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梦想是一双翅膀,插上它我们就能自由地翱翔;梦想也是一个个脚印,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努力,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梦想是一个过程,在敢想敢做的同时,你就已经获得了最大的成功;梦想也是一个高峰,顶上的无限风光,只留给最勇敢的人去欣赏。
  每个人的成长有每个人的方向,每个人的梦想有不一样的闪光。敢于说出梦想,就是我们梦想计划书的第一步,而接下来,就要靠你用自己的努力和漫长的一生去发掘和实现它。  相似文献   

2.
侯鹏 《中国德育》2004,(1):20-22
关心儿童莫过于关心其成长。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是充满希望的过程,是行动的过程。没有行动,无以彰显成长的意义和进程;没有行动,也无法实现个人的理想。人的希望存在于少年儿童的甜蜜梦想之中,也写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行动上。  相似文献   

3.
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梦想。我的梦想,是让所有的孩子在我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的成长因为有了我而变得更加灿烂。然而,这却不是我最初的梦想。
  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梦想。我的梦想,是让所有的孩子在我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的成长因为有了我而变得更加灿烂。然而,这却不是我最初的梦想。  相似文献   

4.
刘京海 《上海教育》2009,(11):36-37
孩子的梦想是灿烂的、多变的,教师要珍惜它、爱护它、引导它,因为这对一个人的成长太重要了。 教育本来就是对梦的追求,学校、教师、学生都必须有多彩的梦想。对社会、教育、家庭乃至每个个人而言,梦想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相似文献   

5.
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艰苦的,需要一定时间,仅仅靠行政命令是不能完成这个转变的。我们的体会是:只有教师的“心动”,才会有教师的“行动”,有了行动,还要让教师“激动”,换句话说,让每一个教师成为研究者,必须让广大教师想  相似文献   

6.
学校的发展在于激发每一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组织文化的转型可以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与品质提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路径:一是组织转型,通过共同愿景、角色转换、阶梯建构、权力制衡等方面实现价值和自我的领导;二是机制转身,通过一个宗旨、两种思维、三个平台、三项机制的设计促进团队思维方式的建构;三是行动转变,育人主体多元、成长时空开放、学习方式弹性等措施促进学校育人模式的创生。  相似文献   

7.
A 教育必须在对话中进行。作为人类现象的对话.其核心是词语。而词语不仅仅是使对话成为可能的工具.它有互不可缺、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反思和行动。词语如果不同时是实践,那不是真词语.讲真词语即是改造世界。词语即工作.即实践,是反思与行动的统一。当说出真的词语意味着工作、意味着实践时.它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每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8.
《新作文》2013,(Z1):44
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真实可感。如果梦想是一座城墙,那么行动就是助我们攀登的梯子;如果行动是一条条宽敞大道,那么梦想就是大路尽头的美丽花园。梦想和行动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左右手。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最远的和最近的距离不也是我们脚踏实地测量出来的吗?从远古到近  相似文献   

9.
肖川 《教师博览》2007,(9):46-47
对成功的渴望,是生命成长健康的內驱力寐硭孤宓睦砺劾唇?释,就是追求自我实现。一个社会,成功的人愈多,社会就愈有活力。马克思说:"每一个人的发展是所有其他人发展的条件。"因而,每一个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就是其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10.
拿破仑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宝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宝剑更有力量."思想"是经过思考和探索而产生的思维结果,是人类行为的基石,每个人都有思想.然而,在"思想"后面加上一个"力",其内涵就不同了.从物理学角度讲,"力"是指改变物质状态的运动,"思想力"就是思想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作用力.因此,思想力不是执行力、学习力、生产力等诸种力的一种,而是所有力的源泉,是人类行为的碑石,是一个人经过成功和失败的洗礼之后,形成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体.就像佛家讲的,一个人要升华,必须经过几个过程.第一个过程叫历练,就是千锤百炼,要受磨练、受熏陶,什么样的酸甜苦辣都要经受过;第二个过程叫顿悟,就是在历练之后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能看清是非了;第三个过程叫蛹化蝶,也就是说像凤凰涅磐一样.思想是有功能的,思想力就是经过这样三个阶段之后,形成一种有功能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日本儿童美术教育家鸟居昭美认为:儿童绘画严格来说不仅是一种美术活动,而是孩子认识世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周围的大人及小朋友学会交往获得肯定的一种成长方式,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绘画,孩子在学习自己的表达、创造及享受与人交流的成就感,这是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的天然的成长方式。孩子通过自由自在的绘画活动,体验并获得"靠自己的力量来行动,用自己的感觉来感受,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的萌芽。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词典将活力解释为:旺盛的生命力。活力用英语表示为“vigor”,意为身体或精神上的力量或能量。活力由三个维度的能量组成,即体力、情绪能量、认知灵敏性。活力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令学生个性得到培育与发展,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师生幸福成长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梦想不是空想,而是建立在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基础上,有可能转化为志向和追求的梦想。梦想课程有两层含义,一是学校课程必须为每个孩子认识你自己即寻找适合的梦想搭台;二是学校课程必须为学生实现梦想奠定知识、能力的基础。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既要满足共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形成背景
  1.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本质不是“塑造人”,而是让人能够自主成长。因此,当下这种关注知识学习的应试教育必须改革,要不断引导教育关注生命的发展。基于这样的教育目的,教育方式必须进行改革:由传统的“教师传授式”或“学生回答式”转变为“学生建构式”,让学生在建构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一标四学”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实现学校内涵发展、跨越发展、优质发展,以人为本最关键。以人为本,激发活力、提升行动效果最关键。提升全员行动水平,必须讲究行动策略。行动策略是实现决策目标的行动计划、方案、方式、方法。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展开行动,打造健康校园、书香校园、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文化校园,构建活力共同体,才能实现活力兴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当了老师后,我才发现,教育不是什么麦田,而是一间屋子,里面关着一心埋头苦读的学生和焦虑万分的师长。我心中一直有个梦想,想告诉里面的每一个人,窗外有很多很美的景色。而“闲”书的阅读帮我在精神上实现突围,生命逐渐变得敞亮、豁达而生动,让我敢于大胆尝试借助脑科学、中医学、游戏力、经济学等知识为学生打开另一扇窗,  相似文献   

17.
任何领域中人的专业成长都关涉到如下三个因素:目标、时间管理与压力应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不例外。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没有目标也不具有道德意义。"没有目标支持的行动,不是道德的行动,而是机械的行动,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由智力和意愿引导的行为。"目标,对教师来说,意味着你有没有将"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18.
大家知道,当今的教育应该给学生带来对生活的感悟,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应该更多的关注生命的成长。孩子的生命成长就是以一堂堂课的累积为轨迹的。所以一个教师的价值体现在课堂,生命张扬在课堂。为了让每一个孩子能快乐的上完每一堂课,其身心得到最大的愉悦,课堂就必须成为学生生命张扬,潜能释放,天性回归的乐园。笔者试就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略写些教学实践与反思。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每个人追寻的目标与理想。教师亦希望能过上一种幸福的生活,感受生活的纯美。同时,教师也希望从职业中收获幸福、尊严与快乐。
  一、什么是教师的职业幸福
  有学者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刘次林认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黄正平则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20.
《学子》2003,(11):60-60
远大理想,必须落实际行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走向大目标,必须从小目标开始。人的行动是由思想来指导的,人的进步过程决不是自发的,而是自觉的,即不断在自己面前提出新的任务和明确要求,通过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