县级广播电台要采制精品节目、打造品牌栏目.就要注重本地的乡土特色。丰县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走进乡村》,由于很好地贴近了农村实际,较充分地发挥了服务“三农”的作用,深得农民群众的喜爱,在20010年获徐州市首届广播电视“十大名牌栏目”奖.2004年又获徐州市首届广播电视“十大品牌栏目”奖.并推荐参评省十大品牌栏目。作为节目的编创人员.我们有这样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深圳电视台的《法治纵横》栏目是1995年11月在广东省将深圳确定为依法治市试点市的大背景下推出的,迄今已播出350多期,经过7年多的“洗礼”和磨练,逐渐成熟并成为全国同类栏目中的知名品牌,节目在全国近20个省市电视台交流播出,1997-2002年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电视法制栏目类一等奖,短片类一、二等奖和中广学会城市电视社教节目评比栏目类二等奖。是深圳电视台少数“存活期”超过7年的栏目之一。  相似文献   

4.
王佳兰 《新闻前哨》2004,(12):26-27
名牌栏目是电视台的“闪光点”,“闪光点”多了电视台就会变得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河南电视台戏曲栏目《梨园春》可谓是河南电视台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其收视率在河南地区比电视剧还高,几年来稳居河南卫视播出节目的第一名,是河南电视台的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5.
《温州都市报》“昨夜最后消息”专栏,是该报前身《温州侨乡报》1996年开办的栏目。开办十余年来,该栏目一直保持着密集的频率,奉献给温州读一篇篇鲜活有趣的新闻,受到了读和新闻同仁的好评,成为该报的“拳头”栏目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当今电视频道和电视新闻栏目的竞争已经进入高度白热化,对省级电视台与地处省会城市的市级电视台而言,在一个通常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城市一字摆开了省市两级十余个频道(还不算中央台和其他各省的几十个卫星台),竞争现状只能用“惨烈”来形容了。  相似文献   

7.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县级电视台存在“会议多,领导活动多,关注民生少,反映社情民意少”的现象。如何为老百姓搭建一个反映心声的平台,进一步发挥“喉舌”作用,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打造地方台舆论监督品牌栏目,提高收视率,是县级电视台面临的首要问题。2004年3月,磐安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开辟舆论监督栏目《关注》。栏目以“关注百姓、聚焦热  相似文献   

8.
《时代风采》是温州电视台和温州市委组织部联合主办的一档电视专栏节目,创办于1995年。十年来,该栏目坚持“三贴近”,弘扬主旋律,成为宣传温州党建的一个坚固阵地。  相似文献   

9.
去年,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被评为全国“百佳”电视栏目,值得庆幸。但要支撑一个区域性的电视强台,仅有一个名牌栏目是很不够的,必须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优秀栏目。在目前自办的几十个栏目中,哪一个会成为“黑马”脱颖而出?依笔观察,《今晚播报》初步具备了冲击名牌栏目的“品相”,只要坚持培育,就有希望变可能为现实。为此,提如下几点建议,与之商榷。  相似文献   

10.
提高电视新闻栏目质量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层电视台站自办新闻节目内容逐渐丰富。但由于受采编人员素质、设备等条件限制,一些新闻栏目存在稿件质量不高,文图配合不协调,栏目主题、风格不够突出、缺乏典型性等缺陷。笔者结合自己从事电视编辑工作的一些经验,谈点办好自办新闻栏目的看法。 一、把握主题,计划周密。 通常基层电现台开办自办新闻栏目,大都因庆祝各类节日(如:“五一”“六一”“七一”)或一个时期工作重点的宣传需要(如:“深化企业改革”“农牧民增收”),或党政各类重大会议(如党代会、人代会)而确立相应的栏目主题,并围绕这…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中国电视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电视的栏目化特征日渐突出,并且出现了频道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栏目的类型不断扩展:新闻评论类、经济类、专题纪实类、体育类、娱乐类、音乐类以及综合杂志类等等,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空间。随着各省级电视台节目上卫星,频道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节目竞争中站住脚,电视台都在各显身手。纵观几年来电视事业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栏目个性化”是电视节目生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和现代科技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和对科技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电视,于是各级电视台的各种科技类栏目应运而生。然而综观从中央到省、市电视台的科技栏目,有不少存在着收视率不高,观众群不大的问题,尤其城市电视台开办的科技栏目由于诸多原因大多处于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13.
嘉兴电视台的《新闻日记》,是一档新闻评论性栏目,创办五年来颇受群众欢迎,当地群众称它为“嘉兴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足见其影响之大,口碑之好。正因为如此,在嘉兴电视台建台20周年之际,回顾总结,盘点成果,选择《新闻日记》这个栏目是很有典型意义的。因  相似文献   

14.
首届中国电视“十佳新闻栏日”于去年推出.这对于创办电视新闻已经有三十多年历史的中国电视来说,的确是值得期盼与庆贺的。但从获奖的十个栏目看,有八个栏目来自于中央和省级卫视,只有两个来自于地市级电视台。这一状况与我国广播电视的现有格局极不相称。当然,中央和省市卫星电视台(频道)有其自身的优势,人力、财力资源雄厚,节目覆盖范围广,而这些正是市、县电视台(频道)的劣势。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月1日,泰州电视台《新闻夜班车》栏目改版,设置了“班车帮你忙”子栏目,从“着力关注民生”到“帮助改善民生”,“帮忙”战了《新闻夜班车》的特色。就目前国内电视传媒来看,像这样面向生活、面向基层的帮忙类节目,还有陕西电视台的《周姐帮忙》、石家庄电视台的《小吴帮忙》、浙江电视台的《范大姐帮忙》等。  相似文献   

16.
县级电视台如今正处于十分尴尬、无奈的境地,前有央视、省级卫视,后有互联网,信号覆盖犹如“跑马圈地”,频道改版犹如“精耕细作”。县级电视台的节目与其相比,无异于在夹缝中艰难生存。面对这种现状,县级电视台打破传统的传受模式,创办本土化、平民化的“说”新闻节目无疑是夺取受众、提高收视率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如何才能创办一档观众喜爱的“说”新闻栏目呢?本文对县级电视台目前开办“说”新闻栏目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说”好新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电台与电视台合并以来,许多城市广播电视台在媒体栏目运作上仍然存在着“单飞”现象,没有真正从受众出发,共同应对市场。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时段、受众,全面提高城市台广播电视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8.
吉安电视台民生新闻《今晚八点》在开播初期,“不患无选题,只十白拍不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生新闻栏目的一些通病就渐渐显露出来了:一边是记者大叫“题材少”,一边是观众抱怨“档次低”,栏目一度面临着好选题难找、好线索难求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9.
1987年广东电视荧屏播下的“摇钱树”的种子,至今已长成大“树”,有了18圈年轮。当时,作为全国最早开办的省级电视台农村栏目,为农村观众提供致富门路而受到热捧。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台里为《摇钱树》栏目的去留问题曾出现过一次争论。有多年农村工作经验,时任省广播电视厅厅长的蔡辉同志明确指示,《摇钱树》要螺旋式地“摇”。厅长的话落地有声,给《摇钱树》注入了生机。一晃18年过去,《摇钱树》成了广东台开办时间最长的电视栏目,可能也是全国开办时间最长的农村电视栏目。对于这么一个老栏目该如何办下去的问题,又一次摆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各省级台地面频道和城市台为争夺本地观众,上演了一场新闻大战,构成我国电视转型期新闻栏目一道独特的风景,大饱了百姓的眼福。这些栏目取材相近,手法相似,而且都打出了“民生新闻”的旗号。一时间,民生新闻似乎成了一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救“视”良方。金华电视台2005年1月节目全新改版,也重点打造了一档时长三十分钟的《百姓零距离》新闻栏目,节目一开播,即以全新的面貌赢得了观众的眼球;根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数据,栏目开播第二周就达到了最高12.38的收视率,到第二个月最高冲到了16个点,如今十个多月过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