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世说新语》人物品藻中的自然物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然审美对象。《世说新语》的人物品藻间接反映了魏晋时期的另一种自然审美意识。它不仅继承了先秦两汉儒家“比德”式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方式,也是“比德”审美意识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深化了“比德”审美观念,也大大丰富和提升了“比德”审美方式。同时,它还具有审美范围扩大、观照角度逆转、关注焦点转换和自然物象原型化趋势等新特点。  相似文献   

2.
儒家之道本质上是治国之道、管理之道.儒家管理智慧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重,以和为贵,以中为用.本文从"为政以德"的管理方式、"修己安人"的领导方式、"义利合一"的经营方式等三个方面揭示了儒家管理智慧主要内容,突出了儒家管理智慧对于当代管理活动的独特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3.
静物素描教学是高中特长班素描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着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养,立足于传统具象写实的原则,进行造型规律、形式规律的探索与教学。我认为在静物素描教学实践中,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是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一、要重视线性结构要学会用线条的方式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内在构造加以理性分析,以达到对物象  相似文献   

4.
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5.
诗歌的意象常以指称事物的名词和名词性短语为载体来展现“物象”,表达诗意,是用概念化的语言表达非概念化意义的一种认知方式。在“意”寻“象”的心智活动中,意象图式通过映射机制把抽象的意象结构投射到外界的“物象”形成原型意象或新创意象,以达到借“象”以尽“意”的感知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产生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寓意于象,二是以象寓意,三是意象相融。寓意于象的意思是,感性注入理性,先有情感,而后通过脑对物象的处理,从而形成意象。以象寓意的意思是,理性注入感性,先有物象,而后内心产生情感,以达到共鸣,而成意象。而意象相融则是刹那间意与象的共鸣。一、意象的作用首先,是修饰作用。修饰文章,使人看着赏心悦目。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作用,如果因为修饰文章而写文,与那  相似文献   

7.
诗歌中的移情手法。是指主观情感移置于客观物象.使客观物象人格化,具有一定的情感,或者承载独特的主观意识。它以客观物象的审美特性同人的思想、情感相互契合为前提,借助联想和想象.是客观物象人格化与主体情感的客体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论儒家自我调节及其内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有丰富的自我调节理论和实践,具体体现在个体一生对行为、情绪、事业进退和人我关系等的调节,儒家自我调节内在机制可从认知和目标层面子以分析,认知层面上,儒家通过修正认知方式和树立认知源以调节;目标层面上,儒家以每天检查反思目标施行和用终极目标采指导实践,从而使人从认知、行为上超越困境,达到不忧、不惧和元怨的境界,成为身心和谐、人我和谐、天人和谐的个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意境理论以老庄哲学为理论根基,又是逍遥思想在美学意义上的延伸。从意境论的内涵和进入意境的独特方式——"游心"等方面阐释了"游心于意境"的审美范式及其对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影响。游心与意境,借助境中的物象表达对"道"、对个体生命的认知,并以此实现主体任性逍遥的精神自由。意境理论既成就了唐人的创作,更荫庇了一代代不必费心避开尘世,又可以保持一定审美自由的文人学士。从某种程度上说,"意境"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华夏民族在遵从儒家伦理的现世状态下,释放心智,实现精神自由的"家"。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儒家经典教育需要明确其教育特质和教育目标,为其自身重新定位并找到重新回归中国教育以实现儒学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儒家经典教育是一种整体发展观下的成人教育,内在隐含着对具有主体性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人格养成的教育感化需求。儒家经典教育的关键是开展思维方式的训练,责任是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目的是养成理想的君子人格。儒家经典教育目标的新探索是构建贯穿国民教育体系始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花鸟画包罗万象,在中国画的范围内,除了人物和山水之外,涵盖了其它一切内容。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人们眼中所见的所有草木,以及想象中的很多物象都是花鸟画所表现的内容。在技法上,白描、工笔、写意全面而丰富;在思想上,老庄、儒家、佛教都是花鸟画所  相似文献   

12.
物象词语是汉、英词汇系统中具有鲜明形象色彩义的类聚之一。文章从命名取象、结构类型等方面,对汉、英物象词语进行比较,以揭示汉、英物象词语的系列特点;并对汉、英物象词语的数量悬殊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图形类标志是由具象和抽象形标志构成,具象形标志的特点是以模拟物象的形式来体现标志的具象美,抽象形标志的特点是以概括物象的形式来体现标志的抽象美。本文主要从抽象形标志的造型方法出发,着重分析如何以概括高度物象的造型方法来充分表达抽象图形标志的抽象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于传统素描教学通常以光影认识和表现形体的是,引入泥塑演示教学的素描教学,是基于感性和理性在认知物象的规律,以崭新视角实施素描教学,把严谨研究与感性认识有机结合,强调学生通过提高对平面与体积、二维与多维、现象与本质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对物象的感知能力和提高其表现物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儒家典籍的经典化,首先归因于由孔子所开创的儒学的“温和“性格及其“以述为作“的思想方式.儒家典籍的进一步神圣化,则发生在欲使儒学成为帝国意识形态的汉代儒家那里.汉儒赋予儒家经典以圣性,并进一步阐明经典圣性之所由来,于是就有“神义圣性论“与“天义圣性论“两条经典神圣化的取径.  相似文献   

16.
白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和内涵丰富的农耕文化。儒家“行夏时”、“使民以时”、“节用而爱人”的重农思想,对白族农耕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儒家反对“竭泽而渔”的主张对白族农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白族特有的农耕方式、儒家思想和社会组织结构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白族农耕文化得以形成和巩固。透过白族农耕文化与儒家重农思想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儒家重农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物象作为审美对象,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方向上展开自己的审美畅想,并将作为审美对象的物象向一种理想的方向提升。花的意象在不同的世界里有着不同的姿态。以花的意象为例,可比较中西方审美文化心理的差异:“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倾向;“诗性的生存方式”与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格物致知、推己及人、反求诸已作为儒家道德思想的主要认知方式,反映了儒家高度重视道德认知方式的研究,形成一整套关于道德认知方式的理论.儒家的道德认知方式,对于培养道德人格,推进公民道德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公民道德自律意识具有较大的现实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艾青对客观物象世界的观察与审视 ,是以一种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强烈的生命力介入的。在他摄取物象成为诗的意象时 ,始终体现出他对客观世界的独特感受能力。在艾青的诗中 ,物象世界的生命色彩大体表现为 :对色彩的极其敏锐的感受力 ;对具体物象所产生的丰富的联想力 ;在形形色色的具体物象中灌注了诗人强烈的生命意识。正是由于具备上述特色 ,使艾青的诗充满了色彩斑斓的意象 ,构成他诗歌丰富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韩晓昌  林燕 《文教资料》2012,(10):83-84
先秦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中和谐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和谐思想极为丰富,其表述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的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类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梳理研究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