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晓倩 《文教资料》2013,(17):29-30,44
詈语这一语言现象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得到人们关注,至今在内容分类研究方面收获颇丰。文章在概述詈语内容分类研究状况的基础上,重点对动物类詈语、死亡类詈言、尊卑类詈语、性詈语四类典型詈语研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汉语詈语致詈方式的文化心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詈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底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汉语詈语致詈方式的探讨,可以发现施詈者与受詈者普遍具有四种基本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的文化观念以及认知心理的转变,现当代东北詈骂语在现实交际中已经逐渐摆脱了传统詈骂语的束缚。在交流中为了增强语言的委婉度,避免会话者因言语冲突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人们在使用时不断地对传统詈骂语的表达形式进行改变,使詈骂语的脏值不断减弱,对人的侮辱度降低,逐渐呈现出一种詈骂值不断弱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詈骂语的概念和汉维詈骂语的研究意义,并进行了分类对比,探讨了其文化内涵,并对汉维詈骂语的翻译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化语言学的观点与方法对《秦腔》中的詈词詈语进行了穷尽式地整理和分析,总结出《秦腔》中五种基本的詈词詈语类型:以"侮辱对方家族血统不够纯正""与性有关""道德卑劣者及其行为""侮骂对方长辈""动物及其行为"等,并指出《秦腔》使用詈词詈语的特点,即詈词詈语使用人群较为多样,詈词詈语的使用场合较为普遍。并指出《秦腔》中的詈词詈语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可以为研究现代其他文学作品的詈词詈语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6.
对王蒙小说中的詈语进行分类,并从文化角度进行分析,阐释王蒙小说存在詈语的原因,从而透射汉语詈语存在的原因和语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詈词詈语是吴语中的一种特殊语汇,也是吴文化的特殊载体。吴语中的詈词詈语从其攻击、否定的着眼点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七个大类。吴地的詈词詈语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首先是不少詈词詈语具有明显的水乡特点,其次是不少詈词詈语存在着各种构词变体,往往同一个詈词具有多种形式。吴地的詈词詈语主要采用二、三音节的语音形式,在内部结构特征方面,主要以复合式合成形式为主,尤以偏正结构居多。吴语中的詈词詈语从其功能作用来看,主要可分为骂詈功能、戏谑功能和零功能等三大类。吴地詈词詈语与吴地骂人话并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8.
汉语詈语的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节平 《学语文》2008,(1):43-44
所谓“詈语”,即那些用粗鲁、恶意地侮辱、伤害或斥责他人的话 ,俗称“骂人话”。一般说来,詈语是一个人情绪激动而普通语言难以表达其心情时的一种替代,用以渲泄情感、平衡心理。语言是文化的镜象,不同民族的语言记录了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风貌。不同民族的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在某种程度、某些侧面、某种层次也有制约作用,詈语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的影响和渗透。  相似文献   

9.
詈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类词语,它与某种文化普遍否定的事物相联系,从而成为透视这种文化的一个特殊窗口。对汉语中诅咒人“死亡”的詈语作出分析,认为这类詈语包含着人们的生活理想,反映了他们的生死观念。通过对这一类詈语的分析研究,意在显示汉语詈语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九十年代初至今,詈语研究成果颇丰,然而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对“詈语”进行宏观研究,却少有针对詈语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性詈语”——进行专门研究.从人格心理学,禁忌文化和语言变异三个方面来探讨性詈语,进而揭示性詈语的产生机制,内在驱动力及演变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骂詈语是语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大学生骂詈语作为另类的语言表达形式长期存在于校园中,跟一般骂詈语相比,大学生骂詈语有着独特的形式和表情达意方法。大学生骂詈语的存在是某种社会心理的反映,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文版和日文版的《阿Q正传》为调查对象,完整、全面地提取出《阿Q正传》人物对话中出现的詈骂语,并从语义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对比分析中日詈骂语的数量、种类的差异。以高频詈骂语"妈妈的"为例,分析其语义内涵及日文译法。最后从血缘文化、人本观念等角度探讨了形成中日詈骂语差异的社会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3.
詈语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含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动物詈语来源于社会价值观念所形成的对禽兽行为的禁忌,社会文化评价系统在詈语构成中起着主导作用,詈语作为人类语言的组成部分,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反映出人类自身对人性的强调和强化,表现为对非人性的人类个体、行为的贬斥,这是人类詈语的本质属性,它与不明詈语属性、以粗鄙为荣的操詈语者是格格不入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京东商城的具体语料分析买家评论詈骂语的构成类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对买家评论詈骂语的影响。调查显示:性别对语气性、缩略词、咒骂性詈骂语的影响显著;遇到敏感词被网络和谐时,性别和年龄对使用敏感词变体影响显著;学历对詈骂性评价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影响显著。买家评论中的詈骂语与电商购物平台的语境有关,买卖双方的认知心理语境所形成的不同话语权是产生詈骂性评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介绍了刘福根、渡辺博文等中外学者对于詈骂语分类的情况,指出他们分类的不足之处,并在其基础上对詈骂语进行了新的分类。其次是通过建立语料库,发现詈骂语种类的差别,并从贞节观、性伦理、身份意识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产生差别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隗宁 《现代语文》2009,(11):90-91
本文从语义和语用上对《王朔全集》里的詈骂语做了详细的类别分析,并从詈骂语使用者的性别差异上对各类詈骂语进行了统计和解释,由此说明当代汉语詈骂语研究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钱韵然 《文教资料》2007,(34):49-54
诟词詈语作为自古以来文学中的现象之一,在《金瓶梅》中达到鼎盛。大量骂詈,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态、现实风貌,更折射出社会的精神文化面貌,有的至今仍未丧失其生命力。通过对其中的詈语诟词进行道德意义上的分类,溯源探流,简单了解它们的演变过程,并从中看到文化的影响和传承。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英汉骂詈语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英、汉民族文化对各自语言中的骂詈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内分布着三大方言:客家话、潮汕话(闽语)、粤方言。通过分析三大方言詈骂语中的詈骂文化,总结出三大方言詈骂文化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由于詈语的不登大雅,所以詈语的研究比较滞后.文章简析了庆阳方言中部分詈语及其所反映出的民俗文化,并汇集了庆阳方言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比较独特的部分詈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