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志刚 《科协论坛》2007,(10):59-60
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修复42例浅表的口腔黏膜缺损,缺损部位为前庭沟、舌、口底、颊部、腭部、牙龈及唇部,缺损面积2.25~12.00cm2。将脱细胞真皮基质基底膜面向外,分别用缝固定、反包扎、基托固定的方式,覆盖于黏膜缺损区。术后随访3个月~1年。结果完全成活40例,大部成活2例,无火败病例。脱细胞异体真皮存在两种成活形式,其中上皮化愈着成活12例,附着成活30例。术后收缩发生在2-4周,4周内收缩率为3.7%±1.1%。3个月后基本稳定。无瘢痕挛缩。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2)
目的:探讨腮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形态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复习我科一例腮腺腺泡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腮腺腺泡细胞癌发病较少,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女性多见。结论:发生于涎腺的腺泡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一般病程较长,生长缓慢,由于其组织结构的复杂性,需与多种肿瘤进行鉴别,手术彻底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留结石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自2007年以来收治的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中西医结合排石治疗1例,开腹手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3例,腹腔镜残留胆囊管切除1例,ERCP检查后EST取石1例.均获满意疗效.结论: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留结石是能够通过术前仔细全面检查、术中正规轻柔的操作来预防的,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是胆道残留结石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探讨RPH加内痔芍倍注射加外痔切除缝合术与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疗效对比观察。实验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在2018年10月到2019年7月住院的10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实验组采取RPH加内痔芍倍注射加外痔切除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经典术式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术后肛缘水肿、术后总体疗效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术后肛缘水肿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二组总疗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加内痔芍倍注射加外痔切除缝合术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总体疗效相同,但前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口腔健康进行检查,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后保养教育,待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以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颌合关系修复中,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6%,患者满意度为95.92%;义齿修复中,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4%,患者满意度为95.65%;食物嵌塞中,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患者满意度为96.65%。结论: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分别是老年口腔修复最主要和次要的修复方式。老年患者在口腔修复后,要注意对义齿进行科学的保养,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这样有利于延长义齿的使用时间和提升义齿修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创面18例,术中先设计肌皮瓣,大小以无张力覆盖骶尾部创面为宜,切开皮肤,筋膜,沿臀大肌与臀中肌间隙钝性分离辨认,找到臀上动脉浅支,小心分离其血管蒂部,做内侧切口,形成以臀上动脉浅支为血管蒂的岛状肌皮瓣,游离肌皮瓣可转移至覆盖皮肤缺损为止。将肌皮瓣向内旋转修复骶尾部创面。结果本组18例中16例一期愈合,1例术后皮瓣下血肿,经过血肿清除术处理后达到愈合,1例由于术后伤口感染,经过抗感染换药治疗后愈合。结论臀大肌肌皮瓣解决皮肤缺损及骨外露等问题,局部组织量丰富且血供好具有耐磨、抗感染力强优点,有效减少了术后病灶复发,是临床上修复骶尾部褥疮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对促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77例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37例)及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严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肛门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2天血清中胃动素(Motilin,MOT)含量.结果:对照组出现肛门排便排气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较治疗组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中胃动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第1天、第2天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胃动素含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促进胰十二指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安全系数高,临床疗效较好,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上普遍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6,(19)
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随机从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女性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对其并发症的发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抽取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共有13例,其中皮下积液8例,出现患肢水肿的2例,患肢抬举受限1例。结论: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比较大,主要与手术操作、损伤及术后处理不恰当、不及时有关,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其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疗效,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进行恢复性护理观察分析,促进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康复。方法:以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恶化程度达到了II度和III度,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重建修复过程中,对其进行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重建的生理指标进行跟踪测试,并通过优化护理观察和分析,促进病情好转。结果:对于复发性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肺叶或袖式肺叶切除术后,进行术后重建修复性护理,肿瘤感染率大幅度下降,然后在差异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的相关生理性指标进行观测,进行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护理,患者得到康复,生理指标趋于平稳,效果较好。结论:结合生理指标跟踪观察分析,通过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重建修复优化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可由多种方式修复,1995年8月至1998年1月我院用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皮瓣修复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结果1.1一般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16~62岁。外伤致缺损10例;肿瘤切除后缺损修复1例;瘢痕切除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