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枞阳话中“得得/不V”结构对“V”的选择条件,思考这一结构的由来,并将这一结构与现代汉语中的“V得/不了”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V不了”的否定焦点与语法意义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可能补语“V不了”的研究,很长一段时间是在与它的肯定形式“V得了”的相互对比分析中,探究表示动作“V”实现的可能性的。李宗江先生在《“V得(不得)”与“V得了(不了)”》一文中,首次将其分为“V得了”表示“了”实现的可能性和“V得了”表示“V”实现的可能性这两类来进行研究,提出许多新见。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否定焦点角度单独分析“V不了”,提出了“V不了”共有三种语法意义的观点,试图把此项研究向前推进一步。下面先作简单说明。①这违背道德、损人利己的事我可干不了。②这又多又重的活,我可真干不了。③别太认真…  相似文献   

3.
对词汇化的“大不了”的词典释义是“了不得”、“至多也不过”,文章认为,这是在述补结构“大不了”语义虚化、功能变化的基础上,通过“语义俯瞰”、语用推理、结构附会、联想迁移和语境义吸收等途径,对原结构进行重新分析而获得的;虽然词汇化使“大不了”的语义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原结构仍具有语义上的关联性;词汇化“大不了”的两种构式语义表现出一致性;两种构式的使用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4.
说“V不得”     
本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V不得”予以了分类 ,并对其在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解释和描写。本文指出了它和“不能”、“不了”的差异 ,并在类型学上为“V不得”的存在找到了依据 ,指明了“V不得”是汉语中描摹客观上不允许 ,没能力或建议、提醒的最有效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V哪儿V”是枣阳方言中一种特殊的结构,本文通过对这种结构的考察,总结能够进入该结构的动词的条件,同时,将枣阳方言中“V哪儿V”与普通话中的结构相似的“V哪儿”、“哪儿V”进行比较,并阐述枣阳方言中“V哪儿V”的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6.
《歧路灯》中“V不得(O)”既可写作“V不的(O)”,又可写作“V不哩(O)”;“V不得(O)”又可分为“V不得(O)1”和“V不得(O)2”。“V不得(O)”在近代汉语中不仅受到来自表能性的“不能V”、“不得V”及“不可V”的竞争,还受到表能性的“V不了”和“V不成”等的排挤,加上其自身主要接纳单音节词拒绝复音节词方面的限制,它的萎缩是在所难免的。  相似文献   

7.
“V哪儿V”是枣阳方言中一种特殊的结构,本文通过对这种结构的考察,总结能够进入该结构的动词的条件,同时,将枣阳方言中“V哪儿V”与普通话中的结构相似的“V哪儿”、“哪儿V”进行比较,并阐述枣阳方言中“V哪儿V”的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8.
考察枞阳话中"得得/不V"结构对"V"的选择条件,思考这一结构的由来,并将这一结构与现代汉语中的"V得/不了"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V不下”与“V不了”虽然都属于可能补语类型,但是它们在具体运用的时候,又存在着交叉和不交叉的地方。通过研究发现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都存在一些不对等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谈“不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本文讨论“不” “了(le)”构成的结构,即“不了”结构的语法特点以及“不”和“了”在结构中的语法意义。“不了”有时写作“不啦”,本文把它们看作同一形式。§1.否定副词“不”不需藉助谓词,直接和“了”组合构成“不了”结构,充当  相似文献   

11.
宣城方言里有三种表可能的运作结构“V得C”:“V得倒”、“V得照”、“V得得”。文章对这三种结构的语义、用法分别进行了描述和比较,并就“V得得”和普通话及其他方言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V个X”结构在语法上是一个整体,内部有结构关系,外部有语法功能。论文通过对“V个X”结构中X、V的形类的全面考察,分析了结构中“个”的语法功能及“V个X”结构的内部关系、语法性质和语用功能,以求弄清该结构在结构构成上的特点,帮助汉语学习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V不了2”与“不能V”虽然都表示否定可能性,但是两者在具体运用时又存在着交叉和不交叉的地方,而且两者的替换并不是自由的。究其原因,既有语义上的细微差别造成的限制,也有句法功能、语用因素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V成”述补结构可以分为表示事物完成的“V成1”式、表示事件完成的“V成2”式和表示“成为”的“V成3”式。“V成1”式是典型的结果补语小句结构,“V成3”式是含有致使者的结果补语小句结构,这两类也就是以往研究中所区分的“成功”类和“成为”类“V成”述补结构。这两种结构在补语小句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得到统一解释。  相似文献   

15.
“动词 开”结构在现代汉语里使用频率较高,用法也较为复杂,可以表达多种语法意义。本文对“V开”结构的语义进行较为详细地描写,指出“V开”结构可以表示分离态,始继态、展开态和比喻态。本文还分析了这四种态对动词“V”的语义要求,以及动词V和“开”的语义的兼容。  相似文献   

16.
“N_1 所 V 的 N_2”结构中,“N_1”、“N_2”限指单个的名词性词语,“V”限指单个的及物性动词。关于“N_1 所 V 的”结构即一般人所说的“所”字结构或“所”字词组,语法学界已谈论得很多了,但对“N_1” 所 V 的 N_2”结构,至今未见有详细、系统的论述。本文试就其结构的不同切分,造成不同切分的原因及如何区别它们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17.
陈琨 《文教资料》2006,(33):178-180
本文主要探讨淮阴方言结构助词“得”。普通话的结构助词“得”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表示后边的成分是补语。淮阴方言的结构助词“得”后可以带可能补语,如“V得、V不得C、V得地”等结构,还可以带状态补语和结果补语,如“V得C”等结构。  相似文献   

18.
“能V多少(就)V多少”是现代汉语常见的结构,结构义为前项“V多少”指出前提条件,后项“(就)V多少”表达认可和接受。结构对数量的倾向性是语境赋予的,是“多少”对举表不定指的体现,其本身对数量没有倾向性,这种无倾向性使得该结构在语境中呈现认可大量、勉强认可小量和认可任何量三种含义。  相似文献   

19.
董淑慧 《沧州师专学报》2013,29(3):11-13,42
河北孟村方言中的“活Adj/V死”结构表示“程度达到极致”,进入该结构的多为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和少量动宾结构.从历时角度考察,该结构经历了从“生生/活活V”到“生生/活活V死”,再到“生生/活活Adj/V死”的形式转变,其中“活”和“死”也逐步虚化为程度副词,以“活Adj/V死”结构保存在少数方言中.  相似文献   

20.
动宾结构“V+O”扩展成“V+N+的+O”有两种情况:一种是“V+O”的自然扩展式;另一种是“V+O”的强制性扩展式。本文分别对这两种扩展式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首先说明了“V+N+的+O”的句法特点及句法功能;接着分析出自然扩展式“V+N+的+O”充当中的“V”与“N+的+O”的语义关系,充当的语义角色为:准客事、受事、成事、位事和使事等;然后进一步分析了“N”与“V+O”的语义结构关系为:V+N属+的+O、V+N施+的+O、V+N受+的+O、V+N对+的+O、V+N自+的+O和V+N使+的+O,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此结构可能产生的歧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