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要开家长会了!”当孩子告诉家长这个消息的时候,家长们会是什么反应呢?是烦躁,害怕,还是期望?每一位家长都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这既是他们的权利,也是班主任的责任。开家长会是学校和家庭双方相互交流教育思想、共同寻找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那么家长会该如何开呢?  相似文献   

2.
不少家长对家长会不够重视,而学校或教师对于家长参加家长会也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因此家长会的效果大打折扣。本文以高中为例强调,家长参加家长会在会前应准备好孩子在家学习和生活的相关情况资料,会中应认真做好记录,会后应主动找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交谈,了解自己孩子在班级的表现情况和各科的学习情况,回家应和颜悦色地与孩子交谈。  相似文献   

3.
1.忙于生计,无暇参加。有的家长迫于生活,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外地工作,参加家长会的事自然无从谈起;有的家长工作十分繁忙,请不下假或抽不出时间参加家长会;还有的是单亲家庭,抚养孩子的负担很重,不愿耽误宝贵的挣钱养家的时间来参加家长会。2.收获不大,不愿参与。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家长总感到家长会要么是老生常谈,要么是空泛  相似文献   

4.
王晓燕 《班主任》2014,(10):36-36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我都会留心了解家长教育孩子的好做法,并在家长会上把这些做法展示出来。因为一些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好做法,对其他家长来说很有借鉴意义。刚开学时,小芳的妈妈就对我说:"老师,有什么活你就让小芳去干,她会干。  相似文献   

5.
刘萍 《班主任》2011,(2):33-34
每次家长会总有一些家长借故缺席。这不,小钱父亲以"我家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为由,又不准备来开家长会了;而小戴父亲则以"我家孩子成绩太差,开家长会没用,而且还丢人"为由,也要缺席……怎样才能让家长们喜欢参加家长会呢?我苦苦思索着。忽然间,我脑  相似文献   

6.
《小读者》2008,(9)
美国的家长会是由学生自己来"主讲"的,这点和咱们中国大不一样。中国的家长会一般安排在晚上,学生不参加。而我所在的美国中学,家长会集中在某一天,学校全部停课。家长可以选择这一天中的一个时间段(半个小时),到学校参加家长会。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家长,参加了女儿自幼儿园到高中的绝大多数家长会。总体上,孩子的成绩成为了不同学段家长会永恒的主题。如今,搜索关于家长会的相关信息,除了"成绩排名"这个关键词深深嵌入笔者的脑海外,实难唤起其他难忘、美好  相似文献   

8.
不应把家长会开成训话会李德山邻居家的一对夫妇为谁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而相互推诿、僵持不下,最后还是以抽签的形式决定谁去。为什么呢?原来他的孩子成绩不好,每次到校参加的是“训话会”,于是便怕开家长会了。家长会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争取家长...  相似文献   

9.
说起家长会,大家都很熟悉,但您可能没有意识到,以促进家长与教师、家庭与学校相互交流沟通为宗旨的家长会已经有些变了味:北京一所学校对328名不同年级学生做的问卷调查显示,36.3%的学生听说开家长会心情紧张,11.3%的学生不愿父母参加家长会;家长会后,11%的学生与教师关系变得紧张,20.1%的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30.5%的学生受到严肃批评并被限制活动。家长会给家长、学生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负面影响。“语言暴力”伤害感情现如今,许多家长对家长会上老师的“语言暴力”都感触颇深。无奈之中,许多家长选择了青少年教育关爱援助热线。这样一来…  相似文献   

10.
晓照 《家教指南》2004,(5):35-35
当自己的孩子踏入幼儿园直至高中毕业,去开家长会成了家长们必须做的一项义务。似乎几十年家长会都是一个模子:班主任老师介绍本学期的学校要求,分析上学期出现的问题,还介绍每个孩子的情况。孩子成绩好的家长喜不自禁,孩子各方面差的家长觉得很没面子,一旦遇上个水平差的老师,会使一部分家长无地自容,恨不得家长会早点开完,一溜了之……家长会应该是一次家校沟通、共同提高的联谊会,如同一次盛宴,是来宾们开怀共庆的最佳机会,笔者耳闻目睹过许多有创意的家长会,都会使家长们难以忘怀,开好一次家长会,会使家庭学校增进一次凝聚力。家长会的…  相似文献   

11.
陈莉 《辅导员》2013,(6):39-40
家长会年年开.它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把自己的想法与家长及时沟通.以此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家长会的另一个作用——搭建起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的桥梁.起因.这个班我已经教了三年了.与许多家长都有深入的沟通,在谈话k我发现有两个问题家长谈的最多:1.孩子考试时总是在阅读短文上扣分.按照老师的要求,平时也带着孩子去书店买书.也要求孩子读书,但是孩子的阅读能力就是提高不上来。2.我们不是不管孩子,只要有时间就会检查他  相似文献   

12.
方旭 《教书育人》2006,(4):63-63
每学期只那么一两次(有的学校还没有),每次只那么一两个小时,几十个家长挤在一间教室里,先听学校领导长篇大论,再听班主任详细介绍,等他们讲完时间已所剩无几,大部分家长来不及与老师交流,家长会就结束了。这种传统的家长会因次数少、时间短、人数集中、交流不充分等因素历来为人们所垢病,难怪有人说,这种家长会不开也罢!我们不妨从时间、空间、组织形式及实际需要方面考虑,给家长会褒变脸。  相似文献   

13.
陈莉 《辅导员》2013,(4):39-40
<正>家长会年年开.它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把自己的想法与家长及时沟通.以此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家长会的另一个作用——搭建起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的桥梁.起因.这个班我已经教了三年了.与许多家长都有深入的沟通,在谈话k我发现有两个问题家长谈的最多:1.孩子考试时总是在阅读短文上扣分.按照老师的要求,平时也带着孩子去书店买书.也要求孩子读书,但是孩子的阅读能力就是提高不上来。2.我们不是不管孩子,只要有时间就会检查他  相似文献   

14.
每学期只那么一两次(有的学校还没有),每次只那么一两个小时,几十个家长挤在一间教室里,先听学校领导长篇大论,再听班主任详细介绍,等他们讲完时间已所剩无几,大部分家长来不及与老师交流,家长会就结束了。这种传统的家长会因次数少、时间短、人数集中、交流不充分等因素历来为人们所垢病,难怪有人说,这种家长会不开也罢!我们不妨从时间、空间、组织形式及实际需要方面考虑,给家长会变变脸:1.班主任接待日。每周或每个学段安排一个工作日,由班主任坐班接待来访家长。家长所反映的情况,老师及时笔录上报学校备案。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有利…  相似文献   

15.
一个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又要来临了,这是孩子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家长会。回顾以往的家长会常常是老师介绍,然后与家长个别交流,这种单一的模式造成的是每次总会有那么几个缺席  相似文献   

16.
邻居家小孩近日哭了好几回。原来是此前学校开了个家长会,小孩的爸爸被老师点了几次名,不是表扬,而是批评。这不,爸爸挨了“训”,也就把气撒到了孩子身上,把一家子都弄得很不开心。如今,人们对一般的会议倒是能适应的,唯独对于家长会,却不敢等闲视之,不仅不能迟到早退,还得格外小心。每次家长会还是多年不变的刻板模式,先是听校长讲话,往往是成就的罗列、要求的堆砌。接着是班主任讲话,遇到说话讲艺术的还能说上几句表扬的话,若是逢到年轻气盛的教师,总是浮躁得很,表扬的少,批评的多,把家长们的脸窘得红一阵白一阵。那么,学生们对家长会持什…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0月13日上午,我所任教的四年七班家长会。本次家长会,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孩子和家长以书信的形式,用"情"来贯通,用"心"来交流,达到了学生与家长"双赢"的教育效果。家长会召开之前,我就让每个孩子提前给家长写封信,把平时不好意思直接跟父母说,或者没来得及和父母说的话,以书信的方式向他们倾诉。在孩子们写信时,我发现孩子们表现出了难得的投入,有的还流泪了。  相似文献   

18.
不知从何时起,"家长签字"作为监督孩子学习的形式,被各地教师所推崇。笔者也参加过家长会,会上老师也曾强调:让家长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字,一是为了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二是督促父母尽监管孩子的责任。的确,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9.
每次去给儿子开家长会,家长们聚到一起,话题自然离不开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现在越来越任性,根本听不进父母的话""我的孩子太贪玩,做任何事都没有毅力""最近孩子迷上了游戏,不能自拔,我们做家长的也无能为力"……从每位家长的谈话中,可以感受到大多数家长都  相似文献   

20.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在孩子进入学校以后,这个“教师”就理所应当地把主要的教育责任让渡给了学校,更多的时候家长只是一学期参加一次家长会,看看学生的成绩单,然后说上几句鼓励或是威胁的话。其实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远不应止于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学习,家长应积极参与到学校教学中,成为教师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