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乾隆皇帝下江南,站在镇江的金山寺上,指着长江里来往穿梭的船只,询问左右:"江中有几条船?"纪晓岚反应最为机敏,回答说:"两条."皇帝奇怪,便问道:"哪两条?"纪晓岚说:"一条叫做名,一条叫做利."  相似文献   

2.
以文会友     
乾隆二十七年顺天乡试后,纪晓岚受命督学福建。一天他来到福州一家茶楼,恰好一群文士在那里饮茶赋诗。纪晓岚上前想以文会友。那些人就以此楼为题叫他作诗。纪晓岚道:"一爬爬上最高楼。"众人听了,相对笑道:"这也算诗?"这时,就听又道:"十  相似文献   

3.
<正>乾隆是个喜欢钻研学问的人。有一年,他和群臣在一起讨论仁德,大学士纪晓岚也在其中。工作几个小时后,乾隆有些累了,想放松一下,恰好此时在书上看到"忠孝"两个字。乾隆想起知识渊博、机智聪明的纪晓岚就在身边,突然玩性大发,就问纪晓岚:"纪晓岚,我问你:这‘忠孝’二字是什么意思呀?"其实,乾隆对"忠孝"二字又怎能不知?他之所以这样问,只是想找茬  相似文献   

4.
《家教世界》2013,(Z1):77
乾隆皇帝平日公务繁忙,日理万机,休闲的时候就常找一些学识渊博的王公大臣,到御花园陪他论古道今,饮酒作乐。有一天,两位情同兄弟的大臣纪晓岚和刘墉,一起在御花园里陪乾隆皇帝。纪晓岚问刘墉:"你们山东的萝卜最大的有多大?"刘墉一听,喜形于色,兴致勃勃地比划着自己家乡远近闻名的大萝卜。纪晓岚颇不以为然地回答:"你们山东的萝卜再大,也不可能比我们直隶的大。"  相似文献   

5.
论趣     
记得哪里笔记有一段,说乾隆游江南,有一天登高观海,看见海上几百条船舶,张帆往来,或往北,或往南,颇形热闹,乾隆问左右:"那几百条船到哪里去?"有一位扈从随口答道:"我看见只有两条船。""怎么说?"皇帝问。那位随行  相似文献   

6.
我答对了     
上数学课时,老师出了一道智力题:"鱼缸里有9条金鱼,死了两条。请问,鱼缸里还有几条金鱼?"很多同学说:"还有7条。"我说:  相似文献   

7.
乾隆皇帝平日国事繁忙,日理万机,每到休闲时就找一些学识渊博的王公大臣,到御花园陪他论古道今,饮酒作乐。一天,纪晓岚和刘墉一起在御花园里陪乾隆皇帝。纪晓岚问刘墉:"你们山东的萝卜最大的有多大?"  相似文献   

8.
杨赛 《神州学人》2013,(1):20-21
在比利时留学人员十八大精神学习研讨会上,有人问我:"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说:"就一句话,建成一个真正的中国。"他又问:"什么叫做真正的中国?"我说:"就一个字,中。"我有一位女同事,嫁给河南籍的小伙,她婆婆从老家到上海来给她带孩子。这位婆婆古貌古心有古风,话很  相似文献   

9.
开心格格     
《小学生》2009,(1):2-3
花甲爷爷年满花甲要做60岁大寿。孙子好奇地问:"为什么把60岁叫做花甲呢?"爷爷说:"这样叫吉利。"过了两天孙子语文测验,爷爷问他考了多少分,孙子回答:"大吉大利,考了一个花甲!"  相似文献   

10.
<正>一日,乾隆皇帝和纪晓岚闲谈。乾隆皇帝问纪晓岚:"爱卿,现在正读什么书?"纪晓岚答道:"臣正读《全唐诗》。""《全唐诗》中你最熟悉的是哪一首,能背诵吧?""杜牧的《清明》,全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能否把它改为六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相似文献   

11.
不耻下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死后的称号为什么叫做‘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勤奋又爱好学习,而且不以向不如自己  相似文献   

12.
<正>上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三条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大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条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条猎狗。""还有呢?"老师继续问。直到我们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  相似文献   

13.
一条小鱼摆动着尾巴,艰难地向河的上游游去,一条大鱼顺流而下,两条鱼相遇了。大鱼问小鱼:"喂,你要到哪里去?"小鱼自信地说:  相似文献   

14.
感恩的蚯蚓     
<正>蚱蜢在草上跳,蚯蚓见了说:"要是爹娘给我两条长腿就好了,我不同样一蹦三尺高吗?"蝴蝶在花间飞,蚯蚓见了说:"要是爹娘给我一对翅膀就好了,我不同样可以翩翩起舞了吗?"  相似文献   

15.
从2+2=4谈起     
一位聪明天真的小朋友问妈妈:"为什么2加2等于4 ?"妈妈答:"傻孩子,连这么简单的算术都不懂!"于是这位母亲伸出左手的2个指头,又伸出右手的2个指头,左右的2个指头往一起一并,说:"这就叫2加2,你数一数,看是不是4 ?"孩子勉强点头,接着又问:"可是4是什么玩意儿呢?"妈妈欲言而无语.是呀,如果母亲说这些指头的数目就叫做4,孩子再追问什么叫做999 999 999,那可就不好用指头之类的东西来比划着解释了!  相似文献   

16.
<正>一次,纪晓岚与乾隆皇帝嬉笑间评头品足,纪晓岚忽道:"君之脚犹如兽之趾。"乾隆听罢,顿时龙颜大怒,追问其因何胡言。纪晓岚不慌不忙,慢吞吞地解释道:"帝之足,’蹄’也,何谓’蹄’?君之脚也。"乾隆无可奈何。一次,乾隆故意问纪晓岚什么叫"忠孝"。纪晓岚背书似的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孝。"乾隆想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天,有两条小鱼在一起游泳,他们碰巧遇到了一条老鱼,老鱼向他们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这两条小鱼继续往前游,其中一条小鱼问另一条小鱼:"什么是水啊?"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真实存在,必不可少,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东西,常常需要我们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这就是水!"请结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以"这就是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讲  相似文献   

18.
投入与产出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有一次被问道:"我如何才能成功?"德鲁克回答说:"如果你不改变你提问的方式,那么你注定不会成功。"那人又问:"我该如何提问呢?"德鲁克说:"只有先问‘我该如何贡献’或‘我要怎样付出’你才能获得成功。"曾看到一篇关于一个琴童在国际大奖赛中摘得桂冠的报道。报道中所提的两个问题给人留下深刻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一天,富有的父亲带着儿子从城里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在农场一户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旅行怎样?""好极了!""这回你应该知道穷人是什么样了吧?"儿子回答:"是的,我知道了。""你能描述一下富人和穷人的区别吗?"儿子想了想说:"咱家里只有一条  相似文献   

20.
叔父承包了一座鱼塘,投放了数千尾半斤左右重的鲤鱼苗,时隔近一年,鲤鱼都长大了。双休日闲暇,带上鱼竿来到塘边垂钓。时近中午,叔父来了,问:"钓几条了?"我沮丧地说:"一条也没钓着,鱼都跑哪去了?"叔父笑了笑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