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艺术美学的高度,较为全面而深刻地评析了当代云南儿童文学作品和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个性;全文从四个方面总结云南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与艺术追求。作者力求勾勒出云南儿童文学在全国儿童文学领域的地位,以及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秦文君的儿童小说风靡校园,其小说最打动人心之处在于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尤其是"贾里"校园系列小说的人物形象凸显着个性美、情感美、幽默美和启蒙美的美学品质,给读者以审美的享受和启迪。这既是对传统儿童小说的继承,更是超越,在我国儿童文学领域具有深远的价值意义,为我国当代儿童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金拇指》代表了"童话大王"郑渊洁创作转型后的最高成就,文章跳出儿童文学的据囿,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中全面细致地解读其叙事技巧、新写实风格、社会批判色彩以及隐喻特征,以此来探寻郑渊洁后期作品独立于儿童文学之外的思想深度与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毕翠平 《现代语文》2007,(12):126-128
从接受美学理论看,儿童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主体,是任何儿童文学作品创作或者翻译都应该而且必须放在首位的因素,而这个特殊的读者群在心理和生理特点、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方面都不同于成人,这就决定了作品创作的特殊性。修辞的运用是实现文学作品美学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将就儿童文学作品中辞格的具体运用进行探索,以期为更好的进行儿童文学作品创作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罗丹是一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他在寓言、童话及科幻小说创作中均有卓越成就。其创作生动丰满且具当代性,其创作历程与成就从一个侧面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路向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小虎娃儿童文学精品丛书》汇辑了当代湖南优秀的12位儿童文学作家的佳作,集中展示了湖南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成就,也较为鲜明地折射出当代湖南儿童文学的创作特色:坚守儿童本位立场,具有浓郁的生活实感:善于从经典作品中吸取营养,提升审美境界;显示出鲜明的湖湘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区域风情色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男生贾里》、《女儿的故事》、《漂亮老师和坏小子》这三部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幽默小说的文本分析,探讨当下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在追求幽默这一美学品质的过程中所呈现的若干问题,反映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对幽默的追求是怎样在作者个人才情和创作理念的影响下渐渐发生着变异的,以此有助于洞悉幽默的真正精神和美学趣味。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儿童文学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创作历程,在儿童文学领域内,最为敏感的是儿童小说作家,在他们的创作中体现着某些当代观念和当代审美意识。一、中国儿童文学里的"教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的儿童文学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创作历程,在儿童文学领域内,最为敏感的是儿童小说作家,在他们的创作中体现着某些当代观念和当代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0.
王泉教授的著作《儿童文学的文化坐标》通过儿童文学与文化诗学的联姻,立足于儿童文学的创作现状,为儿童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建立一个审美空间和话语空间。在儿童文学领域,儿童主体性的张扬,从纵向来说,形成于多元文化空间的交替、变更及递进发展的历史空间之中;从横向来说,形成于地域文化"在场"和"不在场"的矛盾及其多样性和流动性之中。儿童文学的文化坐标,正是形成于此。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儿童文学.当代儿童文学的进步,与当代中国不同地区对儿童文学发展的重视分不开,从而又促使不同地区、不同人们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观的发展和飞跃.儿童文学观念内容的根本性变化.为艺术思维敞开了广阔的大门,使当代儿童文学表现出多种美学情趣和多种风格发展的势头;并对当代儿童文学队伍的构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韩国儿童文学叙事蕴含着东方美学的传统,其创作反映了故事文本与现实生活融合的状况,表现民族主体与童心天使主义,饱含着民族的特性,表达了韩民族的人生理念与精神诉求。立足于韩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文化状况去审视韩国儿童文学,从中发现韩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意境、审美理想和审美态度,探求东方美学视域下韩国儿童文学创作与现实世界观照的深层意蕴,为韩国儿童文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儿童文学作为可以被儿童理解和喜爱的文学类别,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学内涵和思想价值,是我国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文章从儿童文学概念与发展历程出发,分析儿童文学在游戏性的标志特征、童真稚拙的风格特点、生动幽默的语言形式、奇异幻想的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美学特征,提出坚定儿童立场,呈现美学特征、削弱商业色彩,加大爱的关怀、敢于尝试创新、融入科技手段等儿童文学的美学创作趋势。  相似文献   

14.
民族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发展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2007年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创作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小说还是童诗、童话、散文,都自然地显现出儿童文学民族性的丰富和美丽,而儿童文学民族性又自然地与当代性、儿童性相交融。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发展到现在,虽然仍处于弱势,却面临着新世纪以来的最好时机。可以看到,来自各方面的鼓励和倡导,已经和正在显示出对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创作的整体促进。  相似文献   

15.
创作童话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这是其风格的一大构成要素。在创作童话翻译中如何用恰当的语言体现其美学特质是儿童文学译者需要关注并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康德美学思想为指导,结合儿童的认知与审美特质,提出创作童话中一般包含欢愉、变幻与质朴之美,并以前景化理论为框架探讨创作童话审美再造的基本原则,旨在揭示儿童文学风格再造的美学之维,以期实现译作与原作最大程度的审美等效。  相似文献   

16.
时人对鲁迅先生的研究多注重其杂文、小说、散文诸类,而鲁迅先生对儿童文学的关注和奉献却是一片鲜有开发者的生荒。本文就从这个独特的角度切入,以翔实的材料论证了鲁迅先生如何热爱关心儿童文学,及其在儿童文学理论和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为当代儿童文学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创作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儿童文学作品的比较来考查中西方儿童文学不同的生命轨迹和美学风貌,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以自己艰苦而不懈的艺术探索为儿童文学开拓了新的艺术空间和接受空间。很显然,当代儿童文学作家艺术理想与当代少儿读者接受行为之间的良好美学联系的建立将永远是一个不断探索、调整和相互适应的过程。本文研讨的是近年来带有探索性的少儿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9.
杨丹华 《成才之路》2010,(18):80-81
梦幻手法是《红楼梦》的基本手法,曹雪芹以"因情生梦,由梦即情"的创作心理,构建了一个又一个富有隐喻意味和哲理性的梦,由此来突出小说主题,为小说的发展埋下伏笔。而重要的是,读者能从梦境中感受到作者的梦幻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20.
结合曹文轩的文学主张,以他的长篇小说作为研读对象,从原型批评的视角探讨曹文轩成长小说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蕴,研究发现,曹文轩的每一部小说几乎都有着相似的叙事模式,其小说具有鲜明的仪式化特征,蕴涵着古老的"成人仪式"这一仪式原型。成人仪式原型不仅对曹文轩小说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当代儿童文学创作也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