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静 《中国农村教育》2009,(11):46-46,58
时下,不少教师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要求学生摘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并背诵。日复一日,摘抄本换了一个又一个,可学生的表达能力仍不见提高。反思这种事倍功半的教学行为,笔者以为误区有三:  相似文献   

2.
摘抄是积累语言的一种方式。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摘抄目的不够明确,认为摘抄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因而,只是一抄了之。笔者认为,摘抄绝不能一抄了之,要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摘抄与运用相结合,检查与激励相结合,切实提高摘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积累对于学习语文十分重要。郭沫若先生有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歙张。”如果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汇、句式、段篇,下笔时就能辞直义畅,奔弛放达,任凭吞吐。那么,如何加强语言的积累呢?笔者认为,指导学生摘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新课标实验教材已经注意到在每次阅读教学的“思考、练习”中有意识地安排摘抄,但是,仅仅在课堂上练习几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摘抄,使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摘抄习惯,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笔者在指导学生摘抄方面作了许多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罗列如下以为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4.
马书娟 《教师》2013,(16):67-68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积累"尤为重要。我引导学生以"采撷集"为名字,记录积累内容,从课内到课外,从内容到形式,从摘抄到练笔来拓展、深化、沉淀、升华积累,来丰富学生语言,从而奏响内化积累的"四步曲":①立足教材,拓展积累;②涉足课外,深化积累;③搞足活动,沉淀积累;④练足文段,升华积累。  相似文献   

5.
正"摘抄"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学生喜欢摘抄吗?几年级的学生适合开始采用摘抄的读书方法?他们知道如何进行摘抄吗?下面就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一、摘抄,所有年级都适  相似文献   

6.
摘抄是读书笔记的一种方式,是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摘抄,可以积累写作材料,储备写作能源,以备有效开发,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姜艳霞 《课外阅读》2010,(10):45-46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是关键,也是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了大量的阅读,才能积累丰富的语言,只有语言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出口成章。积累语言材料光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地课外阅读,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立足课内,着眼课外,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课内要以精取胜,课外要以博为佳;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8.
一、丰富学生书面语言1.紧扣语文教科书,做词句摘抄卡。自古以来,潜心治学的人都很重视写笔记,作摘抄这种积累知识的方法。现代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有鉴于此,我强调学生将所学课文中遇到的新鲜或生疏的词、成语逐个记下,搞清弄通,特别是将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名言警句、典故范例等随课摘录,长期坚持,就可积累下大量的语言资料,成为写作时语言信息的宝库。2.留心课外生活,做语句纸条卡。古今中外卓越的学问家都非常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积累知识。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公开了他多产蛋秘密,这就是"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为此,我要求学生把平时在生活  相似文献   

9.
有关资料表明 ,学生语言的积累50 %左右来自课外。由此可见 ,课外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广阔空间。因此 ,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积累。一、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在扩大阅读量中积累语言。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 ,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好书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 ,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喜欢读的书目 ,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1 根据学生实际推荐读物。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 ,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卡通等活泼有趣的读物 ;中年级的学生喜欢情节曲折、生动的故事 ,…  相似文献   

10.
林盛谈 《辅导员》2009,(11):25-25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可见学习语文,积累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也一直在努力,学生每天都在摘抄、背诵,习作时却无话可说。所以如何让积累“落地生根”,学以“自”用,笔者困惑了好久,好久。  相似文献   

11.
<正>问题七:习作是学习成果的外化,需要以内化积累为基础。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平时认真地进行了语言积累,比如,认真摘抄优美句段,朗读名家名篇等,但是一段时间下来,写出来的文章似乎变化不大。摘抄积累究竟有没有用?该怎样摘抄积累才能切实有效?有的学生虽然进行了大量阅读,但对语文学习的提升效果不明显,这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外阅读能力的科目。语言积累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文学素养,学生只有多读书,深层理解书本知识,学习揣摩,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才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语言。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时间有限,虽然大量的书本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独特的知识体系,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很难记起来。语言积累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就本人教学经验而言,我觉得随笔摘抄就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摘抄"顾名思义就是有选择性地对文章进行抄写,学生们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有代表性的好词好句抄写下来,并将其整合到笔记本上,常常翻阅,加深记忆。虽然小学教材中也有文章摘抄任务,但是任务数量有限,目的性明显,将学生的摘抄内容固定在"框架"中,学生必须按照指令摘抄,在此过程中容易产生厌恶、麻木心理。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随笔摘抄的好习惯,多留意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才能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框架。  相似文献   

13.
读一篇文章,打动人的往往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处细节。对于这些精妙之处,除了让学生们驻足赏析外,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背诵或者抄写下来,以前,我经常让学生用成语接龙、摘抄好词佳句等方式积累语言。可这些死记硬背的东西,没有被学生消化吸收。如休主这些积累的“精华”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呢?活学活用无疑是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14.
黄甫生 《考试周刊》2009,(41):65-65
语文阅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积累丰富知识和形成学习技能的重要方法。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课内文本知识的阅读探究,而忽视课外知识的补充,使得学生的阅读技能水平未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本文在分析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误区的基础上,阐述了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对帮助学生走出阅读误区.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孙云 《考试周刊》2013,(97):48-48
<正>小学中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进入写作的门槛,对作文的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提高一个层次。教师如何指导中年级学生写作呢?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是相当重要的。从小学生作文整体来看,没有一定的语言、素材、写作技巧、作文修改方法,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来的。一、摘抄课文佳句,丰富语汇新课标明确提出积累词汇、加强背诵的要求。如何积累词  相似文献   

16.
一、早读内容———自己定常常可以看到低年级的早读内容采取的是领读和齐读的方法。一篇短小的课文一遍遍地反复读,结果朗读的声音越来越轻,东张西望的学生越来越多。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早读内容,效果就大不相同。学生可读课文,可读自己摘抄的好词好句,也可读课外补充阅读书;有自己一个人读的,也有几人一起读的。在无拘无束的朗读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从而提高了读写能力。二、小老师———自己当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在今天具有更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对一些理解难度不大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和查找资料能得到答案的,大…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初学写作时,往往出现两种现象:一是语言简单干巴巴的,一句话到头;二是用语机械冗沓,言不达意。语文教师为解决学生习作难的问题,除了让他们多观察、多读范文外,还引导学生做一些“摘抄”。我们教师在做反思、教学叙事时也会有“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的感觉想把心中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笔尖往往是那样的涩滞,就是找不到贴切的语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还是缺少“语言”材料的储备与积累。怎样尽快迈过初期写作难的门槛呢?做科研摘抄不失为一条可行的办法。我们平时只有做一些摘抄积累,才不会出现写作时“方恨无语”…  相似文献   

18.
摘抄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它是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办法。但是,如果仅仅停留于“摘抄”,那么,这些摘抄无异于停放在仓库  相似文献   

19.
娄梅 《黑河教育》2013,(2):37-37
语言的积累对于学习语文十分重要。郭沫若先生有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歙张。”如果学生积累了大鳝的语汇、句式和段篇,下笔时就能辞直义畅。我在“七年级语文摘抄习惯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的实验研究”课题中,重点对指导学生语文摘抄、优化阅读过程进行了探索,使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得到“自求得知”的锻炼,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摘抄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品味与积累     
刘美娟 《现代语文》2004,(10):45-45
自1963年以来的历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至现今刚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都提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教学任务,语文教师也谨记这一任务。教学中不少教师都让学生做过“好词好句摘抄”。其目的是希望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言水平。但据我们了解,有的学生摘抄了不少,然说话作文并不见有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